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為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昨日,中宣部向全國10個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英雄群體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天津對口支援恩施州疾控工作隊榜上有名,成為10支受表彰隊伍中的唯一疾控隊伍。消息傳來,疾控工作隊每一個曾逆行出徵的疾控勇士都振奮不已,「感謝國家和人民的肯定,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屬於天津每一個疾控人!」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
天津北方網訊:為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昨日,中宣部向全國10個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英雄群體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天津對口支援恩施州疾控工作隊榜上有名,成為10支受表彰隊伍中的唯一疾控隊伍。消息傳來,疾控工作隊每一個曾逆行出徵的疾控勇士都振奮不已,「感謝國家和人民的肯定,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屬於天津每一個疾控人!」
灼艾分痛,風雨同舟。大家的思緒不由得追憶到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神州大地蔓延。武漢告急!湖北告急!全國各地醫務工作者火速奔赴一線,「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作為天津對口幫扶地區,一場跨越上千公裡的馳援在天津與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迅速拉開。這其中,從全市17家疾控中心和3家醫院抽調的70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疾控工作隊憑藉精湛高超的技術和大愛無疆的奉獻精神,被當地居民譽為「空中天團」。
2月12日,天津支援恩施首批醫療隊順利抵達目的地。「疾控人員被分成三個小組,流調組負責流行病學調查,消殺組對集中暴發疫情的場所、患者家庭、重點社區進行終末消毒,實驗檢測組開展病人核酸樣本檢測。」 流調組成員、市疾控中心非傳染病預防控制室副主任鄭文龍介紹說。2月13日,全體隊員被編製成小組分赴恩施州包括巴東縣、建始縣在內的12個州直屬醫院開展救援,每個小組除了配備臨床醫療救治人員外,「標配」了疾病控制、心理幹預、實驗檢測等人員,全力以赴為恩施人民保駕護航。
疾控人員既是戰鬥在一線的先鋒隊,又是疫情防控決策的參謀部。2月20日,一個特殊的無症狀感染者出現了,「這名患者1月14日從外地返鄉,2月19日才發病,潛伏期超過了一個月,完全顛覆了我們的專業認知。」鄭文龍告訴記者,對此,流調人員重新梳理思路,用最基本的辦法排查傳染源,通過搜索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附近9家藥店的2034條就診購藥記錄,終於發現該患者家屬的購藥痕跡,讓迷霧重重的傳染路徑明晰起來。
流調偵探、病毒殺手,當地百姓這樣稱呼來自天津的疾控人:白天,他們穿梭於病房、隔離點、街道鄉村進行取樣調查,晚上,他們加班加點進行核酸檢測、案例分析和疫情研判,一道道疫情「防火牆」在恩施牢牢築起。據統計,馳援恩施期間,天津疾控團隊共累計完成流行病學個案調查339人次,指導培訓當地流調同行1397人次;完成場所消毒236個、消毒面積14.6萬平方米,培訓當地消殺人員1860人次;檢測人員在7個實驗室滾動上崗,累計檢測樣本37054份,每日勞動強度最大超過15個小時,單個實驗室日均檢測量在湖北省名列第一。此外,疾控隊還成立心理危機幹預專家組,為當地醫務人員實施心理減壓150多人次,為患者、群眾實施心理危機幹預467人次,協助組建6支共70人的心理專業隊伍。
3月17日17時,恩施州成為湖北省確認病例率先清零的市州之一,但天津的馳援工作沒有停歇,按照指揮部的統一安排,醫療組針對復醫工作開啟了對醫療機構院感防控的檢查。「院感防控是疾控工作的重要部分,把院內感染工作做好,就是把疾病傳染源控制住了。」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醫政科副科長高秀清說。馳援後期,醫療組隊員為當地醫院的院感防控體系「把脈開方」,為當地留下一支能力全面的院感防控隊伍,制定出一套適宜當地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方案。
50多天的並肩戰鬥,硝煙散盡,已見曙光,雖有不舍,終有一別。高速路口旁當地市民送來的小吃,送行會上當地醫務工作者揉紅的雙眼,都是兩地情誼的見證。回程路上,很多疾控隊員都忍不住掉下了眼淚:「今後,雖然不能手牽手,但咱們永遠心連心,我們不會忘記,1500公裡以外有個叫作恩施的地方。」「麻花哥哥」走了,但在恩施樸實熱情的老百姓看來,他們永遠都是親人。(津雲新聞編輯李松達)
【來源:今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