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UMN
世界名曲鑑賞
夏天裡最後一朵玫瑰
《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又名《夏天最後一朵玫瑰》)是一首古老的愛爾蘭民歌,是世界上廣為流傳的愛爾蘭抒情歌曲。它原來的曲名叫作《年輕人的夢》,後來一個叫米利金的人給它重新填詞,改名為《布拉尼的小樹林》。到了19世紀愛爾蘭的著名詩人託馬斯摩爾(Thomas Moore)對它發生興趣,可是他對前面那兩種詞都不滿意,於是,又重新為它填了詞,改名為《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歌詞內容略帶傷感,作者借夏天最後一朵玫瑰來比喻愛情和青春即將凋謝,抒發對美好事物逝去的依戀心情。
來歷和流傳
這首歌是降E大調,3/4拍,單樂段的歌謠體,它一共才八句,16個小節,其中第1到4,5,8,13至16小節旋律完全相同,整個歌曲的音程僅僅只有一個八度,就拿有變化的兩句來看,它也不過是最後兩個音變了一下。這首歌為什麼會具有這樣大的魅力呢?這就是許多作曲家們感興趣的事了。
貝多芬就曾經親自校訂過這首歌;1827年孟德爾頌用這個曲調寫過鋼琴幻想曲《FantasiaonTheLast-RoseofSummer,Op.15》;德國作曲家弗洛託把這首民歌用在他的歌劇《瑪爾塔》裡,它在劇中兩次出現,第一次是在第二幕裡,當年青農民隆涅爾要求化裝成農家女,化名瑪爾塔的皇后侍從女官唱歌時,瑪爾塔摘下佩戴在胸前的玫瑰花,唱起了這首動人的歌,第二次是在這部歌劇的第四幕裡,當隆涅爾和瑪爾塔對這對情人終成眷屬時,他們又一起唱起了這支歌。弗洛託把這首民歌運用在他的歌劇裡,確實對他這部戲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於《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受到這麼多有名作曲家的重視,流傳得也就更加廣泛了。
《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已成為女高音歌唱家們在音樂會上經常演唱的曲目之一,美利堅合眾國在幾十年前拍攝過一部名為《三個聰明姑娘的成長》的故事影片,首先選用了這首歌,是由美利堅合眾國著名影星,歌星黛安娜,德彬演唱的。她後來錄製的唱片也收進了這首歌。聯邦德國故事影片《英俊少年》裡也選用了這首歌。這部影片裡的小主人公海因琴非常喜歡唱歌,他唱的歌中就有《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不過在節拍和個別音上略有改動,使這首民歌更加迎合現代人的口味了。日本電視劇《阿信》裡,逃兵俊在雪地裡為小阿信吹口琴,吹奏的也是這支曲子。在這部影片中,《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作為阿信的一個苦難的音樂主體多次出現。
看過德國電影《英俊少年》的人,大概不會忘記海因切在思念母親時唱的這首歌。這支抒情委婉又包含著絲絲哀愁的歌,原是一首愛爾蘭歌謠。《夏天最後一朵玫瑰》,不僅激起了許多偉大作曲家的靈感,更是得到了眾多歌唱家的青睞,以至傳唱百年而不衰。
【來源:北京市延慶區文化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