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西安旅行,最讓人垂涎的也正是舌尖上的西安。當我把此次西安旅行的照片po出來的時候,大家紛紛回復,熱情高漲,討論起來肉夾饃哪家好,羊肉泡饃怎麼吃,西安飯莊的小吃種類全不全,八寶粥還是醪糟湯才是一味舒服的甜湯。
西安美食旅行。每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味道記憶,如果把這些味道都收集起來,大概可以開一座博物館。探訪西安味道,在西安城中展開我們舌尖上的旅行。
舌尖上的西安美食
初到西安,從高鐵站到城裡的路上,計程車司機便說道,回民街是遊客去得比較多的地方,但還好味道不會太差,因為他們至少不會欺客,材料也稱得上是真材實料。
不同於江南吃早面,我在蘇州為吃一碗麵曾6點就坐在街邊的麵店裡,身邊人們已絡繹不絕,有條不紊地點餐吃了起來。在西安吃早餐並不用起得太早,九點多出門,小店裡的包子仍在蒸籠上,粉蒸肉還未做得,新鮮現做的甑糕和臘肉攤前本地人倒是已排起長隊。
不去回民街,朋友帶我去了大皮巷
這一切不去回民街,而是一拐彎去了回民街旁的大皮巷,我喜歡接地氣的巷子,熱騰騰的蒸汽中充滿對生活的熱情和期待。巷子中有戴白帽切羊肉的大叔,也有用炒勺攪動羊肉湯的年輕女孩,以鍋鍋冒上來熱氣模糊了她們的臉,飄出了濃鬱誘人的香氣。
西安的小吃以麵食居多,一天之內吃到了擀麵皮、蒸面、御面、油塔…《舌尖上的中國》也對臘汁肉夾饃青睞有加,這次是本地朋友帶著去的,肉選用豬硬肋條肉,入老湯文火慢燉,白吉饃燒木炭火,慢慢烤烙而成。外形奇特,有個說法叫做「鐵圈邊,菊花心」。這樣的臘汁肉夾饃,咬一口肉香、饃脆、瓤鬆軟,不需要加湯汁也是滿口噴香。
水盆羊肉店的老闆是位中年阿姨,她用手推推眼鏡,用陝西腔問我是要肥瘦還是純瘦肉,以及透露了精品的水盆羊肉比普通的貴十塊,肉更多,又另加了黃花和木耳。讓我想起《武林外傳》中閆妮飾演的佟掌柜,她那一口陝西話,聽得酥麻又暢快,爽直中加了那麼些婉轉。
水盆羊肉並不是想像中端上一大盆羊肉,豪氣十足的樣子。實則一碗羊肉湯,可以搭配饃一起吃。但肉湯是非常鮮香的,切成條狀的羊腩肉,加入了花椒、桂皮、草果等等調料熬製,食用時也可煮入粉絲、黃花、木耳,最後裝碗上桌時撒上些青綠的蔥花,調入點紅紅的辣椒,吃起來也很過癮。
本地人愛去的灑金橋
在四月裡,天氣暖了,穿條棉布長裙就可以上街了。兜裡揣幾塊錢,不拿包,在傍晚尋覓吃食。朋友說灑金橋更是本地人去的地方,特意前往。確實,一條街滿是各種清真美食,羊肉串、臘牛肉、臘汁肉夾饃、水盆羊肉、小炒泡饃…
店鋪中坐著的多是本地人,價位不貴,人們也吃得起勁,我很偏愛酸酸甜甜的八寶粥,糯米的口感,山楂的酸,紅棗的甜,山藥、百合、蓮子香糯。一碗六塊錢,不貴,味道和北京的不同。倏地,讀書時和同寢室的姑娘嘰嘰喳喳擠在夜市的畫面一一回到眼前。
如果說當我提起回民街,西安人的眼神中流露出「恩,不出所料,你去了遊客都會去的回民街。」,而當我說起我去了灑金橋,他們的眼神中多了幾分肯定,甚至會互動和你聊起來,關於灑金橋的那些味道與館子。是的,他們說,灑金橋還是本地人保留的一片美食街,遊客八成是不來的。如果找到了這裡,說明你有初步在西安吃吃吃的資格了。
我不是本地人,可能我去的地方還不是最地道的,歡迎大家都來推薦西安的美食去哪兒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