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這部浪漫主義神魔小說中,其實也暗藏了職場中所說的「裙帶關係」。《西遊記》一書是根據唐朝一名名為玄奘的僧人西行的史實改編。貞觀629年前往印度學習佛法,歷經十七年之久,在645年,回到長安,在他回程的數年間都在不停的宣講和辯論,為世人答疑解惑。
雖然《西遊記》這本書的故事內容是虛構的,但是裡面的妖魔鬼怪都是按照人的設定而描寫的,將人性的醜惡構造出一個個醜陋的妖怪。在唐僧師徒四人的取經路上,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容易成為妖怪攻擊的而對象,加上有傳言說吃唐僧肉可得長生不老。
妖怪們為求長生不老,儘管有孫悟空等人在其身側,唐僧也經常成為妖怪們的「階下囚」。當唐僧被抓走的時候,如若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妖,則會被孫悟空一棍處決,要是妖怪「來頭」比較大,則會由天上的神仙或者觀音大士、佛祖等人收走。這就好比是職場中常見的:「給面子」。
在《西遊記》的故事情節中,有講述師徒四人西行來到了萬壽山的五莊觀,觀裡種了一棵結滿了人參果的人參果樹。傳說人參果聞一聞就可以活三百六十歲,吃上一個能活四萬七千年。這樣的傳說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引起了師徒四人極大的好奇心。
於是乎,除唐僧外的孫悟空三人在未經允許的狀況下偷盜人參果,卻被觀眾小道士發現,孫悟空惱羞成怒將人參果樹推到,鎮遠大仙大怒,將唐僧等人收入乾坤袋,孫悟空不敵前去尋求觀音幫助,在觀音大士的幫助下,人參果樹活,孫悟空遂與鎮元大仙和好並結拜為兄弟。
人參果的功能不亞於唐僧肉,卻為何無妖怪敢去偷盜?在這個故事當中,便可以看出鎮元大仙實力不俗,孫悟空當年可是大鬧天宮之人,都無法與之匹敵,更何況是那些個痴心妄想的妖怪。人參果樹在被觀音大士救活後也並未刁難眾人,這也類似於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
同時,鎮元大仙實力地位都不低,若日後孫悟空有所需要也可向其求助,而鎮元大仙也是看中了孫悟空前去取經日後必能有所成就也可對他有所益處。互相都是看中對方所能帶來的利益而結交,其實所謂的一見如故都是虛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人與人之間的結交往往都帶有目的性和利益性。
因著這人參果有鎮元大仙而不好盜取,但是唐僧肉有所不同,孫悟空雖本領高強,但是有些妖怪的來路背景比他還大,孫悟空也畢竟只是個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角色,一個無背景的角色,那些個有來頭的妖怪也自然不會放在眼裡。
如金翅大鵬雕乃為佛祖坐騎,因不甘寂寞私自下凡;再如有一對金剛圈的青牛精為太上老君坐騎;金角銀角大王為太上老君煉丹爐前的兩名童子等。這些妖怪都有著強有力的背景,孫悟空只能將其歸還給主人而不能私自處決,不得不需要賣一些面子給他們。
《西遊記》一書雖然講述了神魔故事,但是卻是以人性刻畫的人物角色,也十分展現了現代社會人情世故的往來,箇中的道理也耐人尋味。因此有許多有關《西遊記》的作品橫空出世且都受到了廣大好評,1982年楊潔導演執導的《西遊記》成了我國的經典版本,隨後1996年香港TVB翻拍的《西遊記》,還有2013年周星馳導演執導的《西遊降魔篇》等,都是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