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聞(情感自媒體人)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不談情感,談談人生。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來,屈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屈原原本為楚國三閭大夫,後楚國滅,屈原不願侍秦,孤憤而鬱鬱寡歡。一日碰到江邊一漁父,與漁父交談,感慨曰:「世人皆濁我獨清」,漁父笑笑,回應說:「水清,可以洗紅纓;水濁,可以洗腳」,漁父離去,屈原投江。
誰對誰錯?
其實沒有對錯,但,屈原和漁父都忠於自己。
人生,最難的其實就是忠於自己,我們這輩子,都希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但是,我們最後總是在意世俗,在乎別人的評價看法,最終,不但沒活出自己,反而活成了自己都討厭的自己。
就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剛剛看到一條後臺的評論,具體內容就不說了,總是頗有惡意。看完後笑笑,沒有回覆,直接拉黑。
換作以前,我大概會回復,要麼為自己做個辯解,要麼就懟回去,但現在不會了;換作以前,我大概也不會拉黑,拉黑別人總覺得自己跟做了什麼虧心事一樣,但是現在也不會了。
不回復是因為沒必要,我現在懂得,一個人的時間要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拉黑是因為要阻絕負能量,不要讓無關緊要的人,影響自己的心情,我不是神,做不到別人打我左臉的時候我還伸出右臉,不打回去就已經算是修養。
這樣的一種改變,也算是一種成長吧;然而,這樣的一種成長,卻是歷經了多年……
成長或成熟,其實就是自我的一種突破,當一個人能夠突破以前的自我,才會有機會遇到新的自己。
在人生道路上,很多人最難的就是這一關。
不管是原本的家庭教育,還是自我的認知,在你的世界裡,其實早就構建了一整套森嚴的為人處世的方法和標準,你始終用這套法則去應對外界的人和事,你無比堅定地認為,這套法則是絕對正確的——但是,生活可能以你的各種不好的遭遇,來無數次提醒你,這套法則其實是錯誤的,不然你也不會遭遇如此這般。
能否意識到這個問題,是第一層;能夠改變自己,則是第二層。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第一層都沒有修煉出來。
比如,當你碰到壞人的時候,你總是希望化幹戈為玉帛,總是希望講道理,用真誠去打動對方,讓對方反省,放下屠刀,也放過你……為什麼會用這樣的態度去應對?這就是你的認知,你認為這樣做才是對的;可惜,事實卻狠狠地、無數次地打臉,對方不但沒有收手,反而得寸進尺,變本加厲。
這時候,你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呢?
很多人,仍然沿用自己慣用的方法,並沒有意識到問題出在哪裡,更別談尋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
其實,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打破以前的自己,換一種姿態來應對,比如,學會反擊,學會還手。但是,你可能自己都過不了自己這一關,你可能認為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你怕衝突怕鬥爭,你怕用你不擅長的方式去應對,結果不可預知而陷入更加糟糕……
這些,最後都是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說到這你懂了吧。
我們這輩子是什麼樣的命運,在我們能夠左右的部分而言,都是性格的使然——出生於什麼家庭,有什麼樣的家庭教育,這些是我們無法左右的;但是,經歷什麼事情,如何認知這些事情,如何讓自己能夠過得好,學會解決自己碰到的問題,這些是自己要用心和努力的。
成長,其實就是在自己所有經歷的基礎上,尋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這條路別人怎麼看你,你無所謂;但你知道,這才是專屬於自己的路,是契合於自己的路,而這條路的終點,就是成為自己想要的自己。
人生的關鍵,不在於碰到什麼人和事,而在於碰到這些人和事以後的選擇,你會發現,決定自己這一生幸福與否的,往往在幾個關鍵的選擇上——只是,長久以來,你的選擇大概都是別人幫你作出的,推著你作出選擇的,而你是否有過一次真正屬於自己的選擇,真正一個人扛住所有的勇敢選擇呢?
選擇的背後,其實就是責任——沒有勇氣作出選擇,恰是因為沒有勇氣面對選擇以後的諸多責任。
所以,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也表現在敢於選擇,敢於負責。
人生這條路,當然不好走,這個世界上沒有誰的一生是和和順順、美美滿滿的,如果有,其實人生也就失去了意義。很多人說,人生如一場遊戲,那麼你該明白,越是難度大的遊戲,通關的一刻也越是有成就感。
所以,人生碰到諸多的艱難險阻,無非也只是為了歷盡千帆後,賦予這一生厚重的意義。
今天所與大家交流的,看似雜亂無章,但我相信,總有人能夠看懂。
祝,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