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理工大學:研製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2021-01-20 騰訊網

本報記者 李星婷

石曉輝帶領的團隊在進行檢測分析。(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11月17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理工大學獲悉,該校「新能源汽車智能檢測與裝備研究院」將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這個項目是在重慶理工大學教授石曉輝帶隊的測試技術研究所多年的研究基礎之上建立的。

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試驗檢測技術及智能裝備領域,該研究所曾獲得重慶市科學進步一等獎、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等10多項獎勵。

建立政產學研聯合攻關創新模式

11月17日,在重慶理工大學新能源汽車智能檢測與裝備創新基地(以下簡稱創新基地),石曉輝帶領的科研團隊正在調試一款動力總成測試裝置。

「團隊現在有10多位教師、150餘名研究生,還有100多名企業工程師。」石曉輝介紹,學校與長安、上汽、廣汽等多家企業聯合攻關,一年可以出三四十種技術產品。

借鑑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政產學研聯合攻關的創新模式,石曉輝牽頭組建了重慶清研理工創新中心。該中心包括設立在學校內的清研理工創業谷、高新區發展中試基地、位於科學城的科技園,層層孵化創新團隊和企業。

這種模式成效顯著。重慶清研理工汽車檢測公司、重慶清研理工汽車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等都是從創業谷孵化出來的,目前已分別建成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試驗檢測平臺或汽車零部件電磁兼容檢測及分析服務平臺等。

率先研發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

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域,團隊突破了高速驅動與動態控制、智能診斷與故障預測等系列關鍵技術。如在國內率先研製出最高轉速達到每分鐘2萬轉的新能源汽車高速試驗臺(以下簡稱試驗臺)等高端裝備,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由於新能源汽車需要高速電驅動系統,從10年多年前開始,團隊就不斷進行技術攻關,將每分鐘9000轉的試驗臺提升到每分鐘16000轉,再提升到現在的每分鐘2萬轉。

石曉輝介紹,高速試驗臺對系統的響應速度、機械、電子等零部件都有很高要求。團隊的優勢在於,學校教師與企業工程師聯手,先確定理論方向,再按照技術路線突破;最後做成產品推向市場,這就少走了彎路。

幫助企業解決「卡脖子」問題

目前,團隊的成果已廣泛應用於長安、廣汽、上汽等國內外60餘家單位。幾年前,一家汽車企業為廠裡20多條生產線購買了國外的檢測設備,但生產線不能正常運行。

團隊不僅加班加點攻關技術難題,將設備調配好,還花了兩三年時間,自主研發出智能診斷和檢測設備,取代了國外產品。這一條國外檢測設備的生產線大約需要1500萬元,團隊研發的設備只需要幾百萬元,為這家企業節約了上億元的資金。

據悉,該團隊還和廣汽、北汽等企業合作,在自動變速器等領域,解決了一些被國外「卡脖子」技術難題。石曉輝表示,未來,重理工還將繼續在新能源汽車在線檢測、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等方面做好研究和服務工作。

來源:重慶日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國棉花生產裝備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打頂機效率是人工作業的30倍,採收機採淨率超97%…… 在日前舉行的全國棉花機採作業觀摩暨全程機械化推進活動上,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棉麻類收穫機械創新團隊展示了兩種新型棉花生產機械化裝備,據介紹,棉花智能打頂機填補了我國棉花機械打頂技術的空白,而另一種採棉機則打破了國外對相關技術的壟斷
  • 打破技術壟斷:華中科大研製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已交付使用|量子...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上再次取得突破,研製出實用化的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這是中國首臺為行業部門研製的量子重力儀,意味著將打破高精度重力儀國外技術壟斷的局面,為我國高端量子裝備的發展提供新途徑,也為行業部門的儀器使用提供了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選項,更能夠保障核心數據的安全。
  • 打破國外壟斷國內首款曲臂雲梯消防車下線
    該裝備的下線,標誌著中聯重科率先突破曲臂雲梯消防車在中國的技術壁壘,打破國外曲臂雲梯消防車在國內的壟斷地位。隨著社會經濟和技術發展,國內高層建築日益增多,登高消防車、雲梯消防車等成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必不可少的救援裝備。
  • 昕悅欣新能源汽車技術總監走進重慶萬通汽車學校
    昕悅欣新能源汽車技術總監走進重慶萬通汽車學校 發布時間:2020-11-11 15:50:59      來源:   昨日,重慶昕悅欣汽車售後服務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走進重慶萬通汽車學校
  • 海洋工程裝備塗料打破國際壟斷,性能大大超越外資企業
    11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泉州師範學院、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完成的「面向海洋工程裝備的石墨烯重防腐塗料的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項目」榮獲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聚焦智能新能源汽車!這個論壇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行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譚鈺欣封面新聞記者從重慶兩江新區了解到,10月20日—22日,第三屆中國汽車安全與召回技術論壇在兩江新區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恰逢國務院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之際,論壇以「智能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安全與技術創新」為主題,緊貼熱點技術話題,吸引來自120家政府機構、事業單位、科研院所、汽車院校以及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的300餘人到場參加。主論壇上,有行業內資深專家現身作精彩演講。
  • 長城汽車「檸檬混動DHT」全球首發 打破合資壟斷 樹立行業標杆...
    「檸檬混動DHT」,將為我國新能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創造巨大價值,為全球用戶帶來更加美好的出行體驗。檸檬混動DHT未來一定不負眾望,它的發布,是長城汽車積極踐行國家新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體現,更是長城汽車打破合資技術壟斷、展現「科技長城」樹立行業標杆的實力體現。
  • 順多利力攻核心技術,進入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國際巨頭供應鏈——渝企...
    記者 付愛農 攝/視覺重慶「不要小看這件小東西,目前100%依靠進口。」10月16日,重慶順多利機車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順多利),公司董事長周繼群對重慶日報記者說,「但預計到明年年中,『重慶造』就能切入這一細分市場,從而填補國內空白。」被周繼群寄予厚望的這件小東西,叫電動壓縮機渦旋盤,是新能源汽車空調壓縮機的核心零部件之一。
  • 打破國外技術壁壘,我國真空蒸鍍機取得關鍵突破!
    但我國在OLED生產設備真空蒸鍍機技術發展上一直較為落後,不得不受制於日韓。值得欣慰的是我國一直在關鍵裝備國產化的道路上不斷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國最近在真空蒸鍍機關鍵技術上已取得重大突破,擺脫國外技術依賴指日可待!真空蒸鍍機,OLED面板製程的「心臟」。
  • 新能源智能汽車生態高峰論壇暨華南理工大學上海校友聯絡處第二屆...
    中國教育在線訊 12月13日,新能源智能汽車生態高峰論壇暨華南理工大學上海校友聯絡處第二屆換屆大會在上海舉行,本次論壇由華南理工大學校友會發起,華南理工大學汽車行業校友會和華南理工大學上海校友聯絡處共同舉辦,得到了新勢力造車企業威馬汽車的鼎力支持。
  • 東風集團加碼布局高端新能源汽車
    同時,上市委要求,東風集團結合自身的技術、人才儲備以及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態勢,進一步說明「嵐圖」新能源汽車募投項目實施可能面臨的風險。  東風集團及其母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公司」),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69年9月開始建設的第二汽車製造廠,至今已經擁有超過50年歷史。
  • 打破國外壟斷和封鎖 奧來德獲頒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金獎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近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在大連開幕,開幕式上頒發了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總幹事鄧鴻森通過視頻向大會致辭。吉林奧來德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升翕光電科技發明的專利《一種OLED線性蒸發源結構》獲頒「中國專利金獎」。
  • 打破美國杜邦壟斷 自主研發芳綸屏蔽材料填補國內空白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塗競玉 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正式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 打破國外壟斷,中聯重科下線國內首款曲臂雲梯消防車
    華聲在線11月19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潘顯璇 通訊員 丁未)11月18日,國內首款曲臂雲梯消防車在中聯重科望城工業園下線,標誌著國內企業突破技術壁壘,打破了國外曲臂雲梯消防車在國內的壟斷地位。
  • 新光光電:打破國外壟斷的軍工信息化龍頭
    公司在像方掃描成像制導技術、大視場高速紅外成像制導技術、多數字微鏡陣列並聯合束技術、短積分時間內紅外動態景象生成技術、薄膜式波束合成技術和雷射空間合束技術等關鍵技術方面完成重大突破,於2016年獲得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光電仿真領域綜合實力名列前茅。其研製的光電目標成像系統成功應用於「長徵七號」運載火箭,解決了其發射過程中溫度、氣壓的大範圍變化下成像光線精確控制和成像質量問題。
  • 高質量發展看淄博|打破技術壟斷,「尼龍產業晶片」將國產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為國內首條完全自主研發的己二腈工業化生產線,投產後將打破國外企業對「尼龍產業晶片」的壟斷,實現己二腈國產化。天辰齊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海龍介紹,己二腈是生產尼龍66的關鍵原料,也是尼龍產業的「高端晶片」,憑藉其優良的耐熱性、抗強衝擊性、高透氣性等優勢在高端工業信息、民用紡織、電子國防等領域廣泛應用。
  • 高端重型礦用裝備閃亮「中國智造名片」
    儀式上,來自準能集團公司、黑岱溝露天礦、配套供應商與會領導和代表,紛紛向航天重工即將正式投入露天礦生產運行的第10臺、第11臺363噸電動輪自卸卡車表示熱烈祝賀,同時也向該型卡車成為高科技特大型礦用裝備「中國智造」的重要代表和「閃亮名片」給予高度讚賞和美好祝願。
  • 長城汽車欲推全新高端電動車品牌,學北汽新能源重蹈覆轍嗎?
    近日,據官方消息透露,長城汽車欲推全新高端電動車品牌,該項目內部代號為「SL」,未來將主打高端新能源市場,與蔚來、嵐圖、智己等直接對標。對此,長城汽車副總裁傅小康回應:「大潮將至,我輩當躬身入局!間接確認了長城汽車欲推高端化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的真實性。
  • 打破歐美企業核心技術壟斷 萬州造「中國芯」即將投產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9日6時訊(特約通訊員 周曉瑜 通訊員 黃玉保 羅以)3D傳感、虹膜識別、無人駕駛、雷射雷達、數據中心……這些聽起來科技感滿滿的新名詞正成為萬州堅持創新引領,助力企業用科技力量撐起發展夢想的最佳註腳。
  • A股市場:最全最看好的新能源汽車金股(1)(建議收藏)
    隨著宇通汽車海外布局優勢的凸顯,未來業績仍然有支撐點。只是目前估值相對貴些,不適合短線,不過未來業績增長點依然是新能源客車方向,仍然值得期待。比亞迪(002594):公司作為擁有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和領先市場地位刀片電池目前比亞迪正在緊鑼密鼓的大規模建設刀片電池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