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神鵰俠侶》中,老頑童周伯通為何不準耶律齊自稱是他的親傳弟子?
周伯通和耶律齊師徒是全真教最特殊的兩個人,他們的武功源於全真教,而且也算是全真教弟子,但他們二人卻並不是道士,算是全真教的俗家弟子。
第二次華山論劍時,周伯通在華山偶遇瑛姑和一燈大師,他生平最不願意見的兩人都到了,為了擺脫瑛姑糾纏,周伯通狂奔而去,數十年來音訊全無。他獨自一人遊戲人間,玩著玩著便到了蒙古,遇見了年幼的耶律齊,兩人玩得甚是投機,於是周伯通將其收為弟子,教他武功,但幾年後,周伯通便開始嫌棄耶律齊了,於是不準他自稱是老頑童的親傳弟子。那麼,周伯通為何不願承認耶律齊是自己的徒弟呢?
筆者認為,周伯通年紀雖大,但他自稱老頑童,脾氣跟孩子一樣,所以他的想法也和孩子一樣,他不承認耶律齊是他的弟子,是因為耶律齊長大後不像他了,一點都不好玩,他怕事情傳出去後,別人笑話他老頑童收了一個少年老成的弟子,所以不準耶律齊自稱是他的親傳弟子。
耶律齊是契丹皇族,他的父親是蒙古宰相耶律楚材,他年幼時非常調皮,與周伯通相遇後,二人玩得甚是投機,於是周伯通便收他為徒,傳他武功。
耶律齊非常聰明,性格剛毅,周伯通傳他的武功雖然不多,但他練功非常勤快,武功進展極快,十餘年後,他的武功已然不弱於全真七子中的孫不二,而當時他只不過二十來歲。年輕一輩中,耶律齊的武功算是很高的,即便是早期剛出古墓的楊過,也略有不及,而武氏兄弟、郭芙、程英、陸無雙、完顏萍等人,則更加不及他。
李莫愁和黃蓉見識了耶律齊的武功後,都對他稱讚不已。從耶律齊幾次出手來看,他的根基非常好,練的是全真教內功和劍法、掌法等,此外他還會「七十二路空明拳」,這是全真七子都不會的武功。李莫愁第一次和耶律齊交手時,便對他擒拿手法中的柔勁非常詫異,因為李莫愁曾和孫不二、劉處玄等人打過交道,並沒有發現他們有這樣的武功。
總而言之,耶律齊的天賦非常好,練武也勤快,他的武功在年輕一輩中除了楊過外,無人能敵,算是得到了周伯通的真傳。
耶律齊年幼時非常調皮,長大後武功越來越高,而且人越來越老成,精明練達,少年老成。周伯通見耶律齊越來越規矩,又學不會「左右互搏」的武功,覺得他不好玩,於是不準他自稱是老頑童的親傳弟子。
周伯通見他武功日進,舉止越來越規矩,渾不似初相識時的小頑童模樣,他又學不會左右互搏功夫,大覺沒癮,不許他自稱是老頑童的嫡傳弟子。……(新修版《神鵰俠侶》)
周伯通教耶律齊武功,其實就像當初教郭靖武功一樣,是為了讓他陪自己玩。
小孩子年幼時調皮是很正常的事情,長大後往往非常規矩,而且說不定少年老成,成熟穩重。周伯通孩子心性,沒有想那麼多,也不知道這其中的道理,以為耶律齊會和他一樣,一直保持孩子脾氣,所以決定收他為徒,將他調教成「小頑童」,天天陪他玩耍,然後帶著他去闖蕩江湖,向別人嘚瑟自己有個「小頑童」徒弟。
不過耶律齊長大後,行為舉止卻越來越規矩,周伯通自然就不喜歡他了,而且他怕別人笑話他收了一個少年老成的徒弟,便不準耶律齊自稱是他的徒弟。
實際上,耶律齊的天賦和人品是沒得挑剔的,而且他還特別勤奮,有責任心、有擔當、有俠義心腸,這樣的徒弟是非常難得的,只不過周伯通並不看重這些,亦或者說,周伯通大智若愚,早就看透了這些。
綜合上述,老頑童周伯通之所以不願承認耶律齊是他的弟子,是因為耶律齊長大後太規矩了,渾不似幼年時的小頑童模樣,還學不會「左右互搏」的武功。周伯通覺得他不好玩了,而且怕別人笑話他收了一個少年老成的徒弟,所以不準耶律齊自稱是老頑童的親傳弟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綺羅堆裡埋神劍,簫鼓聲中老客星。堅持原創,我是卓爾不群黃老邪,歡迎關注,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