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近來有什麼讓人扎心的事情?我想無外乎就是,被工作折騰得死去活來。驀然中,也想起那句「先死去,再活來。」。也許人生就是這樣一種起死回生的狀態。只有承受「死去」的歷程,才能重啟「活來」的新生。說白了,人生就是這樣一種向死而生的蛻變。這好比,我近來都像一隻快中暑的歐桑巴,氣喘籲籲地吐著大舌頭,就像黑白無常。真是讓人沒得整,一旦進入工作地帶,人都像電磁感應的永動機,一刻都沒有閒乎啊!這班上得也著實累啊!但感覺總比楚喬在人獵場上被人當活靶子戲耍要好過得多。
如果說,想活得更自由一點,那麼就要得明白一點兒,把人生反過來看才行。當我們把人生徹底看透,自然也就不再那麼執著,也就不再為錢而惱,為情而困,為人生的種種而困頓。何必如此呢?就如我這般,終究是讓人不得好過呀!好過的日子,早已去之不返,而我們還那麼留戀,這是何苦呢?如果不被人盯著,如果齙牙妹不去告狀,如果白天還能好過一點,如果訂單滿滿當當,如果還能上夜班,如果馬雲還招我做管家,如果老屋還能挖到金元寶,如果哪個富婆還能愛上我,如果林黛玉還活著,如果趙麗穎還未婚……我就是這樣一個擅長幻想的人,總是異想天開,盼著天上掉餡餅。所以每次走路的時候,我都仰著天走路。因為在當餡餅掉下來的時候,我能夠隨時隨地得著呀!
我想,我的日子,還是要好過許多的。我的選擇,可能會有更多。也僅僅是設想和奢望,一點兒也不現實。人的想法一旦飄飄然,就跟天邊的雲朵一般,沒啥兩樣。而最近,如其關注「大學生為女友室友摘荷花溺亡」的奇葩新聞,倒不如留意一下「湖北一公務員因不願參與防汛夜班值守被辭退」的新聞。天氣這麼熱,白班能好過麼?上夜班又有什麼不好的呢?我想那公務員兒也太脆弱了,吃不了夜班的苦,就只有吃下崗的苦嘍!
然而,我們對生活的要求,是與日俱增的。誰都想過上富麗堂皇的神仙日子,然而,奈何我們都是肉體凡胎,活不出仙風道骨。誰不想平步青雲?誰不想富可敵國?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我們都是凡夫俗子。在這樣一個利益至上的金錢時代裡,「財大氣粗,物慾橫流」自然不在話下,物質女都一個個財迷心竅,渴望覓得金龜婿,試圖嫁給高富帥。同理,屌絲男也不甘示弱,咋就不能傍個大富婆、娶個白骨精呢?
要知道,當文學界的花花公子徐志摩放著與自己同甘共苦的結髮妻子張幼儀而漠然不顧,一往情深地迷戀著有夫之婦的林徽因,卻好死不死、心猿意馬,橫刀奪愛朋友之妻陸小曼之時,我們這些「情場菜鳥」作何感想呢?這也真讓人目瞪口呆。你說這個風流倜儻的文痞害臊不害臊呢?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寫下曠世名篇《再別康橋》的文化人,沒想到是一個見異思遷的風塵浪子啊!都說「真名士自風流」,如此一個風流儒雅的文人,用其短暫的人生,給世間濫情渣男們留下了血淋淋的教訓。可不是嗎?
而畢竟,這個時代是越來越物質化啊!我們又不是王思聰,既沒有富二代的光環,也沒有土豪爹的靠山。凡事得靠自己呀!況且,現在這年月,也早已物是人非,哪還有真感情可言?時至今日,已然不像從前,「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既那麼專情,也那麼長情。當魯迅放著「父母之命,媒約之言」的妻子朱安不顧,偏偏跟他的學生許廣平玩起師生戀的時候,錢鍾書正在去法國的遊輪上跟他心愛的楊小姐度蜜月呢!而當沈從文給他心儀已久的張兆和寫了無數封情書都沒有著落的時候,只好請他的老師胡適來撮合,而最讓人感動的,卻是朱生豪在那戰火紛飛的年月給他心心念念的宋清如寫下的那些深情款款的情書。而王小波之於李銀河,就更是讓人不可思議啦!因為那句「你若同意,我便永遠愛你;你若不同意,我便永遠相思。」,無不戳痛了天下人的軟肋,讓天下情種為之惻隱和淚奔。究其何故呢?
孰料,當時的人啊,多麼純粹,多麼素簡,多麼幹練。對物質沒有太多的貪念,對金錢沒有太強的慾念,對物質沒有太高的標準,只要心生歡喜,就能相互默契;只要合得來,就能廝守終身;只要互不嫌棄,就能白頭偕老。可是,一切都是真愛使然。而並非絕對,像徐志摩那樣的多情花心男,還是像賈寶玉那樣的紈絝公子哥,終究是沒有什麼好結局,他們終究要為自己的冥頑不靈付出代價。
然而,真正多情的女子,也未必好到哪兒去。不管是民國文林臨水照花的張愛玲,還是玩遍天下的三毛,不管是移情別戀的蕭紅,還是白居易的初戀湘靈,一旦入情太深,也就無法自拔。也難怪有詩云「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難怪金老爺子會說「情深不壽,強極則辱」,年輕時不懂其中意,中年以後反觀內審,適才恍然大悟,卻是為時晚矣!
只是,如今這年月,人都相當現實。不再迷戀風花雪月的浪漫,而是注重柴米油鹽的現實。一旦心軟,難免為情所困。一旦多情,難免胡思亂想。世間的情種,總是不得好過的。生活因簡單而無憂,人生因簡單而而快樂。我們是否有所領悟呢?現實未必如我們所願。一切都不能十全十美。越是求完美,越是難完美。因為每個人的世界,本來就像「上帝咬過的蘋果」,總有一殘缺不全的地方。只是我們未曾知覺。當我們真正的意識到了生活的不易和感情的疲憊,我們也就懂了生命的意義。當我們學會了如何愛自己,也才能真正的去愛別人。而不是在愛中迷失自己。像徐志摩那樣,縱然有著詩意的才華,卻又搭上的悲情的命運。為何會如此呢?
只有,真正做到心硬如鐵,才能無堅不摧。人生至此,又有何選擇呢?先謀生,再謀愛,幸許才是人生至理!沒有所謂的資本,拿什麼去維持柴米油鹽的生活呢?沒有太多的底氣,拿什麼去豐盈這風生水起的生活?我們大不必對是人之常情太過迷戀,一切都難以長久,只是我們不擅長經營罷了。真正好的感情,並非「乍見之歡」,而是「久處不厭。」可是我們本以為所謂牢靠的感情,在沒有物質保障在前提下,又怎麼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呢?即已懂得生活的真相,卻又厭惡生活,如此這般,究是何故呢?
乍見之歡止當年,久處不厭可如願?
幸福時光難再現,快樂人生需素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