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吧、餐館和公園統統關閉,大量勞工無事可做的隔離時期," 借酒消愁 " 的俄羅斯人明顯增多。
據路透社 4 月 9 日報導,在莫斯科等地區實施部分封鎖來遏制新冠病毒傳播的時刻,俄羅斯零售商反饋稱,酒類銷售額在最近幾周迅猛增長,消費者爭相購買伏特加、威士忌和啤酒。
當前的政策只允許莫斯科居民出門購買食物或藥品,遛狗或倒垃圾等,大量公司員工在家工作,還有不少人被裁員或處於無薪假期中。
與此同時,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發現,3 月最後一周,俄羅斯各大零售店的伏特加銷售額同比躍升 31%,威士忌和啤酒的購買量分別增長 47% 和 25%。
俄羅斯最大的連鎖超市之一 Magnit 也表示,自全國實施部分封鎖以來,酒類銷售額實現兩位數增長。一家酒類供應商經理表示,自封鎖措施生效以來,廉價進口酒類按年計銷售額翻了一番。
" 今日俄羅斯 "(RT)4 月 1 日報導稱,自 3 月 30 日進入封鎖狀態以來,莫斯科酒類銷售量增加 148%。
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呼籲各地區不要對酒類銷售設置限制,理由是如果實施限制,可能會帶來 " 嚴重的社會不安 "。但在與芬蘭接壤的西北部卡累利阿共和國,酒類只能在上午 10 點到下午 2 點間銷售。
呼籲減少酒精消費的志願小組 " 清醒俄羅斯 "(Sober Russia)負責人哈姆扎耶夫(Sultan Khamzaev)表示,銷售額飆升的原因是長假、壓力、擔心酒精缺貨,一些俄羅斯人還認為酒精能預防感染新冠病毒。
不僅是俄羅斯人,尼爾森公司數據顯示,美國人的飲酒量也急劇增加,3 月第三周的銷售量同比猛增 55%。從芬蘭到印度,全球各地都出現類似趨勢。
然而莫斯科衛生部門成癮精神科主任醫師葉夫根尼 · 布倫警告說,過量飲酒來放鬆和改善心情可能導致酗酒。酒精帶來的所謂緩解壓力的好處是 " 危險的假象 ":這種主觀改善的情緒效果很短暫。恢復清醒狀態後,人又會更煩躁,更焦慮。
布倫還表示,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的治療過程中,飲酒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改變或抵消藥物治療的效果。
俄羅斯皮膚科醫生瑪麗娜 · 戈爾娜斯塔耶娃還對莫斯科廣播電臺表示:" 殺死細菌需要酒精消毒劑,伏特加不能替代它。40%的酒精濃度不夠,至少要 70%。"
在俄羅斯政府多年來的管控下,俄羅斯伏特加消費量已明顯減少。世界衛生組織 2019 年一項報告顯示,自 2003 年以來,伏特加在俄羅斯的消費量減少 43%,主要受政府提高稅收和設置最低價的影響。
與此同時,俄羅斯居民壽命顯著提高。2018 年該國居民人均壽命創下了女人 78 歲、男人 68 歲的新紀錄,而在 1990 年代初,俄羅斯人的人均壽命只有 57 歲,當時酒精中毒是造成俄羅斯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來源:ZAKER哈爾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