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自我不是貶義詞。實現自我就是人生真正目標。
其次,自我是多義詞。自我有三個層次的表現:
1、這個人太自我,是說這個人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
2、實現自我是指以自己為目標,成為自己。
3、心性學中的自我是指感知到的一切大我,包含了與自己相關的親人、萬物,這種自我是大的平衡。
然後,這裡說的自我是通常意義的自我,也暗含了進一步的實現自我。
《乘風破浪的姐姐中》有幾個人很有個性,今天從自我角度做分析,選了節目中幾個相對比較自我的不同血型姐姐,看看不同血型自我的差異:
1、藍盈瑩O的自我:沒考慮到別人。我們把O型定義為盲人性格,對別人不敏感,對自己直覺很好,藍盈瑩O就是這種盲人性格。自我目標非常明確,能量也巨大,也默認以為大家也可以和自己一樣,所以對大家的PUSH強度很高,但是這種行為是直率陽謀的、對事不對人的、一根筋的,她自己也承認自己神經大條。但吳昕A節目裡面說自己說累的時候被藍盈瑩O按著肩膀時候很不舒服,而藍O根本沒意識到,以為這樣是對方需要的。而黃齡被弄得有情緒時候,藍盈瑩O也毫無察覺能力。所以這種O型女漢子性格的自我,其實是不敏感造成的直接呈現自己訴求,卻忽視了別人的感受。當然藍盈瑩平時說話並不非常強悍個性,在表達方式上還是比較理智和友好的,只是呈現的欲望和目標比較直接,一旦別人提示、意識到的部分就會注意,只是很多O型的鏡像神經元發育可能比較弱、本來沒這個感受器,自己永遠很難主動察覺,在深度情感上會很難,她自己也承認自己是最不性感、沒女人味的,當然這種性格也沒那麼需要基於純粹情感感知的愛情。
2、張雨綺A的自我:已經考慮了別人。張雨綺A說話也很直接,而且比藍盈瑩O刺激很多,但是張雨綺A說的所有自我的話已經都將別人考慮進去了。比如,她很直接的反對伊能靜AB建議用藍盈瑩O出戰,希望張含韻A去替代藍盈瑩O代表團隊跳獨舞,雖然藍盈瑩O跳的更好也想去,但是她考慮是給更容易淘汰的張含韻A更多表現機會,同時也考慮到藍盈瑩O人氣高不會被淘汰,事實上在張雨綺A的個性自我面前,很作、很喜歡掌控、倚老賣老的伊能靜AB也弱了很多。這種自我想法的呈現其實已經更接近第三層的將周圍關係的人情事理物都當作自己大的自我的一部分了。只是張雨綺A的人際和處事成熟度拿捏還沒成熟的O更高,性格極端性上更強一些,這都是A型相對價值觀導向性格所必然形成的非黑即白特質,所以要修佛家的「不二,不入兩邊」會更成熟、溫和、平衡。
3、張萌B的自我:無意的隨性不懂分寸。張萌B比較高調、強勢、比賽喜歡大叫拉票、說話比較隨性、自認為真實真誠,其實是孩子般的任性。這種任性自我的傷害度可能比藍盈瑩O的沒考慮到的別人的自我更嚴重,因為藍盈瑩O知道了還會自我反省承認,B的這種任性自我還覺得自己特別真誠、是對別人好的,其實很可能因為自己的無分寸傷害到了別人的自尊,還意識不到自己的錯,人際上更讓人受不了,難以維護,所以在節目中兩次分組大家都沒人選她,可見人緣和讓大家的感受都不是最好的,有些人是怕和這種沒分寸的人相處的,因為不知道他們無意會做出什麼驚世駭俗的奇怪事情。而且她不斷標榜自己是製片人,有一種無意識坑親人的感覺,這種表達其實很接近於無知的說:「我爸是李剛,我老公是領導」一樣坑爹。相比之下,同樣老公是影視總裁的黃聖依A就低調很多。
4、寧靜AB的自我:我行我素,唯我獨尊。寧靜AB的個性、強勢、特立獨行、不配合、不在意周圍和整體感受、自我強烈衝突矛盾,比如不穿統一衣服,直接拒絕一些規定,表達自己感受訴求很強烈。首先,AB的確因為敏感度高,忍耐力持續耐力弱,必然會產生更強烈的不適感,需要通過直接表達反擊或逃避去避免進入不適合關係。但是,過於自我個性和表達訴求過強,就會不考慮和將壓力轉給加團隊和整個節目,這種自我對周圍其他人的壓制是最強的,所以和寧靜AB成團的人都需要把她當女王哄著她、迎合她,也都有很大壓力,只是阿朵O、袁詠琳O、鄭希怡O成熟度很高不說、還表現的很樂意、很開心,其實是O包容,O人際都是最強的,其實,也都不是傻子。而鬱可唯O就明顯表現出壓力了,比如寧靜AB早到10分鐘,鬱可唯O就表現出巨大壓力,生怕被大姐大寧靜AB懟。而網友在懟懟評論卡裡面也一針見血說出寧靜倚老賣老壓制別人問題,其他選手都會心一笑,說不能讓寧靜AB看到。一方面理解寧靜AB性格造成的精神敏感度和體能敏感度無法達到常人值,也是被迫必須通過表達反擊和展示個性氣場來爭取適合自己的模式,並且這種模式也在圈子裡走通了,也理解寧靜主觀層面並無惡意。但是AB這種性格的確在人際上讓人感受差很多,因為的確給人造成很大壓力、壓迫、壓制,別人必須要麼選擇裝傻和低聲下氣迎合要麼選擇撕逼,當然節目裡沒人會撕。而寧靜AB自認為自己對人也很好了,但是寧靜AB的這種考慮別人和張雨綺A對別人的考慮不同,寧靜AB的考慮是來自於自我情感的平衡需求,張雨綺A則是來自於和外部情感的平衡,換言之寧靜AB的方式更自私一些,寧靜AB的考慮別人更像高高在上的施捨,而非互為一體的感同身受。寧靜AB才是一直趾高氣昂在C位的狀態,鄭希怡O說過幾次很羨慕寧靜AB這樣可以徹底做自己的性格,因為藍盈瑩O雖然感知力弱,但感知到、被提醒的部分都是注意的,而寧靜AB比張萌B的無意識任性自我更強力,是有意識任性自我。
這裡不是評價各種自我好壞,比如寧靜AB這種自我也許是一種被迫的生存方式,同時從個體主觀存在感受角度也許是最舒服的,在旁觀者視角可能是不一定認同的而已文章無非這裡想站在中立理性視角、通過客觀呈現和提煉,讓大家了解不同性格的差異,也找到適合自己的自我實現方法,比如更在意周圍人感受的A選擇張雨綺A的考慮別人自我方式自己才會更舒服點,學張萌B和寧靜AB的自我方式反而自己也難受。而毫無自我的、喜歡迎合跪舔的人也可以找到一些實現自我的方法,不要永遠成就了別人的自我,喪失了自我的主體視角。
最後一句話概括,是性格主導了我們每個人的差異化特質,而不是我們主導了性格,理解每個人,但要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