有網友提議寫一寫鞋子,我想想我也沒有什麼很名牌的鞋,都是舒適為主的經濟實用鞋,不值得特地寫,對於鞋子的收納,倒是可以說一說。
回想擁有鞋子最多的時候,大概在產後抑鬱期。那個時期,心情較多壓抑,需要一些新鮮的物品來刺激。身體走形,衣服也比較難買,鞋子就成了關注對象。由於老人到來,家裡的櫥櫃分了一半出去,衣服鞋子的空間被嚴重擠壓,鞋子們堆積成山,連床底下都是。原來兩個人的收納空間變成了五個人用,非常擁擠,帶孩子很累也不想收拾,鐘點工阿姨又被老太太氣走了,狀態簡直糟透了!那大概是我這輩子生活最混亂的時期,現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議,以在下的智商,怎麼會搞成一團糟?!
後來換房,搬家之後,三口之家住大房子,收納空間大了,按人分區,各自收拾,互不影響。
爺兒倆不喜歡鞋多,腳上的穿舊了破了就換新,不需要專屬的鞋櫃,就放在門口的公共鞋櫃裡。
公共鞋櫃圖片如下,上面的兩層是我的。考慮到女鞋比較薄,買了鞋櫃收納神器,空間擴大一倍,可以多放幾雙。這個神器確實好用,只是賣的方式不值得提倡,一包5個,可鞋櫃兩排需要6個,太不考慮用戶體驗了,應該3個一包,或者6個一包嘛^_^
女人的鞋子總是多的,公共鞋櫃顯然放不下,需要專屬鞋櫃。在壁櫥內開闢了兩個鞋櫃區,其中一個如圖:
考慮到立體空間的利用,買了兩塊可拆卸的隔板,把一層鞋櫃變成了三層。
近期研究整理生活,不定期地斷舍離,覺得鞋子還是太多,需要控制物慾,多追求精神少追求物質。控制不斷買入的意念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縮減儲物空間,沒空間了就別想再買了,買一雙新的就得扔一雙舊的。於是砍掉了一個鞋櫃,鞋子數量控制在30雙,多出來的丟棄。
我的鞋子碼數太小,34,有些雖然是新的沒穿過的,轉閒置也沒人要,直接打包放在小區可回收垃圾桶旁邊,期待打掃衛生的阿姨能給它找個去處。
經過長期的收納整理研究,在實操過程中總結了鞋子收納的要點,分享如下:
1-拋棄鞋盒。把鞋子直接展示在眼前,一目了然,又省空間。
2-使用合理的收納工具,充分利用立體空間,一層變多層。
3-不穿的鞋子,儘量及時丟棄,即使它是新的。今年不想穿的,明年也不會想穿。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