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口耳相傳的「北歐風格」,全稱為北歐設計風格(Scandinavian Design),指的是自20世紀50年代產生的北歐現代風格,在丹麥、挪威、瑞典等國家興起,主要特點是:注重功能性,講究簡潔明朗的顏色和淡雅清爽的自然材質,不事雕琢。
這種風格受到20世紀30年代的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和現代主義(Modernism)的影響,通過一系列的家裝設計和工業產品,形成了一股風潮。北歐風以極簡著稱,注重產品的實用而不奢華,給人親和感,核心理念是要創造出「大眾能享受到的美好且有用之物」。
追其源頭和歷史,北歐風格和歐洲現代主義運動的發展密不可分。
籠統來說,北歐風依然屬於功能主義的範疇,但若認真和歐洲其他國家的現代主義設計藝術比起來,北歐風有其與眾不同的藝術設計語言——無欲無求的冷淡美學,以及與自然的高度和諧。
從自然環境上看,北歐諸國所擁有的設計資源獨樹一幟。位於北極圈附近的地理位置,讓北歐常年處於低溫,更北一點的地方還會有長達半年的「極夜」,陽光在冬天格外寶貴。
因此,空曠的大面積、明度高的純色(尤其是淺色)成為了北歐人的首選,以便最大程度地透光和反射光線。
北歐森林覆蓋率高,多喜使用木材,以體現材質本身的色彩和質感。在這樣的初衷之下,北歐人用各種天然材料加上精湛工藝和人性設計詮釋極簡——丹麥經典,瑞典摩登,芬蘭自然,挪威質樸。
北歐地區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區之一。由於人口很少,北歐的人工成本非常高,而裝修裝飾則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故而北歐風就走向了「極簡」——在實用的基礎上,能多簡單就多簡單。
中等收入群體佔北歐人口的絕大多數,人們貧富差距很小,普遍收入都很高。在這樣一種社會福利相當優厚的條件下,不浮誇的設計更能體現出回歸自然的親近感,還有追求品質的高級感。
而他們的生活方式,則更體現出平和富足的狀態,以及大眾化的審美傾向。
此外,北歐風格與其他歐洲國家之所以有那麼大的區別,與他們的生活法則——《楊特定律》(Law of Jante)分不開。作為北歐人重要的基本生活觀念與不成文的行為規範,《楊特定律》指的是輕視任何浮誇的舉止,以及對於物質成就的炫耀。
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北歐人設計出來的作品表現為一種適度呈現的抑制,即只吸引必要程度的目光。節制和實用範圍內所練就的美感,更易顯優雅與簡潔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