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4個村成立合作聯社是好事情,希望我們村跟巷口橋村一起壯大!」9月25日下午,宣城市宣州區敬亭山街道股份經濟合作聯社的揭牌儀式現場,林場村村民陳林對記者說。敬亭山辦事處巷口橋、林場村、敬亭村、渣溪村4個村聯合成立了宣州區首個合作聯社,實現抱團發展。
「我們村大部分面積都位於該區敬亭山風景區核心區,可用土地很少。」林場村黨支部書記呂作華說。林場村總面積約4500畝,其中屬於敬亭山風景區核心區的面積達到了3800畝。2017年底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正式成立,每年收入主要是敬亭山景區東大門門面房房租和景區門票分成收益,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42萬元,全額股村民獲得分紅收入300元/人。
與林場村相比,敬亭村、渣溪村更「慢」一步,雖然他們也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但由於年收入有限,目前還沒有分紅。
「我們都希望能靠著大樹乘涼。」呂作華說。她口中的「大樹」便是巷口橋村。
巷口橋村是「安徽省股改分紅第一村」,2016年2月完成股份制改革,村裡有勞務公司、投資公司、物業服務站以及公墓等產業。2019年,村集體收入達461萬元,2016年開始累計分紅達380萬元。
巷口橋的發展給了其他三個村信心。這三個村由於城市建設徵地拆遷補償,村集體都有一定資金,他們苦惱於如何盤活這些資金,實現資產保值增值。與巷口橋聯合發展,成了他們「求之不得」的選擇。
「我們現在受到了土地局限,想要更大發展,也需要跟其他村聯合,進行資源整合。」巷口橋村黨支部書記祖朝娟說。巷口橋村土地在宣城高新區建設過程中大多數被徵收,而敬亭村、渣溪村土地資源豐富。
各村一拍即合,經各村村民代表大會和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東大會通過,1月22日,4個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組建的敬亭山街道股份經濟合作聯社註冊成立,其中巷口橋村佔股52%,林場村、敬亭村、渣溪村各佔股16%。
今年3月,合作聯社完成了第一筆投資,投資約1500萬元購買了約2000平米的辦公樓,交房後將改造出租,掙得房租收入。「以後,合作聯社還可以依託敬亭山風景區和正在建設的巷口橋貨運站,發展文化旅遊、物流等方面產業。」敬亭山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邱霞說。
「合作聯社成立,敬亭山辦事處的發展,從巷口橋村的『一家獨大』,變成了互惠互利的『抱團發展』,能激發出村集體的更多活力。」宣州區農業農村局農經站站長張漢林說。
(金婷婷 何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