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周刊作者團 世界華人周刊 來自專輯周刊看中國
從街拍到禁拍,成都人的潮不只是穿搭。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餘葉子
近日,成都太古裡忽而在外網火了。
各色行走在太古裡街頭的路人穿搭成功引起了海外網友的注意。
實際上,成都人並不是最近才洋氣起來的,他們已經暗戳戳地活躍在「潮」頭很多年了。
太古裡街拍海外獲贊破百萬:
感覺自己像個流浪漢
但凡去過太古裡的人都知道,街頭四處可見各種背著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他們一邊在街上轉悠,一邊搜尋穿搭亮眼的路人。
跟著鏡頭,隨意一掃,邂逅的都是驚豔,且風格各異,絕不千篇一律。
在海外那個點讚超百萬瀏覽破千萬的太古裡街拍視頻裡,短短幾十秒,便從路人身上看到了各色潮流元素。
有改良的民族風:
有騷氣的撞色:
有炫酷拉風的時尚休閒:
還有各種說不清什麼風格就是畫風養眼的擦肩而過:
圍觀完太古裡的這波如同時裝大秀一般的街拍,部分日本網友表示不服:沒啥,很土。
有的評論甚至帶有明顯的偏見:
但更多的海外網友卻驚呼:感覺自己像個流浪漢。
視頻裡中國人的穿搭是在引領時尚還是土裡土氣?
也許不同的人心裡有不同的標準與答案。
但有一點毫無疑問:
成都的潮流文化正在獲得更多的關注,成功實現了對外輸出。
成都街拍:
早在太古裡之前,便開始潮了
說起成都的街拍潮流,可真不是一時作秀。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恰如其時地吹熱了成都青年路,品類繁雜又貼近生活的百貨攤區不僅刺激了大眾的購買慾,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商戶的聚集。
▲ 1984年成都街頭的潮男打扮
80年代後期,賣衣服的百貨攤上升為了時裝店,集中聚集到成都草市街、騾馬市等幾個街區。大眾對美的追求越來越強烈,從衣服到鞋子再到配飾,款式不斷翻新,可選擇範圍漸漸拓寬。
到90年代的時候,成都的服裝市場已經形成規模,頂尖的時裝店鋪開始向春熙路靠攏。商戶們的推銷意識不斷增強,嘗試邀約模特擺拍、走秀,擴大宣傳。
▲ 1994年,商家擺臺時裝秀
從這時起,成都便有了街拍的潮流:大背頭、裘皮衣、黑墨鏡……很多街頭的搭配用今天的眼光看來,依舊迷人。
有位叫羅明義的相館攝影師,用相機記錄了不少90年代成都街頭的「潮人」。
透過他的鏡頭,既看到那個時代的潮流所向,也看到了城市發展中的大眾的精神狀態。
無論是高腰闊腿褲,還是草帽流蘇肩,都細膩展現著90年代成都人對美的定義。
「那個年代這些潮人突然冒出來的時候,我覺得很有衝擊力,這是那個年代的一種符號,我想把它記錄下來。」
羅明義的這份記錄無疑是寶貴的,在隨後二三十年裡,成都人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雙重豐富為街拍埋下了更為深厚的土壤。
從上個世紀的90年代直至本世紀初期,春熙路一直獨佔鰲頭般絕對引領著成都的服裝潮流,街拍的聚焦點也多聚集在春熙路街頭,直2015年才出現新的扭轉。
2015年,IFS和遠洋太古裡建成開業,古典與時尚相融的街區設計,琳琅滿目的奢侈品牌,專職的街拍機構,讓太古裡快速成為了成都新的時尚集中地。
隨後的幾年裡,太古裡街拍吸引了極高的網絡關注,一度成為網紅製造點和打卡必經地。
不少攝影愛好者不惜千裡迢迢從外省趕來,只為捕捉幾張心儀的人物街景照。
也有個別因為街拍而粉絲破百萬的幸運兒,比一般人更加迷戀太古裡的街頭。其中有一位叫老楊的攝影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有時候覺得自己不是在街拍,而是在海選某部電影的女一號,女二號……」
長年生活在成都的本地人,對於街拍早已習以為常:潮男潮女本就是太古裡的一部分。
從青年路到春熙路再到太古裡,成都人對美的追求從未間斷,即使走紅海外,也波瀾不驚:這就是成都的一種真實。
從街拍到禁拍:
成都人的潮不只是穿搭
隨著太古裡街拍熱度的上升,越來越多的專職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開始扎堆街口,憑著抓拍各類潮男靚女的照片在網絡上吸引眼球。
可當無數的鏡頭在未經對方允許的情況下一路尾隨拍攝時,街拍的畫風漸漸變了味。
有人打著攝影愛好者的旗號,在太古裡肆意抓拍美女後,轉手將照片打包賣給了圖片網站。
有人看到美女便衝上去,也不問對方是否願意,便一頓亂拍。曾經被拍過的年輕女孩曼曼在採訪中表現出明顯的擔憂:「我見過看起來是拍姑娘全身,但相機裡只有姑娘臀部的。」
更有甚者,借著在太古裡與陌生女孩搭訕的時刻,偷拍突然襲胸的不雅視頻,令人憤怒。
面對愈演愈烈的街拍亂象,太古裡很快自行「了斷」,公布了一條文明守則:
不支持任何任何侵犯消費者肖像權、影響消費者購物體驗的拍攝、不允許任何未經我司許可的商業拍攝。
規定一出,太古裡行走的相機瞬間少了許多。
網上自發掀起了一場討論:太古裡禁拍,有必要這麼絕嗎?
有人認為街拍是一種文化,不應該因為部分人的過失而強行抹殺,將拍攝行為妖魔化。
但更多的聲音則開始關注自己的肖像權與隱私:若徵得同意,可以拍,要學會彼此尊重。街拍也應提高攝影的門檻,要拍出美感,賞心悅目。
當下,如果你想去太古裡街拍,需要提供相關證明,一般的攝影愛好者在街頭已經很少見了。
太古裡一手創造了街拍聖地,又親手遏止的這股浪潮。
行止之間,恰到好處地體現了成都人對審美的高要求:不僅要追求美,更要尊重個體的意願,維護應有的權利。
成都的街拍文化一路走來,記錄了很多的美麗瞬間,也在不斷與時俱進。潮流之下,不僅是前衛的穿搭,更是前衛的理念。
在海外爆火的太古裡街拍裡,風格迥異的成都人自信從容地漫步在街頭,也許這本身就是一種美:做真實的自己,無懼他人的眼光。
在成都,有一種城市精神叫「和諧包容」。無論你想穿什麼樣的衣服出門,只要自己喜歡,便是一種「巴適」,一種「得體」。
街拍視頻裡的太古裡只是成都人追逐潮流的冰山一角。
成都人的潮,早在太古裡之前,便深入骨髓。
◇ 參考資料
1. 西瓜視頻.成都太古裡的街拍在推特上火了,不少網友吐槽感覺自己像條「土狗」
2. 西瓜視頻.成都太古裡街拍外網火爆,2000多萬播放,4百萬點讚!
3. 米拍攝影社區:90年代的成都春熙路時尚街拍,比我們還潮
4. 紅星新聞.成都太古裡禁止未經允許拍攝,部分拍客向隔街廣場轉移
5. uth又識:成都太古裡街拍被妖魔化了嗎?
6. 成都範兒:太古裡街拍走紅外網之前,成都人已經潮了很多年
原標題:《太古裡街拍在外網爆火之前,成都人已經潮了很多年》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