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融合 話服務 謀發展——甘肅日報服務地方服務基層工作懇談會側記

2020-12-22 每日甘肅網

懇談會現場(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張鐵梁/攝)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

  「以深化媒體融合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口,實現了經濟欠發達地區媒體融合的後發趕超。」

  「聚焦各地中心工作,自覺將服務地方劃入黨媒黨端服務半徑。」

  「全方位深化與各市州、各縣區以及所有合作夥伴的交流,做好『融合』大文章。」

  ……

  12月4日,甘肅日報服務地方服務基層工作懇談會在天水召開。來自全省各地宣傳系統的嘉賓在懇談會上暢所欲言,深入交流。

  談融合、談服務、談發展,在改革不斷深化發展中,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公司不僅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傳播時代主流聲音,同時,也成為了促進地方發展的助力者、參與者。

《甘肅日報》及所屬媒體平臺合力奏響主流輿論最強音

  融合:

  實現經濟欠發達地區媒體融合後發趕超

  「我們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媒體融合發展重要論述,以打造具有強大傳播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為目標,以深化媒體融合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口,順應潮流、搶抓機遇、銳意改革、持續發力,實現了經濟欠發達地區媒體融合的後發趕超……」

  懇談會上,「後發趕超」一詞引起現場嘉賓熱議。然而,實現媒體融合後發趕超,卻非一朝一夕之功。

  近年來,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公司以甘肅新媒體集團為主陣地,集中優勢在移動網際網路傳播上持續發力,推動採編資源與現代生產要素深度融合,形成了新聞資源「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端傳播」的新格局,大幅提升了媒體融合的內容生產能力;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大考面前,依託「新甘肅雲」這一縣級融媒體中心省級技術平臺和由此發展壯大的「全省一張網」傳播信息資源,甘肅新媒體集團與14個市州和84個縣區緊密合作,報、網、端、微同時發聲、同向發力,義無反顧投身抗疫鬥爭,著力打通疫情防控宣傳引導「最後一公裡」;

  以「新甘肅」為品牌,全面延伸「新聞+」,構建了集新聞發布、媒體聚合、政務服務於一體的信息傳播平臺,有效激發了新聞黨端的信息聚合能力;

  以「新甘肅雲」為依託,緊盯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術研發和應用,穩步實現了信息數據全平臺共享、服務能力全平臺呈現、內容發布全平臺管控的技術配置和優質服務,顯著增強了主流媒體的技術引領能力;

  以連續成功舉辦三屆的「甘肅媒體融合創新與發展論壇」為平臺,匯聚國內專家智庫資源,共話融合發展,共享傳播智慧,共謀創新之路,全面展示了融媒發展的「甘肅形象」……

  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公司切實發揮融媒特色,注重多元傳播,奮力推進媒體深度融合,不斷強化新聞採編隊伍建設,新聞宣傳質量和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為講述甘肅好故事、傳遞甘肅好聲音、樹立甘肅好形象營造了積極健康、昂揚向上的主流輿論,全力奏響主流輿論最強音。

  春華秋實,歲物豐成。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公司融媒建設工作結出了累累碩果——在廈門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傳媒經營大會上,「新甘肅」位列「2019—2020中國傳媒經營百強榜」新媒體客戶端類第六名。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公司被中國報業協會授予「十三五」中國報業媒體融合示範單位榮譽稱號;「新甘肅雲」省級指揮平臺、新甘肅客戶端關於「縣級融媒 齊心抗疫」的案例,獲評人民日報全國黨媒公共平臺區域性平臺優秀案例。

甘肅日報新聞作品榮獲中國新聞獎通訊與深度報導一等獎

  服務:

  自覺將服務地方劃入黨媒黨端服務半徑

  媒體融合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鞏固壯大主流輿論陣地,更好地為黨和人民服務。

  甘肅日報植根於隴原大地,成長於隴原大地。因此,有責任、有義務圍繞地方中心工作,關注基層建設,有效引導社會輿論,從而為推動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撐。

  今年以來,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公司、甘肅新媒體集團堅持全局性與地方性相統一,立足全省14個市州86個縣(區)廣袤的新聞沃土,創新方式,聚焦各地中心工作,助力新引擎、助推大發展,自覺將服務地方劃入黨媒黨端服務半徑。

  在今年第三屆藥博會上,甘肅新媒體集團通過自身平臺、策劃、媒資、技術、服務方面的綜合優勢,高效完成藥博會在線網站建設、雲展館搭建、開幕式及論壇會務執行、綜合宣傳等各項任務,收到良好效果,僅直播總觀看量就達到近2000萬人次。「第三屆藥博會」案例也榮獲了第27屆中國國際廣告節「2020年度活動營銷金獎」。

  另外,為全方位、多視角、立體式講述甘肅脫貧故事,系統總結各縣區脫貧攻堅典型經驗,全面反映我省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生動實踐,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公司以甘肅58個連片特困縣(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區)為主體,策劃組織了「58個縣區脫貧攻堅巡禮」,按照「一縣一綜述」的標準,對58個連片特困縣(區)不間斷進行了深入報導。同時,從已摘帽退出的67個縣(區)中遴選20個縣(區)作為宣傳展示樣本,按照「一縣(區)一周」頻次,策劃了由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省扶貧辦、甘肅日報社共同主辦,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公司(甘肅新媒體集團)組織承辦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甘肅省脫貧攻堅縣(區)宣傳周」活動。

  這次活動,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公司投入2800多萬元媒體資源,以線上線下展覽與消費扶貧相結合,中央媒體、省內媒體及縣級融媒體相配合,甘肅日報與報業集團各子報和新媒體相融合的方式,同向發力,以文、圖、音視頻多形式呈現,端、網、報全媒體傳播,對樣本縣(區)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顯著成效、典型經驗進行了展示,高頻率、大力度、深層次呈現我省樣本縣(區)史詩般脫貧攻堅奔小康的歷史進程,獲得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和良好的宣傳效果,形成了強有力的輿論聲勢。

  前不久,甘肅日報新聞作品《保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報導》榮獲中國新聞獎通訊與深度報導一等獎,這是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近年來堅持精品意識、創新報導策劃、做亮主題宣傳的重大成果,是推進新聞生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的真實檢驗,是錘鍊「四力」提升業務能力和水平的有力證明,也是加強合作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充分實踐。

  媒體宣傳,就是讓外界認知本地的最有效途徑。因此,對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也必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隴上戰「疫」》報導多形式

參會嘉賓認真記錄「這一刻」(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張鐵梁/攝)

  發展:

  將甘肅故事寫得更生動、將甘肅聲音傳向更深遠

  目前,正是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力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關鍵時刻,甘肅日報服務地方服務基層工作懇談會的召開,恰逢其時。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設啟動之年。

  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公司將圍繞建黨100周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十四五」規劃、生態文明建設等一系列重大主題,立足創新,精心策劃,用手中的筆和鏡頭,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貢獻「甘報力量」。

  其中,圍繞建黨100周年,策劃了「追尋星火·見證星光」全媒體採訪報導活動、「一顆紅心——百名記者走基層·話初心」活動、「使命在肩·無悔·奉獻·迸發·奮鬥」主題採訪活動、「黨建引領發展」主題報導活動、「講述身邊的紅色故事」「我是共產黨人」徵文活動等一系列宣傳報導活動。

  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公司將腳踩全省各地的新聞沃土,聚焦百年黨史中的重大事件、重大成就和典型人物、動人故事,追尋中國共產黨人在隴原大地上留下的光輝足跡,謳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甘肅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取得的輝煌成就。

  同時,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公司還徵求了各市州的意見和建議,將各市州黨委政府明年工作重點和亮點工作納入以甘肅日報和新甘肅客戶端為主體的黨報黨端主題宣傳報導策劃中,統籌各方資源,創新方法手段,對各地重點工作、亮點工作展開深入宣傳報導……

  「全方位深化與各市州、各縣區以及所有合作夥伴的交流,做好『融合』這篇大文章,通過跨界深度融合,相互借鑑、相互賦能,構建共建共享新格局,形成共生共榮新生態;進一步加強與各市州、縣區黨委政府的交流與合作,做到無縫對接,積極溝通,共同將甘肅故事寫得更生動,將甘肅聲音傳得更深遠,共同開創新聞宣傳工作的新局面……」懇談會上,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甘肅日報》及所屬媒體平臺未來發展之路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

相關焦點

  • 【基層動態】西門街道:共駐共建慶七一 服務轄區謀發展
    【基層動態】西門街道:共駐共建慶七一 服務轄區謀發展 2020-07-04 0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貼心服務促進產教融合——中央城區精準施策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側記
    貼心服務促進產教融合——中央城區精準施策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側記 2020-12-13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山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奔湧活力:從「三三三」模式到融合發展試點
    今年7月中旬,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廣東省173個首批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與旅遊服務中心融合發展試點單位。中山大湧鎮紅博城、南區良都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8家單位入選。加上此前入選國家級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的三鄉鎮橋頭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中山目前共有9個基層融合發展試點。
  • 暢談「智慧」服務 共話融合發展
    本報訊 (記者 黃清嫻 李 一)為更好挖掘、傳播「母城」文化,連日來,我區各領域專家、學者做客文化沙龍,建言用多元智能化手段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再上新臺階,共話文商旅融合發展。
  • 典型模式|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防「五融合」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實施
    從各地服務模式實踐來看,均在宏觀層面進行了有益探索,但較少介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的醫防融合實踐經驗,而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的醫防融合,提升服務能力,提高居民獲得感和滿意度,是目前基層醫療機構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
  • 物業服務融合發展 做好需求側改革是關鍵
    《通知》從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健全業主委員會治理結構、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推動發展生活服務業、規範維修資金使用和管理、強化物業服務監督管理等6個方面對提升住宅物業管理水平和效能提出要求。鼓勵有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向養老、託幼、家政、健康、房屋經紀、快遞收發等領域延伸。
  • 樂人樂己話服務 總結經驗謀思路
    「有時候工作不能一次到位,我們就多來幾次,直到他們改好為止,這樣我們身邊的門店都乾淨了,大家吃得放心,門店生意也好些。」「做志願者就是要耐得煩,霸得蠻,這也是體現我們的價值。」……近日,在長沙市天心區金盆嶺街道舉辦的「金盆食安衛士月度座談會」上,十餘名食安志願者傾心交談,就街道食安志願者上崗一個月來的服務工作話心得談經驗,為下階段的工作謀思路創新服務。「作為一名志願者,能夠為社會服務,不僅是一種幸運和驕傲,更是志願者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也是自我能力提升的表現。」退休老黨員方阿姨的話道出了多數食安志願者的心聲。
  • ...服務大發展·爭當排頭兵」黨員志願服務活動——社區「派單...
    2020年以來,長徵街道黃土峴社區黨支部創新開展了"服務大發展·爭當排頭兵"黨員志願服務活動,依託甘肅志願服務網和微信公眾號創建"社區排頭兵行動"黨員志願服務微平臺,讓社區黨支部針對基層治理中的難點痛點問題精準"點單",社區廣大黨員志願者"搶單"服務,切實解決社區工作多、工作雜、人手少的難題
  • 廣東中山三鄉鎮橋頭村:探索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旅融合新路徑
    自入選全國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建設單位以來,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橋頭村按照「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原則,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和旅遊場景功能深度融合,率先將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打造成文旅融合創新的探索示範領域。
  • 藍色窗口透出新服務——中國電信甘肅公司創新發展推進「數字甘肅...
    從去年開始,中國電信甘肅公司依據用戶需求的變化,對「用戶至上、用心服務」理念進行了創新性的延伸思考,聚焦9個關鍵服務領域的40項服務標準,立足體驗、補齊短板、突出亮點。  服務,更好地為用戶服務!這是中國電信甘肅公司擲地有聲的承諾。
  • 大連中山區人民路街道 精心打造六大服務品牌
    本報訊 大連市中山區人民路街道黨工委在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中,注重落實黨建責任,充分整合轄區優勢資源,建立城市基層黨建融合體系,創新工作載體,以「紅壘+」為主線,全力打造六大服務品牌,為轄區企業、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紅壘流動黨校」聚力量。街道黨工委班子成員深入社區、大廈企業開展專題黨課學習活動。
  • 醫院如何謀發展?答案是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醫院是治病救人、呵護健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的醫療服務機構。醫療質量是一所醫院的生命線,醫療質量的好壞關乎醫院是否能夠在如今競爭日益激烈的醫療環境中生存和發展下去。 霍爾斯智庫建議,醫院想要滿足如今的醫療需求,維護醫院口碑,謀長久發展應當注重以下幾點:
  • 談心聲 話未來|工會代表:全心全意做好服務職工工作!
    在本次昌平區工會代表大會中,來自基層工會的代表們,帶著對工會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結合自身工作,紛紛暢談心聲,共話未來。「區總工會還從細節之處關心我們廣大職工的工作生活,每年定期組織的社區職工統一體檢,更好的為職工健康提供保障。」王翠娟表示,她堅信新一屆工會班子也將一如既往地結合新時代,根據新形勢,為廣大基層職工提供更便利的維權平臺、更優質的職工服務和更全面的職業培養。
  • 傳媒湃|服務疫情防控,甘肅電視臺公共頻道更名公共應急頻道
    據《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月20日消息:2月19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從甘肅省廣播電視局獲悉,經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批准,甘肅電視臺公共頻道將調整為甘肅電視臺公共應急頻道。作為全國第一家公共應急頻道的省級電視頻道,擬於本周內更名播出,積極服務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善治善成服務民生 物業服務融入基層治理的保利實踐
    從天府之國到祖國西北邊陲、從零下20度的極寒地區再到30度蓉城大地、從在飛機上辦公到落地奔赴小區督查,這是保利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區域董事長、成都公司黨支部書記劉旭奔近年來物業管理工作的真實寫照。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物業行業發展迎來了重大政策利好的風口。
  • ...講好大川故事 促進文旅融合——蘆山地方志服務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為此,2018年,四川省地方志辦提出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打破閉門修志格局,走出「深閨」,投身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主戰場,服務中心大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民群眾,積極推進地方志事業轉型發展。為此,相繼出臺了《四川省地方志系統貫徹落實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施意見的工作方案》《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貫徹〈建設文化強省中長期規劃綱要(2019—2025年)〉措施》《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關於地方志服務鄉村振興的意見》等文件。
  • 我市千方百計提升基層文化站服務效能
    8月6日,金華日報《市民問政》邀請我市文旅部門相關負責人就如何補足基層文化站短板與市民在線交流。兩個月過去,現場提出的問題是否得到整改,文化站建設水平是否有所提升?在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假期,文化站如何滿足百姓假日文化需求?連日來,我們進行了走訪調查。
  • 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如何搶抓重大歷史機遇,發揮科技業務融合創新能力,藉助大數據賦能城市治理,打造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和「數字中國」城市典範,推進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  談優化營商環境 以「小切口」推動服務「大提升」  南方日報:深圳一直把優化營商環境改革作為「一號改革工程」,近年來,深圳連續2年獲得全國重點城市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評估第一名、全國數字政府發展指數第一名,連續3年獲得全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第一名,最近還榮獲巴塞隆納全球智慧城市「使能技術」大獎。這些亮眼的成績單背後,深圳是如何做到的?
  • 國家發改委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北京市海澱區一位社區工作者說,物管服務智能化水平越高的小區,在進行體溫檢測、消毒殺菌、出入者識別、出行軌跡記錄等防疫工作時也越得力。  不論是市場化運作的物業公司,還是由政府補貼、帶有公共福利性質的「準物業」,都在向智慧化、線上線下融合化方向進行服務轉型。智慧物業加速布局,也適應了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需要。
  • 宜賓市南溪區人大到南溪街道調研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工作
    中國網5月27日訊 為更好地發揮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作用,讓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5月26日,宜賓市南溪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學英、區人大常委會委員、法社工委主任葉敏率部分區人大常委會委員深入到南溪街道中山村,就南溪街道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情況進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