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戰「疫」:疫情改變生活 海外同胞危機中抓住機遇開拓事業

2020-12-21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有些人因為疫情破產,有些人卻從危機中嗅到商機,抓住機遇,開拓出自己的一片事業,其中便不乏華僑華人和海外留學生。

資料圖:老師正給學員教授直播帶貨要點。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攝

創業之初遇疫情

留學生轉做網絡博主

剛從墨爾本大學畢業的中國留學生鄭悅悅本希望畢業後創業開一家實體桌遊館。

疫情的暴發讓她改變了創業思路。一次機緣巧合,她在小紅書平臺發布的一篇生活話題文章剛好幫助了一名低年級在澳留學生。

學媒體專業的她想到利用社交媒體平臺的線上渠道打通資源,探索一條疫情下看似更為可行的創業之路。

鄭悅悅說,分享和給別人「種草」是她生活中最愛做的一件事。

省錢大作戰、超市推薦、二手市場大全、國際快遞、留學生回國攻略、大使館健康包及政府津貼申領攻略等都是鄭悅悅「長篇大論」的分享。

資料圖:主播正在直播。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很多博主只是分享生活或帶貨,而鄭悅悅更希望能夠『惠及他人』,真正幫助到留學生圈子的朋友,再逐漸擴展成為有收益的帳號和有價值的全平臺自媒體品牌。

鄭悅悅已經接到數個推廣公司的「邀請」,並被拉進一些產品代理微信群。

「疫情之下,我們依舊能做很多。雖然不知道未來是否能達成自己心裡的『創業成功』,但我們不會辜負那些陌生朋友對我們的期待和信賴。」鄭悅悅說。

國內生活獲靈感

海外餐飲業數位化

受疫情衝擊,不少海外餐飲業開始了數位化進程。

美國華人Jacky王研發了應用程式,讓餐廳業者可免費使用其平臺,方便用戶在線瀏覽菜單和下單,同時也可讓小商家在平臺免費上傳和出售商品。

Jacky王從中國的二維碼點餐獲得靈感,研發出點餐應用程式,讓商家通過App更新菜單和內容,然後將所有信息放入雲端,形成雲端頁面二維碼,用戶可通過商家提供的二維碼瀏覽菜品和價格,下單點餐。

美國華人Jacky王研發點餐App。(美國《世界日報》 張宏 攝)

他說,這個應用程式已上架兩個月,約有50多家商家成為合作餐廳。

Jacky王表示,疫情對餐飲業衝擊很大,多數餐廳都是小本經營,沒有預算做網頁,而其他外賣平臺或者第三方平臺還會收取費用。他的App對商家和消費者都免費,不僅提供平臺給商家展示其產品,還可完成在線結算的功能。

至於賺錢模式,Jacky王說,一如所有平臺的經營模式一樣,他主要是通過平臺廣告獲得盈利。

除了線上點單,有些僑胞還開發了外賣配送平臺。

加拿大華裔學生陳佳業與同學提出了配送食物的創業設想,並付諸實踐,受到了很多人歡迎。

資料圖:商戶在準備配送的生活物資。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法國華人外賣平臺「方圓食裡」的合伙人李英峰表示,在疫情禁足期間,其平臺的業務量就達2019年全年營業量43%。現在一躍成為巴黎最大的美食外賣平臺,上線餐廳已達到300多家。

旅遊業停擺

僑胞業者謀出路

受疫情影響,旅遊相關行業嚴重蕭條,海外僑胞旅遊業者壓力巨大。

許多海外僑胞旅遊業者開始探索轉型升級的途徑,也有許多僑胞利用曾經從事旅遊業積累的資源,發掘新的行業機遇。

因為幾乎沒有遊客,舊金山知名景點華埠的很多店鋪依然大門緊閉。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疫情發生後,匈牙利的旅遊產業收入是零。」「歐來歐去」華人旅行團東歐負責人、旅匈僑胞佟大明表示。

佟大明和他的同事們開始嘗試做「直播」轉型,在中國的「馬蜂窩」上,「歐來歐去」帳號最近在直播頻道活躍起來。

目前,「歐來歐去」在馬蜂窩平臺已進行30餘場直播,最高單場觀看量達到12.5萬人次。未來,公司還將嘗試在直播中為觀眾推薦旅遊地特產,通過「直播帶貨」,把歐洲優質的食品、日用品、特色工藝品送到國內觀眾手上,佟大明表示。

資料圖:遊客參觀德國無憂宮新宮。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攝

與在旅遊行業探索轉型不同,在塔吉克斯坦從事旅行社相關業務的胡峰開始忙活一個「意外」項目。

2019年底,胡峰收到旅塔華僑朋友送來的一床棉被。「我從小到大沒蓋過這麼舒服的棉被!」胡峰第一次「試用」棉被,就被它的高品質「圈粉」。於是動起了與棉被廠商合作銷售的念頭。

疫情發生後,棉被廠陷入經營危機,一直在塔吉克斯坦的胡峰計劃與這位朋友合作,為棉被廠復工復產做好準備工作,一旦防疫等相關條件成熟,就立即開工。

「相比旅遊業,棉被廠的復工復產相對快速和容易。」胡峰說。

舊金山知名景點華埠的很多店鋪依然大門緊閉。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疫情給不少人的工作都造成嚴重影響,海外華僑華人沒有坐等疫情好轉,而是想方設法「突圍」,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和智慧,四面出擊,各顯其能,為自己帶來新的希望。

隨著疫情逐步好轉,相信更多的僑胞都能

恢復正常生活,越來越好!

(資料來源:參考資料:中國新聞網、中國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美國《世界日報》、加拿大《明報》等;作者:徐文欣;ID:qiaowangzhongguo)

相關焦點

  • 從危機和挑戰中 抓住機遇創造機遇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陝西調研復工復產情況時指出,既要抓住重大機遇,又要化危為機,善於從眼前的危機和挑戰中創造機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機遇以及「危」與「機」的重要論述,閃耀著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哲學光輝,為我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提供了科學方法論。
  • 善於從危機中把握機遇
    中信重工研發防疫噴霧消毒機器人,可360度無死角實施清洗消毒;洛陽愛森生物研發新一代自動化核酸提取儀,能全自動批量完成樣本的提取檢測;中航光電緊跟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居家辦公的興起,開闢了新的市場空間……面對疫情,一些洛陽企業在發揮優勢中實現科技助力戰「疫」,也在化危為機中創造著自身發展「新的更大可能」。
  • 疫情危機反而是轉機,樂觀者看到的是機遇!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通訊員陸磊3月30日報導:每次危機背後都孕育著巨大的機會,非典造就了京東,淘寶。這次疫情同樣也是迪信通的巨大機遇,機遇主要在於迪信通的戰略前瞻性和正確的戰略轉型布局。
  • 「世界工廠」東莞「疫」中重塑供應鏈
    危機是困難、是挑戰,但也是不懼風雨者的「競技場」。當下,疫情席捲全球,製造業尤其是外貿企業普遍承壓。《經濟參考報》記者在「世界工廠」東莞調研發現,疫情衝擊下,有的企業「遭遇退單、銷量萎縮」,困難重重,但也有不少企業力爭上遊,在危機中尋找機遇、創造機遇,化「危」為「機」,供應鏈正在因「疫」重塑。
  • 濟萬仁新零售:抓住健康財富機遇
    古人說「禍兮福所倚」,危機背後往往也蘊藏著轉機,這次的疫情導致的大量失業背後,也迸發出新的機會。在線下門店紛紛面臨倒閉危機時,「新零售」卻以一種強有力的態勢出現在商業的生態中,佔據了大量市場份額,並持續保持著生命力。許多巨頭也看好它的未來,紛紛投入新零售之中,例如背靠阿里的盒馬,蒙牛的慢燃新零售等。它以更便利的形式、更貼心的服務贏得了人心,成為未來商業的大趨勢。
  • 受訪外貿企業海外訂單推遲交貨 海外疫情令企業挑戰與機遇並存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導「受海外疫情影響,我們一些海外玩具訂單要推遲交貨,同行企業中有些出口義大利的訂單都暫停生產。」3月25日,東莞市希樂玩具有限公司負責人陸利明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企業是一家玩具生產企業,產品主要出口法國與美國。
  • 「統戰史話(96)愛國統一戰線」港澳臺海外同胞踴躍參與祖國建設
    吸引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積極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改革開放的迫切需要。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引進的大量「三資」企業(指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三類外商投資企業)中,屬於「三胞」的就佔了70%的比例,金額在一半以上。統戰工作為港澳臺和外資的成功引進起了很大作用,許多有成效的引進項目是通過統一戰線各有關單位和愛國民主人士參與促進的。
  • 疫情告急,我在巴黎「送外賣」 |海外同胞口述
    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和很多人一樣,我的工作、生活受到許多影響。但作為一名創業者,回首過去這幾個月,更多的時候我和團隊都在奮力向前奔跑,不斷地適應變化,並在變化中尋找機遇。 如果你問我,今年的主題詞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忙!
  • 【地評線】南方網評:從「時」與「勢」中把握經濟發展新機遇
    面對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的重大變化,特別是在大量經濟活動因防疫需要按下「暫停鍵」的情況下,觀察中國經濟必須保持戰略定力,科學審視「時」與「勢」,不斷鞏固和拓展疫情防控成效,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穩中求進,在審時度勢中把握新機遇。
  • 在危機中把握先機 在變化中完成取捨 全球第4宇視科技 要做更高...
    足夠多的技術積累,足夠大和足夠急迫的市場需求,讓宇視科技在極短的時間內抓住了數字抗疫這一先機,推動海外業務進入發展快車道。回顧2020,風雲詭譎的國際市場以及年初疫情的雙重壓力使得宇視科技不得不停下來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抓住新一輪趨勢的變化,是進入新賽道還是回歸製造本源?
  • 疫後中企出海新機遇(第2期) 2020中韓國際合作交流會成功舉辦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但危中也孕育新機,聚焦海外業務拓展,助力企業崛起,中企視訊主辦的疫後中企出海新機遇系列直播第二期再度開啟。12月8日,2020中韓國際合作交流會在中企視訊平臺成功舉辦。本次活動將視角投向中韓合作,在製造、技術等方面中韓兩國各具優勢,疫後中韓雙方有著深入合作空間,進一步融合創新將為雙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帶來新活力。這場國際合作交流會,深度解析了利用韓國自貿平臺助力中企出海的戰略,並全面介紹韓國的投資政策和新機遇。
  • 2019年巨蟹座整體運勢:需抓住機遇
    巨蟹座是一年中第二季度開始的第一個星座,出生日期區間為6月22日——7月22日。也是十二星座裡最暗且最堅持到底的星座,巨蟹座位於雙子座之東,獅子座之西。守護星:月亮整體運勢:2019年巨蟹座整體有些起伏,受水逆影響交際會出現一些阻礙。事業也有些波動,可能產生利益糾紛或義財兩空。
  • 2020年上半年海外華僑華人關鍵詞:你Pick哪一個?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7月13日電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海外華僑華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和改變。回首過去的半年,有哪些令人記憶深刻的經歷?快來看看,這些關鍵詞戳中你了嗎?「打全場」「國內打上半場,國外打下半場,海外華人打全場。」一些海外同胞這樣形容自己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處境。當疫情在國內初起時,很多海外華僑華人慷慨解囊,勇敢「逆行」,以實際行動支援國內抗疫。
  • 「戰「疫」說理」疫情防控戰:中國道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大展示
    戰「疫」打響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科學部署,積極應戰備考,將「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條戰線統籌起來,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防控形勢持續轉好,社會生產生活秩序正加快恢復。這不僅是戰「疫」取得階段性勝利的直接體現,更是一次中國道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集中展示。
  • 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 三花控股集團2020上半年度經營...
    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 三花控股集團2020上半年度經營管理大會  2020年8月13日,在隆重熱烈的氣氛中,三花控股集團2020上半年度經營管理大會在三花新昌工業園會議中心報告廳舉行,總結2020上半年度經營管理工作,部署下半年度重點工作。
  • 天貓國際助力進口生態基礎設施建設,讓海外品牌更高效開拓市場
    特殊之年,中國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的真誠願望獲得熱切回應。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出口市場拓展為生產地和創新所,參展企業與中國的淵源逐年加深;從國際採購、投資促進到人文交流、開放合作,進博會平臺效應日益多元。 數據顯示,上屆進博會後這一年,天貓國際海外新品牌入駐同比增速125%,進口新品首發數量同比增長130%。
  • 致哀512汶川地震中遇難同胞 致敬新冠肺炎疫情中逆行天使
    尤其是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沒有他們在一線奮戰,對抗疫情。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的安穩。想想如果沒有這群白衣天使,你現在會在那兒,在家、在醫院、還是在天堂。這不是開玩笑如果沒有他們,那我想「生化危機」就不僅僅是一部電影了而是現實。
  • 善於抓住機遇的重要性
    善於抓住機遇的重要性 2020-12-01 15: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華百網創始人尚煥煥:疫情之後新媒體將迎來新機遇
    大家還沒從2019年的經濟寒冬中緩過神來,又被這突如其來的病毒疫情弄得措手不及。春節過後,本應是各企業恢復生產、進入工作狀態、開拓新一年徵程的時候。現在,幾乎所有與「線下」相關的企業都遭到了重創。疫情是災難也是機遇,是災難也是動力,是災難也是警鐘!因為人類會從災難中汲取智慧!會從災難中改變認知和習慣!會在災難中反省自我。這就是中國人的信念,人類一定會戰勝病毒。人類史就是這樣不斷的進化,不論是戰爭災難、自然災難還是疾病災難!非典之後,人們的消費習慣和認知都被改變,所以創造了淘寶和京東!
  • 透過亞博科技中期業績看疫後國內彩市的復甦及新機遇
    據初步推測判斷,很可能是受到國內近兩年來遊戲行業監管不斷趨嚴以及今年一季度後海外疫情的蔓延影響。進一步來看,遊戲及娛樂業務也一直是公司發力的重點,未來增長預期強烈。尤其是通過投資海外本土的領先平臺,以攫取海外新興市場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