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吳天雲,今年54歲了,清明節這一天,我帶領我們的大家庭到祖塋地植樹祭祖已經連續進行了二年了。目標是在我有生之年,把這一塊荒山野嶺建成一片綠洲。
大清早,我就到山下的樹木育苗基地,挖了三棵比較大的樹苗,為了保證它的成活率,提前就要把已經發芽的樹冠全部剪掉,根系也要修整。
這一點山坡荒地,土質嚴重壚化亂石多,草木不長。要挖樹坑還真非常費勁,不用鈑撅叛(方言),用鍁是根本挖不動的。
兒子手裡拿的這個瓶子裡面裝的可不是飲料,而是從家裡帶的涼白開,在墳塋前進行撒水祭奠,表示讓祖先品茶之意。
祭祖掃墓帶孩子來,主要是讓孩子們記住這傳統的民俗風情,再一個就是讓孩子走進大自然,踏青賞花,陶冶情操。
清明節前期天氣比較乾旱,坡草易發火災,這段時間也是我們這兒禁止火災的關鍵期,我們在植樹完後,跪在祖塋墳前磕幾個頭以示祭奠。
過去我這兒傳統祭祖掃墓,還是要蒸麵食饅頭的,麵塑饅頭以動物和蔬菜造型為主,現在好多家都像我這樣,拿一碗雞蛋就代表了所有,簡化了程序。
每年一到這個時期,我們這兒雨水都比較稀少,而且氣溫還偏高,風乾物燥,坡草易發火災。每到這個時期,我都參加護林防火值勤任務,在溝口執勤把守,嚴禁人員帶火進山,保護林草安全。
平時我在家裡以養羊和種田為主,這兩年養羊行情還算差不多,我這20多隻母羊,主要是用來繁殖壯大羊群的。一年種下來的玉米,還要留一部分給羊做飼料。
從地裡祭祖掃墓回來後所帶的貢品,先要讓家裡的長輩品嘗,表示孝心之意。你看母親大人手拿代表圓圓滿滿的雞蛋,笑的多麼開心。
種植好的樹,要想保證它的成活率,還要及時進行澆水,以後天氣比較乾旱時,還要上去進行再次澆水。我的隨從大狗阿黃,在山上跑渴了,抓緊在樹坑喝水補充能量。
提水澆樹的就是我兒子,我經常教育他做人就跟栽樹一樣,要修整,要挺拔,要不斷澆水,才能茁壯成長,成為參天大樹國家棟梁。
這是我去年祭祖掃墓時栽的樹,如今已經枝繁葉綠,我想在我有生之年,經過我的不謝努力,把這一片荒草坡建成綠洲,你說我的目標能實現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