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官原是為元春省親從蘇州買來的十二個戲子之一。後來老太妃薨逝,賈府戲班子解散,芳官幸運地被分到了怡紅院,可謂是核心部門。
然而,芳官剛到怡紅院不久,就和乾娘為洗頭一事發生爭執,鬧得怡紅院犬不寧。緊接著,賈環又向她索要薔薇硝,芳官因為看不起賈環,就用相似的茉莉粉替代給了他。
賈環將茉莉粉看作薔薇硝,興致衝衝地送給自己的心上人彩霞,卻遭到一頓數落。
此時,趙姨娘趁著賈母、王夫人等人不在,想藉此事發作一下一直以來積攢的怨氣。於是,她找到怡紅院質問芳官。
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薔薇硝 玫瑰露引出茯苓霜》:
芳官正和襲人等吃飯,見趙姨娘來了,忙都起身讓:「姨奶奶吃飯。什麼事情,這麼忙?」趙姨娘也不答話,走上來,便將粉照芳官臉上摔來,手指著芳官,罵道:「小娼婦養的!你是我們家銀子錢買了來學戲的,不過娼婦粉頭之流,我家裡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貴些!你都會看人下菜碟兒!寶玉要給東西,你攔在頭裡,莫不是要了你的了?拿這個哄他,你只當他不認得呢。好不好,他們是手足,都是一樣的主子,那裡有你小看他的?」芳官那裡禁得住這話,一行哭,一行便說:「沒了硝,我才把這個給了他;要說沒了,又怕不信。難道這不是好的?我便學戲,也沒在外頭唱去。我一個女孩兒家,知道什麼粉頭面頭的!姨奶奶犯不著來罵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買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罷咧。這是何苦來呢!」
芳官挨了趙姨娘的罵,本也不是省油的燈,於是不依不饒地和趙姨娘吵鬧起來,並藉機在地下打滾撒潑。
得知芳官和趙姨娘鬧起來了,芳官曾經一起唱戲的小夥伴們定要替芳官打抱不平,結果眾人鬧得不可開交,最後還是探春出面制止。
那麼為什麼趙姨娘聽到芳官說「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如此惱怒呢?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
原來,「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是一句歇後語,意思是:爭什麼老大老二啊?不論大小都是下人,再怎麼的也逃不出奴才的地位。
「梅香」就是舊時女奴即為丫環的代名詞;拜把子是指結拜成異姓兄弟姐妹。意思是不管老幾,都是奴才輩的。
芳官罵趙姨娘的這句話,可謂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句句都戳中了趙姨娘的痛處。
趙姨娘是賈府的家生子兒,哥哥等人都在賈府世代當差。她因為年輕貌美,被賈政看中,收房當了小妾。
不僅如此,趙姨娘的運氣也爆棚,先後生下了一兒一女,探春和賈環,奠定了她不容忽視的姨娘地位。
相比沒有任何存在感的周姨娘,趙姨娘認為自己生的有兒子,就是主子。
而事實上,在宗法制度裡,探春和賈環是主子,趙姨娘雖然是二人的親媽,卻是半主半僕的地位,甚至連有臉面的大丫環鴛鴦、平兒等都不如。
對此,趙姨娘心知肚明。哪裡有壓迫,哪裡有反抗。面對眾人對她的輕視,她深惡痛絕,時不時出來鬧騰一下。
所以,當芳官說到趙姨娘和自己一樣,都是奴才時,可謂是特意挑到了趙姨娘最在意的一個身份,這也是平日裡趙姨娘非常忿忿不平的。
所以,面對芳官如此揭自己的短,趙姨娘忍無可忍,於是狠狠地打了芳官兩個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