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中國「當代小楷王」,書法精美絕倫,勝過田英章

2020-12-21 書法網

楷書是衡量一位書法家真實水平的標準,不管是以行書聞名於世,還是以草書名留青史的書法家們,他們的楷書水平都不差。

那麼要說起當代的楷書大家,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田英章老師,因為他的楷書通俗易懂,規範工整、一筆一畫都清晰秀妍,但是也有很多人說這樣的書法千篇一律,太過呆板沒有藝術性,這就是田英章老師在書法界飽受爭議的原因。

也許會有人說,書法好看不就完了嘛,一筆一畫看上去方方正正,不就是好書法嘛。

若是有人持有這樣的觀點,那可是大錯特錯了,王羲之曾在《題筆陣圖後》說過:「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此不是書。」

也就是,那些工工整整看上去像是「印刷體」一樣的字,根本不能稱之為書法。

那麼,如何才能寫出一手美觀與藝術性兼具的好書法呢?這首先得跟對師父。

在當代,有一位著名書法家叫做姜東舒。

姜老是山東省乳山市人,1923年3月出生,2008年1月辭世。曾任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浙江省錢江書法研究會會長,文瀾書畫社社長等職務。

他精通各種書體,又以楷書最為著名,他還融合篆隸楷行草諸體於一體,自創一種書法,稱「破體」,又稱「姜體」。

他這一生研究書法60年,對書法藝術的研究可謂是爐火純青。

他的楷書取法唐人,雄健豪邁、勁逸奔放,將唐楷與魏碑相結合,形成了一種自己獨特的面目。

在現今的書法界,姜老的書法,可謂是一股清流。

尤其是小楷書體,姜老更是信手拈來,他筆下的知名作品有《前後赤壁賦》、《唐詩十首》、《柳宗元永州八記》等等。

這些作品在上個世紀都曾引起過巨大轟動,姜老也因此坐實了中國「當代楷書王」的稱號,小楷書法更是當代無敵的存在,遠遠要勝于田英章。

商品引導語:所以,現在大家學楷書的時候,不妨研習一下姜老的書法,現今我們經過多方搜集,將《前後赤壁賦》、《唐詩十首》、《柳宗元永州八記》這三部小楷彙編成《姜東舒書法集》,送與大家,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編輯謫仙

相關焦點

  • 這位硬筆書協主席,書法五體皆能,被譽為「當代楷書之王」!
    旭宇老師的今楷在當代,能被稱為「當代楷書之王」的,只有前硬筆書協主席姜東舒先生,根據百度百科記載:姜東舒先生從事書法活動60餘年,他的篆、隸、真、行、草五體皆精,尤其是他的楷書,融合篆、隸、楷、行、草諸體於一體,自創一種書法,稱「破體」,又稱「姜體」。
  • 當代六大硬筆書法家排名,田英章、龐中華、盧中南都未入選
    說起中國的書法藝術,好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起毛筆,認為只有毛筆字才能算是書法藝術,其實,自從中國人開始使用硬筆以後,硬筆書法也成了書法藝術的一部分。 中國人使用硬筆的時間很短,但是卻出現了很多傑出的硬筆書法家,有網友列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幾位王者,分享給網友們: 楷書: 劉惠浦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貴州省書法家協會理事,自幼從父學習書法,勤攻苦練,熔鑄百家,尤得鐘王之神髓,同時敢創新於法度之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的硬筆小楷得到過啟功大師的首肯
  • 他把毛筆與硬筆融為一體,書法雄健豪邁、勁逸奔放,為書壇一絕
    姜東舒小楷書法集實用硬筆書法以田英章老師為主,有人對田英章書法大加鞭撻,說他書法狀如算子、印刷體等等,如果單從實用性來講,都能寫像田英章一樣規範字,也是一件盛事。姜東舒小楷書法集姜東舒,為人非常低調,不像田英章一樣到處開培訓班,讓自己弟子只能學習的書法,他和藹可親,專心研究書法,在文學與書法、繪畫、作曲上均有不凡建樹。
  • 清潔工的書法,取法《靈飛經》,靈動十足,譽為「當代楷書之王」
    為人低調,專心研究學問,現代很少知道他的名字,曾經擔任硬筆書法協會主席,被譽為「中國當代楷書之王」!姜東舒先生酷愛書法,為養家餬口,在浙江圖書館當清潔工,有些人知道他會寫毛筆字,就讓他幫忙寫標語之類的。
  • 收藏版,中國曆朝書法小楷經典合集
    在中國古代,小楷是文人士大夫科舉從政、治學為文的基本手段,也是一種最為常用和實用的字體,因此,歷代書家中,善小楷的大家很多,下面是從各朝代中選出了一些書法史上最為經典的作品,
  • 他是名副其實的清代「小楷王」!一手精美楷書,100多年無人超越
    可是要論起清朝寫小楷最厲害的人,那麼還得數郭尚先,他被世人稱為「清朝小楷王」。郭尚先,字元開,號蘭石,福建莆田人,嘉慶十四年(1809年)進士。他這一生多才多藝,著述甚豐,尤其是在書法這方面,他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
  • 古今書法字體大合集、古代碑刻書法拓本殘本古籍421本約8.7G
    重要的是要了解他的風格,線條的質量遠比筆法重要多了。說句不好聽的,現在中國書法壇的風氣有些差,很多百度上推薦的書法大家其實造詣並不算高(當然也有很厲害的),而且特別容易鑽牛角尖,動不動就是在某個方面搞個什麼大研究,其實書法哪裡有那麼複雜?而且片面地只研究一個點,能得到什麼呢?要學,就系統性地學;要研究,也要系統性地研究。
  • 《書法問集》661、荊霄鵬真的能夠超越田英章嗎?
    荊霄鵬和田英章的差距還是有的。【田英章和荊霄鵬是師徒,荊霄鵬還是在走田英章的書法路子。】田英章先生是當代著名的書法家,也是最近幾十年最受爭議的書法家。學習田英章楷書的人非常的多,田英章也讓很多人喜歡書法。
  • 書法-簪花小楷
    我孤陋寡聞,查了一下,發現原來和一位女書法家衛夫人有關,而且還和另兩位書法名家有關,那便是鍾繇和王羲之。趁個方便,讓我們來了解這位女書法家吧。衛夫人簪花小楷衛夫人幼年師從鍾繇學習書法技巧,擅長楷書。受到名師教導的衛夫人加上本身的勤奮好學,自成一派,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名的女書法家,同時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在書法上的啟蒙老師,也為王羲之能夠有以後的成就打下紮實的基礎。簪花小楷字體書法圖衛夫人的早年恩師鍾繇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是楷書的創始人,被後人與王羲之一起並稱為鐘王。從小收到名師教導的衛夫人勤奮好學,堅持不懈地練習書法,十分擅長楷書。
  • 是書法,還是寫字兒?田英章楷書的積弊在哪裡
    而評論中最有意思的是,它們總是糾纏於兩個相連而不相干的概念——書法和寫字兒;總在有意無意間牽扯進一個不在局中卻勝似局中的人——田英章。中國書法今天的現狀總讓我想起南宋的詞壇——趙氏偏安,詞人不效法夢窗之綺縟,便踵武白石之清空,舍此之外,殆無他途。而如今專業或不專業的書法人士,不是做了田英章的門徒,便是成為流行書風的追隨者。特立獨行的人恐怕也不很多。
  • 23歲爆紅時田英章尚是抄寫員
    1985年中國鋼筆書法大賽獲特等獎作品而日後被拱為「書法皇帝」的田英章田蘊章昆仲,此時還是起步階段:一個還在北方曲校當講師,另一位則尚是「抄寫員」。據說都投了稿但均遭「刊落」。田英章,1950年生於天津,「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首任主席」實際上,少女時代的張秀,就已在湖北嶄露頭角。她11歲即有書作見報,12歲入選湖北省兒童畫展,16歲出手就是一手漂亮的大小楷。
  • 《書法問集》756、學習硬筆楷書,選誰的字帖較好?
    學今人:龐中華,田英章,荊霄鵬。這三位書法家,三個時間段的潮流。龐中華先生:硬筆書法第一人。田英章先生:爭議最大的當代書法家。田英章先生直到現在還有較大的影響力,學習田英章先生的硬筆和毛筆的人都很多。田英章先生的爭議也非常的大,比龐中華先生的爭議還要大。
  • 一個被淡忘印刷體高手,創作第一套楷體鉛字字模,比田英章早多了
    日常書寫和書法藝術,本來就是兩回事,很多人喜歡混為一談,兩者要求不同,日常書寫要求是規範,書法強調的自己的特色,是傳情達意!作為以書協為主的專業書法圈,自然會強調藝術性,而以田英章為主的日常書寫的,強調的實用性。
  • 為什麼說田英章寫得不是歐楷?看過這些字你就明白了
    到了今天,提起歐楷大家,很多人都會想起德高望重的田英章老師,認為田英章老師的楷書稱得上時代的象徵,但是還有很多人不認同這個說法,覺得田英章老師的書法不能算歐楷,將田英章的書法稱為「田楷」。為什麼說田英章寫得不是歐楷?
  • 「書法問集」137、田英章的楷書和荊霄鵬的行楷能同時練嗎?
    後來覺得還是要練一練田英章毛筆楷書。因為荊霄鵬也是有硬筆楷書教程的。當然很好,練一練毛筆楷書當然很好,硬筆我不說軟筆的原因是因為,日本有很多便攜毛筆也是軟筆。很多事情,有實質的區別當然要認真,可是很多事情是不必要認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想做「書法家」,也不是每個人都想靠書法吃飯。
  • 歷代最值得推薦的小楷書法名家名作
    小楷,顧名思義,是楷書之小者,創始於三國魏時的鐘繇,他原是位隸書最傑出的權威大家,所作楷書的筆意,亦脫胎於漢隸,筆勢恍如飛鴻戲海,極生動之致。惟結體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仍存隸分的遺意,然已備盡楷法,實為正書之祖。到了東晉王羲之,將小楷書法更加以悉心鑽研,使之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國小楷書法優美的欣賞標準。
  • 田英章書法如此妍美,影響數百萬人!蘇士澍:中書協永遠不歡迎他
    硬筆,毛筆書法,如果論影響力,當今書壇無一人能超越田英章,跟他學書法的人,有數百萬之多,每年光字帖就銷售上百萬冊,可謂書法領域「吸金」第一人!如筆畫的「右點」,歐陽詢原作的點畫各有千秋,不盡相同,如高峰之墜石,將險絕味道體現的淋漓盡致,而田英章的點畫,採用統一的、標準的「三角一肚」形態,大幅度簡化歐楷的難度,自然會帶來千篇一律的問題,大家把這種整齊劃一,千字一面的楷書,稱為「田楷」!
  • 他多次斬獲書法「最高獎」,用小楷寫《橋邊姑娘》,很般配
    他多次斬獲書法「最高獎」,用小楷寫《橋邊姑娘》,很般配,無論是歌曲還是書法,都讓人感覺到愉悅。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位書法家就是這樣,他就是福建著名書法家王志安,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曾經入展書法家協會舉辦的展覽展覽和比賽累計近40次,還獲得過4次「最高獎」,多次在全國各地舉辦個人書法作品展,在書法界有一定的影響力,曾被評為「中國當代行書十大青年書法家」之一。
  • 江南才女:60後顏值勝過80後,一步成詩惹人愛,一手小楷令人醉
    本文由長篇名家傳記《徐芒耀的油畫世界》作者陳洪標撰寫江南才女:60後顏值勝過80後,一步成詩惹人愛,一手小楷令人醉。古有曹丕令三弟曹植,大殿之上七步之內,以《兄弟》為題吟詩一首,詩中不能出現「兄弟」二字,否則將遭殺身之禍。於是便有了名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田英章弟子荊霄鵬書法欣賞,狂草作品讓人稱讚,一幅作品價值1萬
    ,特別是《蘭亭序》更是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還有的網友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因為這種字體非常的個性,因此贏得了書法愛好者的喜歡,而我國的古代著名書法家非常的多,正是在這些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才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