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一個讓影視圈硬起來的的奇男子

2020-12-13 邑人電影院

本文作者:杜一無二

引子:東野風在呼啦啦地吹

最近國產劇颳起了一股懸疑風,先是優酷公布了「懸疑劇場」名單,緊接著愛奇藝就突襲上線了造勢已久的「迷霧劇場」首部作品——《十日遊戲》,口碑不俗,豆瓣評分目前是7.5。這部劇集改編自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大師東野圭吾的《綁架遊戲》,也終於讓本土影視劇改編東野圭吾作品有了突破,因為之前不管是《解憂雜貨店》,還是《嫌疑人X的獻身》,都撲街得灰頭土臉。

而根據東野圭吾小說《彷徨之刃》改編,由王千源和王景春飾演雙男主的同名電影,下一步也要上映。

這股「東野影視風」勢頭強勁,無疑對現在低迷的影視業帶來一線光明。

喜歡看書和看電影的人,應該沒有人不知道東野圭吾這個人。就在上半年,他的兩本書在國內發售,分別是3月初上市的《沉默的巡遊》和5月底上市的《祈念守護人》。

網友紛紛調侃:看書速度比不上寫書速度,買書速度比不上出書速度。其實作為東野圭吾粉絲太難了,每次去書店,在懸疑推理那排書架上,基本都被他的小說佔據了,而且每次去都有新的書上架,那種亂花迷人眼的感覺,真是又幸福,又無奈。

現在的東野圭吾在國內的知名度,已經跟柯南道爾和阿加莎·克裡斯蒂並駕齊驅了。

東野圭吾怎麼就突然火起來了呢?

要知道,他的第一本小說《放學後》是在1985年就獲得江戶川亂步獎,在日本大火的《白夜行》早在1999年就寫完了。

其實這一切還要從《白夜行》開始,即使這部書在日本已經紅透了,而且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在2006年就獲得「直木獎」、「本格推理小說獎」和 「年度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第一名」三冠王,但在國內,也只是在2007年日劇《白夜行》大火後,才開始引發了第一輪「東野圭吾效應」。

東野圭吾作品真正打入中國市場,是在2008年。而且這是新經典文化有限公司一手操作的,早在2005年,新經典就籤下了一批東野圭吾的作品版權,但一直在做準備,可謂是做足了前戲。直到2008年,新經典聯合海南出版社出版了《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的一系列東野圭吾作品。僅僅一年,累計銷量就達到120萬冊,估計新經典死的心都有了,本來想拉著海南出版社分攤點風險,誰想到石頭裡真能破出和氏璧啊。

然後各個出版社都按耐不住了,紛紛引進東野圭吾的作品,就跟搶寶藏一樣,從1985年處女作《放學後》開始,到2020年最新的《祈念守護人》,東野圭吾在國內發行的作品一共95本,這其中有23 部短篇集,2部自傳式的散文集。從此,這股東野風就開始在國內呼呼刮起來了。到2017年,東野圭吾在內地的發行量超過1900萬冊。

兩千零幾年的時候,那時候國內書店普遍蕭條,很多人都大聲疾呼「書店已死」,可現在的書店都活的挺滋潤,看書的人數和圖書的銷量都穩步提升,真不知道東野圭吾在這裡面起到了多少的作用。反正,2016年到2019年,東野圭吾的作品在國內虛構類書籍中,銷量位居前10,且兩次登頂,這兩次登頂的作品都是《解憂雜貨鋪》。

在2019年發布的第十三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 中,東野圭吾以高達3000萬元的版稅位居榜單首位。這也是東野圭吾自2017年起,連續第三年佔據「外國作家富豪榜」榜首。

為啥東野圭吾的書這麼火?

1.不止是推理。個人認為,首先是他的作品並沒有局限在推理範疇內。一提起東野圭吾,就是本格推理大師云云

先在這裡解釋一下什麼是本格推理:本格推理,是推理小說的一個流派,也是正統、古典派或傳統派的意思。它是以邏輯至上的推理解謎為主,以驚險離奇的情節和耐人尋味的詭計,通過邏輯推理展開情節。代表類型就是密室殺人、孤島殺人等詭計類型。它是與間諜小說、硬漢小說相對的一種類型。

作為本格推理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首先,要有謎團:僅僅是有殺人事件,不能稱其為本格推理。犯人及所用犯罪手法,讓人困惑。然後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撥雲見日,謎團也漸漸解開,這才是本格推理應有的姿態。

其次,用正確的方法解開謎團:這一點極為重要。推理、推論的方法必須嚴密清晰,來不得半點模稜兩可之處。在推理中,用了靠不住的方法,就不是本格,充其量也只是犯罪小說。

「因為如此如此,所以得到這個那個,所以罪犯就是你!」諸如此類,是本格推理中常用的解謎方式。

2.核心是「看」。東野圭吾的作品,多數都有一些推理在裡面,但推理絕對不是它的核心,核心是什麼呢?

「好看」!

東野圭吾小說的核心就是「好看」。這使得他的受眾遠遠不止推理圈子的愛好者,甚至有些推理迷對東野圭吾是嗤之以鼻的,認為他敘述詭計不如綾辻行人,密室詭計不如約翰·迪克森卡爾。其實很多推理作家都有一些經典作品,比如拿莎婆的《無人生還》跟《嫌疑人X的獻身》誰地位高,前者肯定是大多數人選擇,但如果讓你給朋友推薦一本小說看,我覺得後者的概率大一些。東野圭吾基本大眾的作品,最核心的特徵就是好看,就是你捧起來能一口氣讀完的那種,而且沒有類型門檻擋著,完全面向大眾。

比如《嫌疑人X的獻身》,雖然被認為是東野圭吾推理水平最高、詭計設計最高明的,但還是在文字和感情上最為讀者稱道,比起其他推理作家的作品,要更感人和深刻。前面說的銷量最好的《解憂雜貨鋪》,在東野作品裡也屬於特別的,故事裡沒有罪案,沒有偵探,而是以人與人之間的羈絆為主題,偏向於溫暖的、樂觀的、積極向上的,而且還有穿越,不是人的穿越,而是信的穿越。這也是東野圭吾受到美國科幻小說《穿越盛夏之門》和電影《回到未來》的影響,他說最喜歡用穿越時空的方式來講故事,而最新作品《祈念守護人》也是這種類型。

3.還有揭露。而相比於溫情暖暖,東野圭吾也擅長揭露人性醜惡,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惡意》。故事中人性的惡簡直深不見底,讓人不寒而慄。故事開篇就將案件的兇手呈現出來,而最令讀者抓心撓肝的就是兇手的動機。情節在警方步步調查中各種反轉,而且在結尾時戛然而止,讓讀者不能迅速從故事敘事的中心抽離出來,這恰恰能引發讀者深思,更能體會小說的主題。

另外一部有代表性的小說,《黎明之街》,完全又是另外一種風格,這種風格特別適合中年男人看。因為全篇看似一個快到訴訟失效期的殺人案牽引,其實主要描寫的是男主出軌的內心經歷。故事以第一人稱展開,將男主出軌前後的各種心歷路程一點點鋪陳開來,把一段不倫之戀,尤其男人那些小心思等細節把控的太好。如果身邊有好哥們在這方面有困惑或者苦惱,可以買這本書送給他。

4.當然,也是良莠不齊。當然,東野圭吾寫了這麼多作品,肯定也是參差不齊的,雖然他的思路和角度都很獨特,但有些真的是譁眾取寵、炫耀技巧之作,不值得看。所以在這裡,根據個人的喜好,推薦東野圭吾的幾本書:《嫌疑人X的獻身》、《惡意》、《新參者》、《解憂雜貨鋪》、《秘密》、《黎明之街》、《祈念守護人》、《紅手指》。排名分先後啊。而且這僅僅代表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5.一本書讀懂東野。這次做東野圭吾的分享,其實難度很大,因為他的作品都帶有一些懸念,如果大家沒看過,就把故事講出來,那就會遭人唾棄的,但不講故事,怎麼進行分享呢?想了一周,終於決定買一本東野圭吾的自傳看看,再把他的一些經歷跟大家白話白話。

這本書與其說自傳,還不如說是一本青春小說,寫的比他的懸疑小說要精彩,完全就是一個學渣淘氣、逗逼、中二,晃晃悠悠的青春回憶錄。

作為學渣,東野圭吾也要渣出天際:充滿忽悠的小學(學習附近到處都是用小把戲騙小孩子錢的黑心大叔)、暴力橫行的中學(班級一般男女生都是混混,在上課時都可以做出不雅行為的,而東野圭吾竟然還是班長)、歡樂無比的高中(體育課偷看女生換衣服,結果反被女生羞辱折磨)……看過這本書,推理小說大師在內心肯定會打個折扣,他既不是出生書香門第,也不是從小愛讀書寫字。相反,他的經歷其實跟普通小孩差不多,只不過他那個時候喜歡披頭四,模仿李小龍,愛看奧特曼打怪獸,經常打群架、逃月票。總之,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讀這本書之前,正好看了美國作家本亞格達寫的《偽裝的藝術》這本書,副標題是《回憶錄小史》,裡面就說現在的回憶錄簡直泛濫成災,以前是名人才有回憶錄,現在是個人就可以整本回憶錄,而且回憶錄這東西真的是真假難辨的,有的是為了吸引讀者,故意編一些東西,有些是因為自己記憶不準確而導致回憶有誤差。

看完東野圭吾寫的自己年輕時候的事,感覺他也是夠拼的了。能把自己小時候那些難登大雅之堂的,算是糗事吧都抖落出來,也是需要勇氣的。還有,就是特別佩服他的記憶力,像我很多小時候的事都記不起來了,怪不得人家成了大作家,我卻是「大坐家」。人家能從那麼多日常的瑣事中剝離出這些妙趣橫生的經歷,真實難得,比如:給喜歡的女生打電話卻被她父親接到;誣陷朋友又無意中成全了對方;和黑心小商販鬥智鬥勇;高考落榜,復讀以後才勉強考入大學;上了大學又開始以酒精、社團和聯誼混日子等等。

看這本書過程中,好幾次笑出聲。很難想像這些事情出自現在這個小說界的牛人。這本書的封面寫著:東野圭吾青春時期的晃蕩行為並不是孩子的理想榜樣,讓孩子自由發展天賦才是本書真意。是啊,學渣也並不是一無是處,東野圭吾擁有了現在孩子不可想像的人生,這樣的人生讓他能夠實現對生活的深度體驗。

他用自己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就算是來自普通家庭,就算讀著一般的學校,成績一塌糊塗,能力也好不突出,前途依然可以一片光明。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哈,因為書中有個小情節,就是他的一個初中同學,曾經是一個混混,現在依然在混黑社會,來東野圭吾家開的小店找他,原來還是過著刀頭舔血的日子,說不定哪天就送了命。所以,也不是所有學渣都是前途無量的,我只是說再普通的孩子,也可以擁有和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的生活。這本書真的適合送給家裡有淘氣孩子的家長!

東野圭吾在書裡寫了小時候不喜歡看書,很多時候都是被家長逼著看。但受姐姐影響,他最開始接觸到了推理小說,他看的第一本書《阿基米德借刀殺人》。最搞笑的是姐姐都沒搞明白江戶川亂步跟愛倫坡的關係,還跟東野圭吾大講特講呢。不過這下算是給他啟了蒙,給東野圭吾心裡種下了推理的種子,而他那些晃蕩青春中的往事經歷,倒成了今後寫作的素材,比如初中時候的校園暴力,在《放學後》、《惡意》等都有體現;和黑心商販的鬥智鬥勇,在《流星之絆》中有體現;從小就迷戀的披頭四音樂,也在《解憂雜貨鋪》中成了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元素。

看完這本書查了一下評分,並不高,豆瓣才不到7分。但我覺得有點低了,可能有些讀者覺得東野圭吾為了賣書掙錢故意寫的這麼幽默搞笑。我覺得呢,大師現在根本其實根本不缺錢,完全沒有必要為了圈錢就胡編亂造,而且這本書早在1995年就在日本出版了,國內是在2015年才出版的。

他只不過是太懂寫作的奧秘了,一本傳記就是要讓讀者有一種屌絲逆襲的快感,有一種我肯努力我肯定也行的勵志。東野圭吾也曾和很多不上道的人一樣,花時間研究,想著寫出一本對社會有價值有意義的經典之作,結果是遭到了評論家和讀者的冷嘲熱諷。也曾和很多堅持創作理念的作家一樣,苦守著本格派的推理思路,結果只能窩在苦逼的出租房裡。慢慢地,東野圭吾變得人情練達洞悉一切,成了現在的天王。

其實,一輩子追求經典孤高自傲不接地氣,固然值得敬佩;一輩子只圖暢銷,把書當香菸賣也不是不可以,但我還是認可東野圭吾這樣窮過、中二過、清高過,後來也俗了,想開了,富了,知道調味料和營養同樣重要的作家,就像他的作品,這一陣為了銷量,抖機靈耍花槍一年出三四本,平和下來就會為了自己內心的東西用心寫作,即使讀者不接受也要寫。這是我個人喜歡的作家。

該說一說根據東野圭吾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了。

首先推薦近期國產劇出了一款口碑之作——《十日遊戲》,朱亞文、金晨和耿樂主演的,豆瓣目前的評分7.6,算是國內改編東野圭吾作品的上乘之作了。

這部作品改編自東野圭吾2002年的小說《綁架遊戲》,是東野圭吾作品中題材比較罕見的,小說從罪犯角度出發,全書沒有一個是好人,故事基調也十分暗黑,傳達了一種「他人即地獄」的悲觀。2003年由藤木直人和仲間由紀惠主演的同名電影,電影裡沒有把男主描寫成一個腹黑男,也沒有把女主弄成一個蛇蠍美女,照比小說要光明一些。雖然還沒來得及刷國內的這部劇集,但想來也不會將小說的黑暗悲觀搬過來,畢竟審查這關過不去,但如果能把小說的懸疑和反轉程度學過來,也算是不錯的了。這裡不能劇透哈,2003年電影版是在1小時左右開始出現「局中局、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等懸念和反轉,因此開始看起來會很悶。感興趣的還是讀一讀小說。

第二,說說去年出的一部電影《假面飯店》,由木村拓哉和長澤雅美主演,哦對了,裡面還有松隆子。為啥對這個電影印象深,主要是N多人吵吵要資源,結果等了好幾個月終於出了,電影效果卻差強人意。

這本同名小說是2011年的作品,簡單說說寫小說的背景。東野圭吾說,在日本泡沫經濟時代,為了打動女人,在平安夜那天,由於飯店數、房間數有限,就會上演一場爭奪房間的鬧劇。提前幾個月就預約房間已經不算稀奇,男人們中甚至有人連邀請對象還沒決定好卻先預訂了房間。

當時東野圭吾還是個新人作家,所以他沒有享受到泡沫經濟時代背景下的任何好處。而二十年之後,大飯店對他而言已經成為了非常重要的空間。特別是自從東野擔任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的理事長以來,他一直都儘量保證出席文壇圈子裡的各種聚會,就是一個社交達人。所以萌生出了寫關於飯店為主題的小說。而且一寫就是一個系列,總共3本假面飯店小說,電影版第二部計劃2021年上映,還是木村拓哉和長澤雅美主演。喜歡這些演員的可以期待一下。

第三,說說《解憂雜貨店》。前面已經簡單介紹了一下小說,這裡就直接說電影。2017年,中日同時上映了各自國家拍的電影版《解憂雜貨店》,結果國內的,也就是成龍演的那版,被罵出了翔。不是演員演技不好,純粹是劇本太爛,就連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成龍都無法挽救的爛片。剛才說了《十日遊戲》,其實國內並不是不適合拍東野圭吾的作品,只要用點心改編,東野圭吾的懸疑內容在國內還是很有市場的,就算是解憂雜貨店這樣的雞湯,用心去熬,也一樣強身補腎。算了,這裡不談中國電影的短板了,畢竟現在中國電影已經很慘了,應該加油鼓勁才對。不過這個版本就請繞行吧!

日版的內容呢,也是對原著進行了刪減,只保留了其中三個故事,也是符合當下日本人喜歡看的內容,音樂啊,舞女啊,小三啊這些。主題呢比較悲情,主要探討人在迷茫時的困難選擇,不刻意不煽情,就是用鏡頭給出一種「最好的選擇其實就在你心中」這樣的答案。總之,就是這個版本能看進去,能被感動,這就夠了。

第四,推薦一下《彷徨之刃》。這個電影版是韓國片,由鄭在泳和李星民主演。鄭在泳大家應該很熟悉了,這個李星民也是這兩年比較火的,不是因為長得帥,而是出演的電影都叫好叫座,《南山的部長們》、《野獸》、《特工》等都是主演,演技牛的一逼。

《彷徨之刃》2014年上映,這部電影的內容主要講的是復仇,以暴制暴。失去女兒的父親,在兇手是未成年人的事實面前採取個人報復。影片對兩個社會問題進行了探討:一是對待未成年犯罪的懲罰的量刑;二是如果沒有懺悔,是否選擇饒恕。

片中幾句臺詞真的對於我這個有女兒的父親尤為震撼:

「對於失去孩子的父母,沒有什麼剩下的人生。」「犯罪哪裡分大人和小孩,只有壞人而已。」「我不願意跟這樣的人渣生活在同一個世界。」

但影片中的警察就是在兩難中,作為執法人員不能看著這個父親行兇,但事件的始作俑者那些未成年孩子卻得不到懲罰,所以才會說出「如果我是那位父親我也會殺了那些人」。總之這是一部沉重的小說和電影,可以選擇觀看。

下面推薦兩個系列作品,分別是加賀恭一郎系列和伽利略系列。

加賀恭一郎是東野圭吾筆下第一個系列人物,從1986年的小說《畢業》開始,這個人物當了一陣中學教師,與父親關係變得冷漠後,卻步他的後塵當了警察,後續經過《沉睡的森林》《惡意》《誰殺了她》《我殺了他》《紅手指》《新參者》《麒麟之翼》《祈禱落幕時》這些小說,逐步樹立了一個經典偵探形象。其實加賀恭一郎系列的小說都值得一看,都好看,沒有精力的可以選擇《惡意》和《新參者》讀一讀。

改編成影視劇的呢,首先《惡意》沒有電影版,只有一個6集的連續劇,這是加賀恭一郎首次出現在銀幕上。直到2010年,由阿部寬大叔主演的《新參者》,算是給這個系列開了個好頭,此後阿部寬就成了加賀恭一郎。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加賀在小說裡基本沒有感情戲份,沒談過戀愛,但電影裡合作的都是美女,《新參者》和《紅手指》裡的黑木美紗,《麒麟之翼》裡的新垣結衣,《沉睡的森林》裡的石原裡美,《祈禱落幕時》裡的松島菜菜子。

這裡重點推薦上述裡的兩部作品

首先,是《紅手指》。

這部小說是在2006年寫成,同名電影於2011年上映。推薦這部作品的理由是,東野圭吾把社會現實問題融入在作品裡,讓讀者陷入思考。上世紀90年代,日本爆發了經濟危機。由於社會物資的匱乏,為了支撐起生活開銷,每個家庭中的父親角色不得不極度努力的去工作。然而,工作上時間和精力的大量投入帶來了別的負面影響,就是直接導致很多父親與孩子之間,與家庭其他成員缺少正常的交流,從而在事情的處理上非常之不合常理。而《紅手指》就是講述了父親為了掩蓋未成年兒子的罪行,將罪行嫁禍給自己老年痴呆的母親。

這裡不能繼續劇透了。總之,東野圭吾將日本,乃至亞洲的這種模式的家庭存在的問題,一刀一刀地剖開。比如在案件發生後,父親打算報警,可妻子幾句話就讓他放棄了。妻子說:你報警,我就自殺。這種母以子貴的傳統觀念,本身就是放縱包庇兒子,即使在兒子犯罪前提下,也不能放棄兒子。如果兒子被抓,那當父母的也就完了。這種注重家庭忽視個體的文化,在中國也是常見的。而父母對孩子的愛,讓孩子自然而然的認為這是應該的,這是正常的,所以當作為孩子的男主把罪行嫁禍給自己母親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心理糾結,而是順理成章的進行著。電影版很忠實的還原了原著內容,所以觀看電影也是不錯的選擇。

其次,就是推薦加賀恭一郎的完結篇《祈禱落幕時》。這本小說寫於2013年,電影於2019年在大陸上映。不僅因為是完結篇,而且還有加賀在裡面動了感情,有點喜歡上了女主,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而且對於加賀父子之間的情感糾結也有了最終的和解。同時,通過展現一對父女在日本社會中掙扎的人間悲劇,訴說著親情不可思議的羈絆和一個父親對子女的愛,同時也反映出當代日本因人心冷漠和社會矛盾所湧現的眾多社會問題。

東野圭吾在創作時總是緊扣日本社會的背景,例如這部作品中出現的泡沫經濟、高利貸受害者、流浪式工作、核電站「獻祭者」等等現象,都是日本社會不穩定的現實存在。可以說,欣賞這部作品有點真的是種享受,既有懸疑的案件,還有深層的隱喻,更有揪心的親情。更厲害的是,女主的父親在電影裡爆發了驚人的演技,絕對堪稱一流,這裡不多吹捧了,還是希望大家有時間看一看。小說和電影都相當精彩。

上面兩部是加賀恭一郎系列的代表作,下面介紹另外一個系列:神探伽利略。

帝都大學的教授湯川學,是一個物理學奇才,思維異常敏捷,人稱怪才伽利略。湯川起初對案件不感興趣,也不願意惹麻煩,後來經不起女刑警內海薰的墨跡,運用自己物理學知識和異於常人的思維,幫助內海破了許多大案要案。

我猜東野圭吾起伽利略這個外號跟小時候他媽媽讓他看書有極大關係,上面說的那本傳記裡說,她媽媽為了讓他對讀書感興趣,就想讓他讀偉人傳記,於是選了一本《伽利略傳》,沒想到東野圭吾讀了以後,認為科學真偉大,而除了科學以外的知識都狗屁不如,語文之類的不學也無所謂,語文就是讀書,所以不讀書也無所謂。這就是他當時的邏輯,所以後來他還是成為了一個理工男,所以後來寫書就把伽利略用作了小說主角的外號。

再推薦伽利略系列的兩部劇集和一部電影。

劇集分別是《神探伽利略》的第一季和第二季。第一季於2007年播出,一共10集。這是福山雅治第一次扮演湯川這個角色,並且一直扮演著。女主是柴琦幸,兩人的搭配也成了偵破影視劇裡的經典CP。第二季是2013年播出,共11集,因為用吉高由裡子替換了柴琦幸,也是讓人各種詬病,但不影響整個劇集的品質。這兩部劇集都是根據東野圭吾伽利略系列中短片集的內容,劇情基本忠於原著,就是組合由雙男主換成了男女搭配,這樣做也更能吸引觀眾。

作為推理連續劇,這兩季還是比較新穎的,因為案件中人體自然,靈魂出竅等橋段,看起來挺玄乎,其實都可以用物理現象解釋,因此推理的過程有點科學化的味道,缺少了點那種層層遞進抽絲剝繭的意思,畢竟這是根據東野圭吾短篇小說改編的,一般都是一個看似詭異的案件,只要給出了合理的解釋就可以了,少了一些人性刻畫這樣的深度。不過看著也很暢快。

最後介紹的是伽利略系列裡最經典的一部作品:《嫌疑人X的獻身》。這部小說在之前已經說過了,一出版就獲得了各種頂級獎項。我也是被這部小說入了東野圭吾的坑啊,我記得當時是2009年,我一口氣看完小說,頭昏眼花的,不是累,而是被震的,震撼的。一個理工男怎麼可能有這樣的愛?一個理工男怎麼可能寫出這麼震撼的小說?感覺東野圭吾這輩子寫了這一部小說就足夠了。

不吹捧了哈,直接說電影。因為這是懸疑類型,所以不提內容,只是簡單比較一下幾個版本的區別。電影版共有三個版本,分別是2008年的日本版,2012年的韓國版和2017年的蘇有朋版。

之前只看過日韓兩個版本,這次因為分享,所以又看了大陸版,果然沒有失望,拍的真的是不行。開頭男主石泓在教室上課一段就跟現實差距很大,國內的初中,應該很少有那麼沒有規矩的吧,即使老師窩窩囊囊,學生也不敢這麼囂張放肆的吧。片尾,女主帶著孩子來敲鄰居石泓的家門,石泓一開門,就像恐怖片裡的人,大陸有這麼膽大善良的女鄰居麼?所以蘇有朋版有點不接地氣,而且臺詞也是高大上,即使忠實於原著,也是平庸之作。

韓國版改動比較大,直接把小說裡的伽利略教授抹去,改由刑警破案了,推理過程也弱化了不少,但感情戲份增加了,尤其是這個版本的石神,這裡叫石固,由柳承範扮演。這哥們演技相當了得,說幾個主演的電影吧,《哭泣的拳頭》《柏林》《不可饒恕》《不當交易》,是那種正反兩種角色都能駕馭的,他哥柳昇完也是韓國著名導演,並且總是找弟弟來主演。柳承範在這裡把男主那種情感表達的是另外一種感覺,跟小說有點區別,有些都是表演時臨時即興發揮的,但效果非常好。

日本版相對來說忠於原著,裡面飾演數學家的演員演技撐起了整部電影,完爆這個系列的主角湯川。女主發揮的也要好於其他兩個版本。總之,日韓兩個版本推薦觀看,不過建議要在看完小說以後再看,這樣可以先有個整體的感受。反正我是這個習慣,先看小說,再看電影,如果先看了電影,就不太想去看原著。

結語

這次分享的最後呢,是用我最喜歡的作品做結尾,也算是對自己這些年看東野圭吾小說的一個總結吧。

東野圭吾早期以校園推理起家,並以縝密細緻的劇情布局獲得「寫實派本格」美名,後期東野的創作逐漸突破傳統推理的框架,在懸疑、科幻、社會等多個領域都有所涉獵,在他看來,沒有什么元素不能被運用到推理小說中。而且對於現實社會的映射,東野圭吾也做得相當好,好多作品的背景都是當時日本暴露出來的現實問題。就像《嫌疑人X的獻身》,就是日本經濟危機,女性主義崛起,而傳統男性社會與現實發展碰撞出來的矛盾,就是這本小說女主殺人的原因。之前的作品基本都是殺人啊之類的,但最新這本《祈念守護人》,也是帶有神奇色彩,但主題卻是教人如何更好的生活。

我想,這就是東野圭吾能夠如此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從不停止思考,從不過於死板,總是給讀者帶來新奇的、感人的閱讀體驗。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大家|東野圭吾:比起詭計,更看重疼痛
    這是一個屢有新作問世並總能受到關注的高產作家,讀者也總可以沉溺在他筆下百轉千回的情節中。猛然發現東野圭吾已經60歲,讓人心生感慨,作家筆下的物理學家湯川學依然年輕睿智,而作家本人卻難敵時光的流逝。不過,年過花甲的東野圭吾依然老當益壯。據說《沉默的巡遊》在日本上市39天便售出24萬冊。
  • 奇男子廚房刀具典型的創牌之路
    在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從代工生產到委託製造,再轉型進入自有品牌生產,奇男子走上了典型的轉型升級之路。據悉,日前奇男子確定參加2015年9月的第十三屆中國(廣東)國際酒店用品展覽會,藉此不斷拓展國內市場,提升品牌形象,加快自有品牌的成長。轉型與創新,是奇男子的關鍵性一步奇男子廚房刀具是以做代工起步,目前歐美50%的廚房刀具均是「奇男子」製造。
  • 方逸倫X閃電潮牌|跨界影視圈的歌手
    他憑實力擔任原男子演唱組合M4M主唱兼門面擔當,還曾獲得過亞洲偶像盛典的「亞洲青春派飛躍藝人獎」。之後,他跨界影視圈,又演戲又唱歌,觀眾對他的好評度不斷提高。外形與唱功兼備的方逸倫,跨界進入影視圈後,他逐漸被大眾熟知,代表作有:電視劇《不一樣的美男子》、《美味奇緣》、《獨孤皇后》、《許你浮生若夢》等。方逸倫勇於挑戰不同風格的角色,層次多面,不被標籤定義,用演技打破他人的刻板印象。如今,他已經出道了6年。
  • 每日推薦:東野圭吾作品TOP10
    作者說:如今回顧寫作過程,我發現自己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應該怎麼做?我希望讀者能在掩卷時喃喃自語:我從未讀過這樣的小說。——東野圭吾 2.《秘密》為救靖子,石神挺身料理善後,以數學家縝密的邏輯思考設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局,為靖子提供了天衣無縫的不在場證據,以令人驚駭莫名的詭計詮釋了一份無比真摯純粹的愛情……作者說:這是我所能想到至為純粹的愛情,絕好的詭計。——東野圭吾 5.
  • 《白夜行》|東野圭吾
    ——東野圭吾《白夜行》有個人我想讓她幸福,但是,那個人真的得到幸福的話,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人在需要我了,沒有人會再叫我的名字了。——東野圭吾《白夜行》她唯一一次沒有偽裝,是在光芒熄滅的時候。從此,只剩她一個人,行走在永夜。
  • 《秘密》東野圭吾
    太無聊了 隨手從櫃裡翻了本書,東野圭吾的《秘密》 之前是在飛機上看完了一遍,回來就放到了柜子裡,就看了個故事情節。算是東野圭吾挺小眾的一本書了吧。這本書的整個故事情節,男主人公杉田平介的妻子杉田直子和女兒藻奈美乘坐大巴去參加親戚的葬禮。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大巴滾落懸崖,妻子的肉體遭到毀滅,靈魂卻寄居在女兒的身體內。
  • 女子下跪求複合,男子拒絕求放過,看來沒點實力確實硬不起來
    女子下跪求複合,男子拒絕求放過,看來沒點實力確實硬不起來。一般女子在我們大家眼中那都是香饃饃。你見過單身的男士多了,那麼你見過嫁不出的女人嘛?貌似沒有吧!無論多麼醜多麼胖,總是會一人難求啊!單身的男同志應該深有體會吧!
  • 東野圭吾:讓一個已在世界消失的人親手復仇是一種什麼體驗?
    小到一件飾品、一個玩具,大到一次事業上的成功、一段本應屬於自己的戀情……當自己最珍視的東西一點一點被別人佔有,是逆來順受,還是就地反擊?
  • 書摘:東野圭吾語錄
    「我始終認為,小說首先應該是一個好故事,一個讓人喜歡聽下去的好故事。如果你確定這個故事足夠優秀,只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把它寫完就可以了。因此,什麼類型的作品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故事。」有了這一理念,東野圭吾越來越多地考慮怎麼寫才能讓非推理迷也看得過癮,怎麼寫才能讓所有人看了都會覺得有趣,所以我們才能看到這麼東野圭吾的作品。
  • 你眼中的東野圭吾是怎樣的?
    就是這樣一位搜索起來連個人照片都很少的男人,曾經達成了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罕見的「三冠王」,成為了站在推理小說界頂端的人。隨手翻閱自己的閱讀單,便發覺從《放學後》與《同級生》,到《白夜行》與《嫌疑人X的獻身》,再到《解憂雜貨店》《假面山莊》,東野圭吾的作品在其中總是不定期出現,卻從未中斷。
  • 東野圭吾的這本書,讓人太失望了!
    《聖女的救濟》封面上寫著:答案是一個「虛數解」,不禁讓人好奇,這次的罪犯,究竟又會用多麼令人匪夷所思的手段呢?隨著閱讀結束,一切答案昭然若揭,確實是大吃一驚。但我不得不說,這次手段就是一個處處是bug的手法,就像東野圭吾自己說的:理論上可行,現實中做不到。
  • 假面飯店聚齊半個日本影視圈,木村拓哉告白中國粉絲,屬多年首次
    電影《假面飯店》改編自東野圭吾同名暢銷小說,是「假面」系列小說首次影像化,不由得讓書迷十分期待這部巨作進入大銀幕會是怎樣的精彩。為了祝賀《假面飯店》在內地上映,主演木村拓哉還特別為中國粉絲錄製了一段視頻,希望在疫情期間能夠為大家帶來溫暖,等到影片上映後,就可以在影院看到這段木村拓哉從藝幾十年的「首秀」了。
  • 沒讀過這些不算看過東野圭吾,東野圭吾最好看的10部作品推薦
    這是東野圭吾的成名作,通過接二連三的暗殺事件,將朦朧的愛情和異性的暗戀融合在一起,最終那令人錯愕的結局,相信能夠讓你驚詫不已。2.《紅手指》:這是愚蠢和淺薄的犯罪,但是真相卻震撼人心。因為一個被塗紅的手指,加賀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東野圭吾自己曾說過,他的姐姐看完這本書,是流著淚給他打來的電話。3.《黎明之街》:黎明前的街道上,男人打著腹稿,走向有妻子等待的家。
  • 我的東野圭吾全集夢
    作者 | 天天懷舊書攤(孔網店鋪:天天懷舊書攤的書攤)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東野圭吾是一個難得的高產作家,他寫的書實在太多,多的到很多人連書名都記不全,更不要說看完了。作為一個賣書人,當然最重要的是不要帶什麼偏見,讀者才是上帝,他們喜歡什麼就賣什麼,只要不是禁書,總不會有太大問題。記得我進的第一本東野圭吾的書叫《嫌疑人X的獻身》,進這本書,當然是因為各種熱門暢銷榜推薦的,當時我心裡還覺得納悶,為什麼是獻身而不是現身?不會是翻譯弄了一個錯別字?
  • 作為日本的知名作家,村上春樹和東野圭吾的創作風格有何不同?
    村上春樹比東野圭吾早出生近10年,村上1949年出生,今年71歲,東野圭吾1958年出生,今年62歲。儘管兩人都是日本知名的作家,但他們的風格卻大相逕庭。村上的小說更多地體現一種疏離理憂傷以及淡淡的迷惘的情懷,而東野圭吾的作品則是以懸疑推理見長。他們的作品只能說看你更喜歡哪種風格,不能說誰的更好,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村上的風格。
  • 究竟愛一個人,可以到什麼程度?東野圭吾一句名言道破,振聾發聵
    但以上的程度,都沒有東野圭吾一句名言中程度深,我們不妨讀一下東野圭吾一句名,可謂是道破究竟愛一個人,可以到什麼程度?振聾發聵,文字如下:究竟愛一個人,可以到什麼程度? 究竟什麼樣的邂逅,可以捨命不悔? 邏輯的盡頭不是理性和秩序的理想國,而是我用生命奉獻的愛情!
  • 書籍推薦—東野圭吾
    今天為大家分享3本東野圭吾的作品。書名分別為《解憂雜貨店》、《新參者》、《白夜行》,個人覺得好看程度排名不分先後。豆瓣評分:8.5本書介紹:《解憂雜貨店》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寫作的長篇小說。2011年於《小說野性時代》連載,於2012年3月由角川書店發行單行本。
  • 東野圭吾筆下的「極品惡女」,甜美少女連環殺人,性格極度扭曲
    為了傳達這種思想,東野圭吾將小說的起點設置在一座爛尾樓當中。故事從一起命案開始,爛尾樓中,一名中年男子離奇被殺,嫌疑最大的一名女子卻疑似自殺。圍繞案件,牽引出兩個相互有好感的少年男女主人公:一個是被害人之子桐原亮司,一個是嫌疑人之女雪穗。
  • 測測你有多愛東野圭吾
    《惡意》被普遍視為東野圭吾的四大傑作之一,人們說讀完《惡意》才算真正認識東野圭吾。在這本精心布局、巧妙設計的書裡,東野設置了一個又一個出人意料的反轉,而最終真相的揭示則與某種動物有很大關係。請問這種動物是()A.貓       B.老鼠     C.蛇 5.
  • 東野圭吾賣萌,是個什麼樣子?
    在這裡,可以看到日本推理小說天王的內心獨白,將目睹他怎樣從一個任何作品都賣不出去的滯銷君成為暢銷天王!精彩試讀年 譜一九五八年  這一年的二月四日,圭吾出生於大阪市生野區。我家裡經營著一個生意蕭條、賣鐘錶眼鏡貴金屬等飾物的小店。我是姐弟三人中最小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