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費逵與中華書局的創辦

2021-01-08 政協往事

閱讀提示

■ 陸費逵創辦中華書局的意圖,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新生的民主共和國的需要,為了「提振國家」「興我中華」。他說:「我們希望國家社會進步,不能不希望教育進步;我們希望教育進步,不能不希望書業進步。我們的書業雖然是較小的行業,但是與國家、社會的關係,卻比任何行業偉大。」

今年是我國出版界重鎮之一 ——中華書局創辦108周年。提到中華書局,就離不開它的創辦人、近代中國出版界的名人——陸費逵。

中華書局的創辦

1912年1月1日,以孫中山為領袖的中國同盟會聯合部分立憲人士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標誌了中國一個新的歷史紀元的開始。就在南京臨時政府宣布成立的當天,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上海福州路惠福裡宣布成立。

中華書局舊址 (資料圖片)

中華書局的創辦人陸費逵原是商務印書館出版部主任,他痛恨清廷的專制腐敗,與革命人士早有往來,並秘密加入中國同盟會的外圍組織日知會,據說日知會的章程就出自他的手。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後,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全國先後有十多個省市宣布脫離清廷,擁護共和。陸費逵認定清朝必滅,民主共和必勝。伴隨著政權更迭、新舊制度的邅遞,原有的各類教科書勢將加以改革,但當時印刷和出版教科書的商務印書館對此一直很猶豫。於是陸費逵不顧商務印書館以月薪400元的挽留,毅然辭去出版部主任,與在商務印書館的同仁戴克敦、沈知方、陳協恭等人集資25000元秘密請人編纂新的教科書。1912年1月1日,陸費逵宣布成立中華書局,自任書局局長。在書局成立的宣言中說:「國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實在教科書。教育不革命,國基終無由鞏固;教科書不革命,教育目的終不能達到也。」

有人說,中華書局的創辦緣於教科書革命,這一說法,沒有錯。中華書局新出版的十多種教科書不僅裝幀精美,圖文並茂,而且增添了許多有關革命的內容。如在《新式教科書》中就增加了有關民主共和政體、培養民眾愛國思想的課文,如憲法、國會、文天祥、史可法、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等內容。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南北議和正在上海進行,政局時有變動。中華書局新的教科書的發行,實際上配合了新生的南京臨時政府的建立,為民主共和政治在中國的最終確立大造輿論。它的創辦順應了革命的需要,有力地配合了孫中山等革命黨人的反清鬥爭。

中華書局名稱的由來

在中華書局創辦之前,中國曾存在過一個出版機構——中華印務總局。該局創辦於1871年,創辦人為王韜和黃勝。該局前身是倫敦教會創辦於香港的英華書院印字局,1870年停辦後,由原在英華書院協助理雅各翻譯儒學經典著作的王韜和黃勝合資將其買下,改名中華印務總局,並於次年正式成立。該局用活字鉛印,曾出版過王韜的《普法戰紀》,黃遵憲的《日本雜事詩》,鄭觀應的《易言》以及王韜主辦的《循環日報》等,在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該書局頗有社會影響。陸費逵創辦的中華書局與王韜等創辦的中華印務總局雖無直接聯繫,但兩書局都以「中華」二字打頭,表明它們區別於外國外資書局,是國人自辦,帶有一定的民族性。

在中華書局成立前的幾十年內,中國出版印刷的機構名稱林林總總,其中有稱館的,如1897年夏瑞芳等創辦的商務館;有稱書店的,如1902年成立的開明書店;有稱書莊的,如1910年前成立的上海章福記書莊;有稱社的,如1900年成立的國學扶輪社、1901年成立的神州國光社;有稱會的,如1907年創辦的國學保存會;有稱公司的,如1907年成立的圖書集成公司;有稱山房的,如掃葉山房,既賣書,又印書;也有稱閣的,如晨鳳閣;有稱堂的,如一經堂、致永堂;有稱樓的,如文富樓;有稱書院的,如南洋公學譯書院等。

在這些名目繁多的出版印刷機構中,以書局命名的最多。據不完全統計,在1912年中華書局成立前,上海98家出版印刷機構中,用「書局」命名的多達41家。用「書局」命名的出版機構多而且時間較早,帶有一定的普遍性,這是陸費逵在創辦自己的出版機構時採用「書局」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陸費逵本人原先在商務印書館任職,當然不會、也不可能再用「印書館」來為自己新的出版機構起名;原因之三,「印書館」和「書局」本身存在著中西不同的文化影響。「印書館」受西方傳教士創辦的印刷機構的影響顯而易見。傳教士創辦的印刷機構著名的有墨海書館(1843)、美華書館(1859)等。它們的創設無疑為近代中國人自辦出版機構提供了借鑑和經營模式與商業理念。商務印書館的創辦顯然就是受其影響,而「書局」則是受到中國傳統出版印刷業的影響。清未,各省督撫在「振興文教」、弘揚儒家文化的名義下,創辦了不少官書局。著名的有杭州官書局(1865)、湖南尊經書局(1865)、福州正誼書局(1866)、金陵聚珍書局(1867)、江蘇書局(1868—1914)、天津官書局(1881)、廣州廣雅書局(1886)、南菁書局(1886)、京師官書局(1896)等。刊刻經史、印刷官書、兼及子集等。中華書局和其他眾多書局受到中國傳統出版印刷業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原因之四,在經營業務活動方面,「印書館」與「書局」也有所不同。陸費逵曾就中華書局用「書局」而不名「印書館」講過以下一段話:「對於出版業和印刷業,向來界限不分,古昔不必說了,就現在兩個大的出版業說:商務印書館它最初是專辦印刷的,所以它的牌號到現在還有『印書館』三個字。中華書局在印刷業也佔著全國第二的位置,彩印且佔第一的位置,但是它最初只營出版業,不從事印刷業,所以現在仍以書局為名。英文譯名更是表明以圖書出版為專業了。」

以「書業進步」提振國家

陸費逵創辦中華書局的意圖,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新生的民主共和國的需要,為了「提振國家」「興我中華」。他說:「我們希望國家社會進步,不能不希望教育進步;我們希望教育進步,不能不希望書業進步。我們的書業雖然是較小的行業,但是與國家、社會的關係,卻比任何行業偉大。……此項工業為以知識供給人氏,是為近世社會一種需要,人類非由此無由進步。一切人類大事皆以印刷紀述之,一切人類知識皆以蓄積之,故此為文明一大因子。」

中華書局全名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內部組織系統由股東大會選舉董事和監察。不少革命派人物和進步人土曾擔任中華書局的董事,如于右任、宋耀如(宋慶齡之父)、沈恩孚、孔祥熙、史量才等,編輯人員中也有不少革命人士和進步之士,如馬君武、蔣維喬、舒新城、陳伯吹等,因而使該書局具有鮮明的進步特色。書局成立後,本著「國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實在教科書;教育不革命,教育目的終不能達到也」和「教科書革命」「服務中華」的方針,首先出版了一系列新教科書。新教科書乃至以後其他出版物,均冠以「中華」二字。新教科書浸透了民主共和思想,如中華初小國文第一冊,首頁印有南京臨時政府五色旗,課文有「我國旗分五色,紅黃藍白黑,我等愛中華」「民國成立,選舉臨時大總統,孫文以大多數當選,元年元旦,即任於南京,組織臨時政府」,完全順應新生的民主共和政權的需要。新教科書體例新穎,文字表述用淺顯的文言文,因而大受歡迎。時人稱譽「為空前良著」。新教科書多達70餘種。此後隨著社會的變遷,教科書內容也不斷更新,又先後出版了《共和國教科書》《新制教科書》《實用教科書》《新式教科書》。在《新式教科書》中加強了有關共和政體和培養民眾愛國思想的課文,如憲法、國會以及文天祥、史可法和有關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等方面的內容。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興起,提倡白話文,中華書局出版物也改用白話文,以致當時全國所用教科書的百分之三十均來自中華書局。

本著「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中華書局在出版教科書的同時,還出版雜誌、編纂辭典、整理出版古籍等。陸費逵在1908年服務商務館時,曾任《教育雜誌》主編和師範函授學社講義部主任。本人著有《教育文存》《實業家之修養》《國民之修養》《青年修養之雜誌》等書。陸費逵認為,雜誌是「文明必需品」「一國學術之盛衰,國民程度之高下,論者恆於其周國雜誌發達與否視之,雜誌多則學術進步,國民程度亦高,而學術愈進步,國民程度愈高,則雜誌之出版亦愈進也」。中華書局成立後,他一手大力創辦了《中華教育界》(月刊),又聘人創辦了《大中華》《中華實業界》《中華婦女界》《中華小說界》《中華學生界》《中華童子界》《中華兒童畫報》,號稱八大雜誌。此後又創辦了《留學生季報》《小朋友》《中華圖書月刊》等。

「九一八」事變後,國難當頭,對日作戰在即,陸費逵又創辦了《新中華》《少年中國》《學衡》《解放與改造》等,對宣傳抗日、激發民眾愛國思想、鼓舞民眾抗日鬥志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古籍整理出版方面,陸費逵和中華書局的同仁整理出版了《四部備要》。該書從《四庫全書》中選出,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共收錄古籍351種,用聚珍仿宋版進行排印。1937年後,又以萬元購得廣東籍商人陳炳謙收藏的《古今圖書集成》銅活字底本,進行彭印出版。在辭書方面,編纂出版了《大中華辭典》,由徐元誥主持編輯《辭海》,是書取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辭源》之長,補其所短,深受學人和民眾歡迎。

回顧中華書局100多年徵程,不難發現,它始終與時俱進,始終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中華書局百年來始終堅守「國有國格,局有局格」的原則,不改陸費逵當年創辦中華書局的初衷,始終以服務中華為其根本目的。

(作者系上海中山學社理事、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相關焦點

  • 節目|在民國「教科書革命」口號下,中華書局怎樣燃起出版「第一把...
    中華書局現辦公大樓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勝利的消息傳來,陸費逵敏感地嗅到一個新時代即將要來臨,準備出版一套適用於革命後的教科書。中華書局1912年出版符合共和體制的「中華教科書」創辦之初,中華書局在社會上的聲譽和影響即令人刮目相看。1915年,民國政府農商部獎勵全國大實業家七家,中華書局就在受獎之列。同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中華書局的雕刻鋼凹版製品榮獲博覽會金獎。
  • 今天先來聊聊書局
    今天就例舉幾個比較有名的書局,以下資料與圖片採編自網絡。民國書局中華書局於1912年1月1日由陸費逵籌資創辦於上海。創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學教科書為主,並印行古籍、各類科學、文藝著作和工具書等,與當時的商務印書館競爭。1958年改為以整理古籍為主的專業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學術著作方面更有長足的進展,從而享譽海內外。
  • 2020年度中華書局雙十佳圖書揭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12月19日,2020年度中華書局雙十佳圖書評選會在京舉行。本項評選活動自2014年起,至今已舉辦7屆。本次評選共有六十餘種圖書入圍,這些候選圖書,由中華書局編輯委員會從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出版的新書精選出來,分古籍學術和大眾人文兩類進行評選,代表了書局多年耕耘的傳統文化優勢,為出版領域最新成果。
  • 保定西大街上那個中華書局,還會再回來嗎?
    曾經在朋友圈看到一張老照片,說是在保定西大街上拍的,其中大字招牌竟然是老牛尤其喜歡的中華書局。中華書局,這大牛字號,竟然開在了老保定的西大街上。之後諮詢中華書局一位保定同鄉,查閱中華書局的歷史記載,竟然還真是有這麼回事兒。
  • 【號外】中華書局文創微店明天上午10:00正式營業!
    禮品套裝包括:《莊子今注今譯》陳鼓應籤名本+伯鴻講堂精美帆布書包一隻+中華書局讀者榮譽證(鈐蓋有2015年和2016年讀者開發日紀念印章)中華書局陸續出版的「陳鼓應著作集」系列(二十種),是他學術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現,包括《悲劇哲學家尼採》、《尼採新論》、《耶穌新畫像》、《存在主義》、《存在主義——從陀思妥也夫斯基到沙特》、《春蠶吐絲——殷海光最後的話語》、《古代呼聲》、《莊子哲學簡介》、《老子註譯及評介》、《莊子今注今譯》、《中國哲學創始者——老子新論》、《莊子的開放心靈與價值重估——莊子新論》、《
  • 中華書局點校本《梁書》修訂本線上發布
    日前,中華書局點校本《梁書》修訂本新書發布會在線上舉辦。這也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中華書局舉行的首場線上新書發布會。《梁書》五十六卷,包括帝紀六卷、列傳五十卷,是唐朝姚思廉撰寫的紀傳體斷代史,記述了南朝梁王朝自開國至滅亡五十六年的歷史,是唯一完整傳世的梁代史籍。
  • 中華書局攜《王者榮耀》推「榮耀中國節·節歷」
    本報訊(記者 張知依)12月20日,中華書局與騰訊《王者榮耀》在北京隆福文化中心召開新文創合作發布會,共同宣布推出文創產品「榮耀中國節·節歷」,以年輕人青睞有加、更易接受的數位化方式,弘揚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 2019年12月中華書局新書單|古籍學術類
    2005年創辦,每年2輯。本集刊主要刊載漢語言文字學方面的精品成果,稿件具有前沿性和學術價值,或屬原創性理論,或為原始性資料,或者具有獨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刊已被遴選納入CSSCI集刊收錄名單。| 往期書單:中華書局2019年1月新書單中華書局2019年2月新書單中華書局2019年3月新書單中華書局2019年4月新書單 | 古籍學術類中華書局2019年4月新書單 | 人文社科類中華書局2019年5
  • 給中華書局的日常指擿若干條(3)
    給中華書局的日常指擿若干條十二月二十七日條@中華書局  中華書局談論黃庭堅
  • 直播預告|中華書局助力教育部2020閱讀指導目錄
    出於以上兩點考慮,中華書局結合自身優勢及教育部2020閱讀指導書目為大家精心挑選了傳統文化方面的課外讀物,開列了一份精品書單。本周四晚七點,中華書局講書團在湖南新華書店直播間為學子們講解上述書單。歡迎學生及家長朋友們觀看。
  • 中華書局掌門人徐俊談編輯往事:要有機會去打一口深井
    這時就要開始說到中華書局了。我從1983年開始工作到不久的將來退休,除卻中間有不到三年時間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代史研究室做副研究員,基本上就是四十年在中華書局的編輯生涯。因此,今天就主要跟大家談談我過去經歷過的與書有關的事兒,也希望大家有更多機會了解我們中華書局。八十年代的中華書局是什麼樣的,年輕的讀者可能不了解,我在第一次拿著畢業分配的派遣單去往北京之前也一直在想像。我記得特別清楚,當時系輔導員通知我說「你分配到中華書局了」,我立即就從南京大學的北園跑到南園的宿舍裡,拿起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看版權頁——王府井大街36號。
  • 中國出版:擬向中華書局增資2350萬元 推進中華國學資源總庫項目建設
    原標題:中國出版:擬向中華書局增資2350萬元 推進中華國學資源總庫項目建設    中國出版
  • 中華書局出版《說文解字教本》助普通人「易讀、易教、易學」
    中新社北京12月9日電 有助於「天下第一書」《說文解字》「易讀、易教、易學」的《說文解字教本》,已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發行。該書作者是研究中國文字、典籍、教育四十餘載的中國文化研究會會長默公先生。12月9日,《說文解字教本》出版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由中國文化研究會會長默公先生所著的《說文解字教本》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發行。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匯集了中國先秦時代的種種字書,是後世學者學習漢字、研究漢字的必讀書目,被稱為「天下第一書」,許慎也被世人尊稱為「字聖」。圖為《說文解字教本》內文。
  • 姚海濤-中華書局2016年豎排繁體精裝版《荀子集解》錯字偶拾
    中華書局2016年豎排繁體精裝版《荀子集解》錯字偶拾 文/姚海濤 荀子之書,先秦舊典,劉向纂輯,楊倞首注。 有清一代,注家畢集,陳汪劉郝,王謝俞盧。
  • 中版好書榜2020年第三期發布,中華書局三種好書入選
    中華書局1912本期為各位讀者推薦2020年第三期中版好書榜,包括主題出版、人文社科、文學藝術、少兒教育四大類共27種好書。中華書局出版的《槐聚心史:錢鍾書的自我及其微世界》《西醫來華十記》《漢語方言大詞典(修訂本)》入選本期榜單。
  • 消失的七大書局之一——貴陽文通書局
    在民國時期,有七大書局,分別是商務、中華、世界、開明、大東、正中以及貴陽文通書局。而貴陽文通書局也是貴陽第一家採用機器印刷的書局,也是貴州省最大的一家書局。而文通書局所印刷的第一本書則是當時貴州鄭珍先生所編的《播雅》。在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後,當時的大學都遷到西南地方,而貴陽文通書局因為地處貴陽,地域較偏,受的到波及很較小。由於大量學者以及師生到西南避難,對於發表文章較於困難,所以文通書局就迎來發展的機遇,很快就躋身了全國七大書局之一。
  • 書單|都是大部頭,購物車搖搖欲墜,2019年度中華書局雙十佳圖書揭曉!
    本文轉載自公眾帳號:中華書局1912 ID:zhonghuashuju1912 原標題:2019年度中華書局雙十佳圖書揭曉2019年12月15日上午,2019年度雙十佳圖書評選會在中華書局舉行。這已經是中華書局第六次舉辦該項評選活動。在今年的評選中,共有50種圖書入圍了「雙十佳好書」的候選書單。
  • 中華書局出版發行《中國甘寧青紙幣》
    近日,中華書局出版發行由甘肅省錢幣博物館原館長於廷明歷時三十餘年收集、研究、撰寫的「中國錢幣叢書」甲種本之二十八—《中國甘寧青紙幣》。
  • 百年書店「百新書局」在上海福州路文化街重啟
    1912年,徐鶴齡先生福州路上創辦了「百新書店」。1992年,由黃浦區政府牽頭,百新書局連同上海美術用品商店、滙豐紙行、連長記體育用品商店等黃浦區多個老字號文化用品企業合併管理,組建了上海美麗華(集團)公司。2005年,由浙商組成的富越控股集團接手了上海美麗華(集團)有限公司。在當時,民企接手國企的新聞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