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快報。
據環球網報導,近日,美國防部作戰測試與評估辦公室發布了關於F-35隱身戰機的年度報告,報告指出,F-35戰機存在有873項缺陷,在這些缺陷中更是有著13種1類缺陷,其中包括機炮失準、部件開裂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但嚴重限制了F-35戰機的戰備能力,甚至還有可能引發生產線停工。目前F-35戰鬥機已經製造了約500架,都需要對各種問題進行「補救」,這使得問題更加複雜。
眾所周知,作為當今世界唯一一款在國際軍售市場上「帶價銷售」的第五代戰鬥機,F-35戰機受到了眾多國家的一致青睞。數據顯示,僅2019年一年,F35戰機的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就向美軍、項目夥伴國以及對外軍售客戶交付了共計134架F-35戰鬥機,即便如此仍無法滿足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需求。但就在銷量急速上漲的背後,F35戰鬥機卻開始頻繁爆出質量問題。
事實上,近年來,F-35的口碑越來越差,從14年屢次發生起火事故再到18年跑道摔斷機頭,甚至此前發生的飛行途中漏油起火燒毀事件,所有的這些事故一度使F-35被貼上了「劣質產品」的標籤。而到了2019年4月,日本空自一架F-35A戰機的墜毀更是直接給這款世界頂尖戰機「判了死刑」。
其實,造成戰機安全問題的「罪魁禍首」正是美國自身。在F-35項目創立之初,美國政府和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了能夠「多快好省」地賺錢,決定將這個項目作為「邊飛邊改」的典型。換句話說,從一開始美國就沒想過「一步到位」,F-35戰機必須在不斷的「試錯」中找到解決辦法,從而不斷對其優化升級。所以,即便F-35大小問題不斷,美國仍然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照樣大批量生產銷售。而美國人也摸準了各盟國的心理——就算有著這樣那樣的種種問題,F-35仍然是世界上最一流的戰鬥機,你不買,別人就一定不會買嗎?
巧合的是,就在F-35曝光重大缺陷的第二天,波蘭政府就宣布與美國籤訂協議,斥資46億美元購買32架F-35戰機,單價高達1.4億美元,且還不算後期維修、保養等費用。考慮到如今F-35安全問題不斷,未來波蘭政府很可能還需要再收到一筆天價帳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