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以東的河北為什麼不叫山東?

2020-12-23 地圖帝

從地圖上看,山西位於太行山以西,河北位於太行山以東,河北和山東都位於太行山以東,而且相對於山東來說,河北所處的方位更正。貌似河北更有資格叫山東,但現實卻是以黃河為地標和河南配成了一對。為什麼河北不叫山東而叫河北呢?

圖-山東、河北均位於太行山以東

我們都知道我國行政區劃大體上遵循山川形便,以山川、河流、湖泊等作為標誌性的地標來劃分和命名,像湖南、湖北以洞庭湖為界,河南、河北以黃河為界,山西、山東以太行山為界,山東位於太行山以東,山西位於太行山西。

如果單純從現今的區劃以及地理位置上來看,河北如果叫山東也可以,但是如果河北叫山東的話,那山東又該何去何從?山東又該叫什麼呢?黃河下遊出河南後自西南往東北流入大海,山東主體部分位於黃河東南方向,而且半島部分突出到大海裡去了,叫河東省不太貼切,山西如果叫河東的話更好。想用水做地標是不行了,那山呢?不好意思,沒有像太行山,秦嶺這種大的山脈,山東是丘陵地貌,不算太高的泰山山脈也勉強可以作為地標。但是泰山山脈位於山東腹地,總不能把山東叫泰山省吧。沒辦法,只好往西看,找個大一點的山脈,就太行山了。

圖-河北、山東地區地形圖

再看看河北,有黃河和太行山可以作為地標。如果用太行山做地標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河北的張家口和承德這兩大塊可是位於陰山山脈了,再用太行山來給它們定位就不太合適了。何況這兩塊地面積可不小,佔河北總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了。相比之下,用黃河作為地標來定位河北更合適一些。

有人說河北、河南是以漳河為界來命名的,如果按現在的區劃來看,漳河確實位於兩省的交界地帶。但實際上兩省的名稱並非是根據漳河來的。要知道河南河北最初的區劃並非如今天這樣,歷史上區劃的變動實在是太大。再說了,漳河的體量還夠不上作為地標的資格。實際上河北之所以命名為河北,地理上來說因其處於太行以東,黃河以北,而且並非只是單純地根據地理位置來的,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歷史的沿革。

圖-我國中東部部分地區地形圖

大禹治水以後,將天下分為九州:冀、青、兗、徐、豫、揚、荊、梁、雍。河北簡稱為「冀」,若要追源,最早就是從九州之一冀州來的,不過那個時候的冀州面積頗大,包括山西全部,陝西、河北、河南一部分。後來的朝代的區劃中,雖然範圍有所變化,但有些沿用了冀州這個名稱。春秋戰國時期,河北乃四戰之地,燕、齊、趙、魏在這裡互毆,甚至連小國中山國也不甘寂寞。到了西漢時期,設冀州,轄河北一部分土地。

從歷史上來說,「河北」這兩個字作為地方行政區的名稱是從唐代設置的河北道開始的,而且所轄範圍和如今的河北省大致相同,差不太多。北宋時期,河北道又被分為兩塊,河北東路和河北西路,不過河北北部的北京、天津那塊已經被遼國所佔。元、明、清時期,河北距離京師近,乃京畿重地,直接隸屬京師,民初還被叫作直隸省。後來因為北京失去了京城的地位,1928年才改為河北省一直沿用至今。

圖-河北省人文地圖

周王朝將姜子牙分封在齊國,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發展迅猛,稱為霸主之一,不但徵服了膠東半島,而且向北拓展到天津附近,佔了太行山以東河北很大一部分土地,而河北範圍的其餘土地則被燕、趙、魏、中山國所分。齊魯是山東的代表,如果從地理位置上看,太行以東為山東的說法追溯到這個時期的話,還是很合理的。

「山東」這個詞出現在戰國時期,不過那時的「山東」則泛指崤山以東。山東正式成為明確的行政單位是從金代開始的,設置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元朝的行省就相當於如今的省的概念,但是山東和河北當時都屬於中書省的轄區。明朝沿用元朝的行省制,設山東行省,雖然改名山東布政使司,實際上老百姓還是習慣叫山東省。山東省一直沿用至今。

圖-山東地形示意圖

綜合地理、歷史因素可以發現,從地理位置上河北更適合叫山東,但是從歷史上來看,後來山東叫山東的時候,河北還在中書、直隸中,沒辦法只好讓山東先用了。再說了,河北始於唐代,山東始於金,本著向前溯源的原則,河北叫河北歷史更悠久也不虧。本文地圖出自下方《中國歷史地圖集》,含300多幅地圖哦。

相關焦點

  • 山東和山西的「山」以前不是太行山?
    然而他們通常是基於一定的自然條件,例如,河南和河北根據黃河劃分,所謂「河」是指黃河,而湖南和湖北是根據洞庭湖劃分的,「湖」是指洞庭湖。在這一點上從古至今幾乎沒有爭議,然而至於山東和山西,卻不禁要問是哪座山把他們分開?
  • 山東為啥叫山東,山西為啥叫山西之間有山相隔嗎?指的是哪座山
    原標題:山東和山西,指的是哪座山?山西地處中原腹地,山東地處大海之濱。兩地在氣候、地貌、風土人情等方面差異較大。如今,乘坐高鐵僅需3.5小時,行程566公裡,從山西到山東十分便捷。在古代,從太原到濟南不僅路途遙遠,而且還要跋山涉水,全程並不輕鬆。然而,兩地因"山"結緣,哪座山是紅線?
  • 河南省很大一部分位居黃河以北,為什麼還叫河南省?
    2019-11-18 13:28:10 來源: 唐墨大人 舉報   叫河南省並不意味著其轄地都在黃河以南
  • 太行山早春野花
    初春的太行山,寒意尚存,綠色尚早,但是在一片枯黃中,總有一些花兒嗅到了絲絲暖意,萌發綻放,儘管它們大多數的姿態沒那麼精緻,甚至灰頭土臉,但是任何的寒意和乾旱也無法阻擋它們洶湧而至的生命力,它們綻放在山路邊,溝壑旁,峭壁上,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靜靜吟唱著屬於它們的春之歌。
  • 河北石家莊與山東濰坊,兩城接近誰略強,你知道嗎
    這個城市叫做山東濰坊,也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儒邦市常住人口曾突破900萬,並且總人口超過10萬,其中,乳房市有50個少數民族,但各民族都有聲譽,同時在濰坊境內,平原地區主要是柳樹,山區主要是松柏,可以說城市的發展是多種多樣的。
  • 山東被調侃最多的城市,名字與黃河有關,還有7個縣上榜千年古縣
    這裡是小嶸觀世界,帶你了解不一樣的文化中國。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自古就有齊魯大地、禮儀之邦的美譽,它地處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遊,東臨黃、渤海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接冀、豫、皖、蘇四省。
  • 為什麼還叫三秦?還是老秦人後代嗎?
    我們知道河南、河北的河是黃河,山東、山西的山是太行山。陝西的陝其實是陝塬,也就是現在河南三門峽市的陝州區,秦朝的時候這裡是陝縣,陝縣就是陝西了。陝西還叫三秦,和古代不同,現在的三秦指的是陝北,關中和陝南,陝北也就是黃土高原,陝北人吃高粱、住窯洞、唱信天遊,經常被代表整個陝西,但實際上關中可能更合適。
  • 山東七個「響噹噹」的景區,去過一個你就會知道什麼叫「豪爽」
    大家都知道,山東省是中國的經濟第三大省,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別名「齊魯」。山東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是東方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儒家文化就是發源於此。山東人熱情好客,性格豪邁、熱情、直爽,因此得到了「禮儀之邦」的美譽。
  • 為什麼山東人聽不懂山東話?
    ▲山東方言「好吃」得很。圖/知乎。來到山東,一定要先搞清楚三件事: 你們叫人都叫「老師兒」嗎?當然不!最講禮貌的山東方言是濟南話,因為見人就得叫「老師兒」。但你要以為濟南話到處都是斯斯文文,那可又錯了。濟南人做事討厭迂磨黏痰(不利落),這種利落感帶到說話裡,就是濟南話中幾乎所有音節都披上了重音的鎧甲。
  • 清華大學來了河南,北京大學去了山東,網友:誰來河北?
    為了深化省校合作,兩所名校又有了「新動作」,清華大學來到了河南省,北京大學去了山東省,這對於河南、山東兩省來說,無疑是一個難得的好消息。為此,很多網友表示:誰來河北?河南、河北、山東緊緊相鄰,三省不僅區域位置相近,而且還有很多的共同點。由於每年參加高考的考生比較多,這三個省份也被很多網友稱之為「高考大省」。
  • 多數人以為河南河北的分界線是黃河,其實不是,你知道是哪條河嗎
    在我們國家不同省份之間,都有標誌,比如可以用河來標誌,也可以用山標誌,甚至可以用湖標誌,有的在古時就已經出現了省與省之間的標誌了,一直延續到現在,比如說咱們河南和河北、湖南和湖北、山東與山西、廣東與廣西,都有明確的標誌。
  • 《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印發 河南11地參建
    《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印發 河南11地參建 2020-10-27 08:1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自駕穿越太行山峽谷,近距離接觸拔地通天的太行山
    像我自駕過的太行山腹地,穿越崇山峻岭,近距離接觸拔地通天的太行山,看到了太行山的雄偉,也感受到了雲深不知處的滋味。這次自駕遊的起點為河南省的林州,著名的紅旗渠的故鄉,終點為臨近河南的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王莽嶺。兩者間的距離並不算遠,走國道、高速的話,大約有一百多公裡。因為想著走一遍位於太行山腹地的太行山大峽谷,所以選擇從林州至太行山大峽谷森林公園,再轉到王莽林。
  • 河北這個森林浴場,給你「綠野仙蹤」般的奇遇!
    長城內外,燕山太行家鄉的美景近在身邊讓久「宅」的我們走出家門放飛心情、擁抱自然「愛家鄉,遊河北,發現身邊的美」◆ ◆ ◆ ◆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策劃出品河北新聞網、河北省旅遊協會導遊分會聯合製作的「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音頻節目帶您一起探尋河北美景,講述河北故事這裡是天然的森林氧吧仿佛鑲嵌在太行山中的一顆翡翠這裡是旅遊觀光
  • 太行山的「蒙眼道」,半路回頭是不可能的,你來過嗎?
    太行山位於山西省和華北平原之間,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山脈和地理分界線,在太行山,有這樣一個景點,看似是人為挖掘出來的,其實不是。這是一條天然通道,許多遊客不敢去那裡,因為它太驚險了,很多不敢去的人都是蒙著眼睛的,也叫蒙眼道。這條蒙眼道位於太行山南部,非常狹窄崎嶇,整條路不到1米寬,只有幾十釐米高,而整條路的一邊是極其堅硬的巖石,另一邊是無底的懸崖。
  • 河北為什麼簡稱「冀」?
    春秋戰國時期,河北地屬燕國和趙國,故有「燕趙大地」之稱,漢代屬幽州、冀州。明清又為直隸省。河北的簡稱,可以是燕、也可是趙,或者幽,或者隸,甚至可以魏,或者邯,其實還有多,河北人最了解。但最後,河北省簡稱了「冀」,這是古九州中的天下之首,確實很霸氣,河北還有一座霸州,也很直白地表達了強大的渴望。實際上這個冀州當時還包括山西、河南、山東、遼寧,以及京津等地,不如幽州更加精準,舜分置十二州,河北為幽州。
  • 【滄州和獅子的聯繫】為什麼不叫河北滄州雄獅呢?
    河北冀菜有御品鍋、炒代蟹、鍋包肘子、驢肉等代表作,滄州除了火鍋雞,也有一道豬肉蓮藕獅子頭的特色名菜。 滄州鐵獅子鑄造者是山東人李雲,李雲是當時著名的鐵匠人,他受邀帶著81個徒弟在開元寺鑄造了鐵獅子,期望用它來鎮住當時頻發的海嘯等災害。 滄州鐵獅子具備很高的冶金塑像工藝,比歐美類似煉鐵工藝早了700多年,還和佛教文化及造像有密切的聯繫,獅身紋有《金剛經》,背部的碗狀物其實是文殊菩薩的蓮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