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大家這幾年索尼全幅微單上什麼鏡頭最經典,可能很多人給出的答案都是FE 55mm f/1.8 ZA——而且這支鏡頭不光叫好,在叫座方面也是一樣不差,誇張點兒來說差不多已經達到了索尼全幅無反用戶人手一支的程度。究其原因就是這支鏡頭非常符合微單時代的用戶和市場需求:
造型方面跟微單小巧的機身很搭,不頭重腳輕,插在一起也配合協調
銳度方面有保證,規格可以略低(但是如果放眼全部畫幅的等效光圈範疇依然是拔尖水平)
其它素質方面可以依賴機內矯正(微單的新卡口在數據傳輸方面足夠支持)
價格不能過於昂貴
FE 55mm f/1.8ZA完美的符合以上幾點,所以大賣也是在情理之中。雖然有諸如焦外、最近對焦距離之類的問題,但仍然不妨礙它成為索尼的爆款。
後續也有類似思路的適馬30mm f/1.4 DC DN(等效45mm f/2.1)之類的鏡頭出現,並且同樣得到了微單用戶的一致好評。
現在佳能也推出了這麼一款微單鏡頭,跟適馬一樣是APS-C畫幅版本。這就是今天測試的主角,佳能EF-M 32mm f/1.4 STM(等效51.2mm f/2.24)。
打眼一看這個鏡頭確實非常的像FE 55mm f/1.8ZA,無論是這個直筒狀的造型、這個凹進去的前組還是……這個反著裝的光圈葉片(這個我也搞不懂它為什麼要這樣,以及這麼做究竟會有什麼影響)。濾鏡口徑43mm,十足的小型化鏡頭特徵,裝在EOS M5、M50之類的機身上,觀感也非常的協調。
不過這種協調也僅限於搭配黑色機身以及遠距離對焦的時候。搭載白色機身的感覺就沒有那麼協調了(其實EF-M系列的好多鏡頭都很適合出一個白色版)。同時為了兼顧小型化與最近對焦距離,這支鏡頭採用的是前組伸出的全組對焦設計。帶來的問題第一就是近攝下整個鏡筒會伸出,非常的不美觀——但是考慮到換來了0.23m的最近對焦距離(內對焦設計的FE 55mm f/1.8為0.57m),這個算是見仁見智,功過相抵吧。第二就是對焦速度相比內對焦設計的鏡頭來說會慢一點,這個可以在後面的測試當中看到。
不得不說這款鏡頭最適合搭配的機身還是黑色版的EOS M5/EOS M50。
△鏡組結構(真的很像FE55)
△官方MTF
△官方規格表
註:本測試採用了新版測試流程,和2017年及更早的測試流程相比有較大差別,數據不能進行直接對比。
測試說明:
之前傳統的鏡頭測試都是通過儘量關閉機身校正,甚至較為極端的脫離機身(例如Lensrentals的MTF掃描儀、最早我們採用的統一轉接)來獲得「鏡頭本身的畫質表現」。
然而隨著相機系統不斷的電子化,機身鏡頭結合提升畫質的方法越來越成為主流,再糾結於鏡頭的「原生畫質」,很多時候不得不說有些不合時宜。
所以從本次開始我們採用下面的測試方法:
1、都採用原生卡口機身,拍攝RAW文件。
2、解析度測試的時候開啟ACR所帶配置文件或者RAW文件內置校正(針對畸變),打開色散校正(針對倍率色差)。如果兩個配置文件都不存在,則根據標板上的參考線手動校正畸變,根據目視結果手動校正倍率色差。
3、在考慮了畸變校正和倍率色差修正對於解析度的影響之後輸出最終的解析度測試結果。原始的倍率色散(關掉能關的校正之後)和畸變數值一併給出,僅供參考(防止色散實在太大在大光比環境下翻車的情況)。
5、軸向(焦外)色散測試保留。
這裡的橫坐標是物理光圈值,與其它畫幅鏡頭進行比較建議使用等效光圈,也就是在光圈值基礎上×1.6。
從解析度跑分數值上來看這支鏡頭表現算是比較優秀,在全開光圈畫質方面相比搭配A6500的適馬30mm f/1.4 DC DN來說也不落下風。小光圈極限解析度可能由於佳能傳感器低通較厚的關係有些落後,但是這種鏡頭相對來說小光圈用得也並不多。
以上為適馬30mm f/1.4 DC DN+索尼A6500的解析度測試成績,作為參考。兩者的實際成像素質基本在一個水平線。
佳能EF-M 32mm f/1.4 STM的倍率(焦內)色差為:7.93μm(等效135全畫幅)
佳能EF-M 32mm f/1.4 STM的軸向(焦外)色差為:19.79μm(等效135全畫幅)
焦內色散控制得還算不錯,但是作為佳能版FE55,跟索尼那支存在一個一樣的問題就是軸向色散,在焦點附近的大光比區域會顯得尤為明顯。
佳能EF-M 32mm f/1.4 STM的全開光圈暗角為:0.77EV
佳能EF-M 32mm f/1.4 STM的畸變為:0.11%,幾乎不可見。
佳能EF-M 32mm f/1.4 STM的通光量為:T1.69
佳能EF-M 32mm f/1.4 STM的無窮遠~3m對焦搜索時間為:0.67s
相比內對焦,只需要推一到兩片鏡片的那些鏡頭來說確實會稍微慢一點。
焦外光斑表現方面整潔度尚可,但是短波(藍紫色)的光斑邊緣存在明顯的亮邊,口徑蝕也比較明顯。
實拍體驗方面和解析度測試一樣,搭配的同樣是EOS M50機身。個人感覺在現階段的佳能EOS M系列機身當中,這款是最適合搭配EF-M 32mm f/1.4 STM的。
首先要批判一番這個軸向色散,在逆光大光比拍攝的情況下稍微失焦的區域色散尤為明顯,而且這種近紫遠綠、混入焦外的色散並不太容易通過ACR之類的軟體來簡單消除:
上圖ACR除色散拉滿,效果如圖。個人覺得這是這支鏡頭本身最大的缺點,至於前組伸出之類的,你拍的時候反正也看不見……對焦速度方面只要不近攝我倒是覺得還行。
作為一支大光圈中焦鏡頭,利用其光圈獲得較強的虛化和弱光性能,彌補APS-C畫幅本身的缺點應該是它的主要用途。在室內拍小景的時候更短的最近對焦距離明顯具有更好的實用性,焦內的色散也不是非常明顯。
上海歐川攝影俱樂部
地址:上海市閘北區天目西路547號聯通國際大廈2515室
電話:021-53555079
佳能尼康指定政府採購供應商
政採熱線小趙:13701678317
歐川佳能五星金牌店
地址:上海市盧灣區魯班路300號星光攝影器材城一樓124-125號
電話:021-53020529 廖店長
義烏騰龍攝影俱樂部
地址:義烏市江濱西路460號
電話:13566707706 吳麗影
網上專賣店地址
佳能天貓店地址:https://canongj.tmall.com/
淘寶店地址:https://shouchuang.taobao.com/
友情提示:將連結地址複製進瀏覽器地址欄打開就可以正常瀏覽啦!
人像也算是中焦大光圈鏡頭常見的使用領域之一,50mm左右的等效焦距適合半身拍攝。f/2.2的等效光圈雖然並不是很大,但是相比全幅搭配50 1.8來說弱得也不算太多,基本可以滿足隨手拍攝特寫的需求。
稍微後退一下的話拍一些小場景也可以。50mm焦距可能很多人吐槽太平實不好用,但是這個也取決於個人習慣,每個人都有自己最適合的掛機焦距,對於習慣使用等效50mm焦距鏡頭的APS-C用戶來說,這支鏡頭還算比較值得選擇。
作為日常掛機鏡頭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整套系統都沒有防抖,佳能EOS M系機身的握感穩定性也不是那麼好,這個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挺影響日常使用的。尤其是從有防抖系統過渡過來的話,可能還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
以上樣張均由EOS M50+EF-M 32mm f/1.4 STM拍攝。
上海歐川攝影俱樂部
地址:上海市閘北區天目西路547號聯通國際大廈2515室
電話:021-53555079
佳能尼康指定政府採購供應商
政採熱線小趙:13701678317
歐川佳能五星金牌店
地址:上海市盧灣區魯班路300號星光攝影器材城一樓124-125號
電話:021-53020529 廖店長
義烏騰龍攝影俱樂部
地址:義烏市江濱西路460號
電話:13566707706 吳麗影
網上專賣店地址
佳能天貓店地址:https://canongj.tmall.com/
淘寶店地址:https://shouchuang.taobao.com/
友情提示:將連結地址複製進瀏覽器地址欄打開就可以正常瀏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