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很大度,會有很多人喜歡和他做朋友,這是我們的慣性想法。但現實中,大度的人卻沒什麼朋友。為何熱情待人,大方不計較的人,卻反而會沒有親密的朋友呢?甚至還會被人孤立,這讓我們感到困惑。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有三點:
1、真正大度的人給人老好人的印象大度的人,喜歡遷就他人,或者是出於本心,或者是為了維持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大度的形象,他們不會拒絕別人,常常是人們心目中「老好人」。
你需要他的幫助,他會盡心盡力幫你,你需要他的傾聽,他會用心寬慰,就算是玩樂,他們也會儘量先滿足你的心願。這樣的貼心之人,不就是我們心目中的「好朋友」標準嗎?
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人都有慣性心理,當你的好維持一段時間之後,在別人看來就成為「你本該如此」,當你再大方,再對別人好的時候,別人都當做是理所應當,感恩之心全然消失,而當你心力不足,只能幫人幫八分之時,別人反而會產生怨恨,如此一來,你的「好友」將無緣無故消失。
2、「一碗水端平」讓身邊的朋友失落人的滿足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對比,對於不同的朋友,根據關係親疏、志同道合程度,理應要有不同的對待。
然而許多大度的人並沒有意識這重要的一點,他們對待不同朋友都「一碗水端平」。認為只有這樣,大家不會因為不同待遇而對自己有非議。
這就直接讓自己的大方成為了「無用功」,因為大家都察覺不出自己在你心目中的特殊重要性,也就失去了「受寵」的感覺,自然也就把你歸類為普通朋友。
3、生物適應性生物適應性在人際交往中同樣存在,當你對你一個人一直都很大方,很好的時候,別人可能一開始非常感激,但當你有一天忽然因為現實原因不能給予對方「大方」之後,對方反而會認為是你的問題,甚至記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