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是世界上唯一一位通過股票投資登上世界首富榜的人,他的個人資產超過了比爾蓋茨6倍還要多。但是許多人都不知道,他幾乎所有的財富都是在後半生獲得的。也就是說,巴菲特前半生與大多數普通人一樣都是平庸的,只是在後半生才開始在財富上有爆炸式的增長。
很多人可能會好奇,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他40歲的時候懂得拒絕這2件事情,並形成了一種習慣。如果現在的你也想了解生財有道的方法,不妨來看一看!
1、拒絕拖延,果斷的人才能把握住機會
莎士比亞說過這麼一句話,「要是不能把握時機,就要終身蹭蹬,一事無成。」巴菲特就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他最注重長期持有股票的策略,他認為,一個簡單的原則可以判斷什麼時候是出手的好時機:當優秀公司達到40倍甚至更高的市盈率時,就應該是出手的時機了。
生活中也是如此,要想成功,就應該拒絕拖延,做一個果斷的人。當機遇來臨時,要明察善斷,不要猶豫,該出手時就出手,果斷抓住機遇,收穫就會伴隨而來。
當然,果斷的良好意志也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與個體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相結合。都知道機會對人的意義重大,在什麼的轉折點,如果我們有果斷的決策和行動力,那麼自然也就不會缺少機會了。
2、拒絕浮躁,做職場中的「大笨象」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有三個兒女,並且他的三個兒女都沒有繼承他的「衣缽」,而是在自己的領域裡發光發熱。巴菲特告訴兒子,人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就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打消投機取巧的念頭,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在最基礎的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積累雄厚的實力。
在這個社會中有不少人都會有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他們每天都會尋求成功的捷徑,殊不知,像大笨象一樣雖然笨拙但是卻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得踏實來的穩重。
每一個行業都是一口井,都是有深度的,沒有一定的堅持與積累是不可能真正接觸到行業最核心的部分。
就比如說華為總裁任正非,他被外界視作「這個浮躁時代最不浮躁的企業家」。但他自己回應稱:華為其實也很「浮躁」,只不過華為只對著一個簡單的目標「浮躁」。
在職場中,每個職場中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就必須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累積雄厚的實力。
巴菲特作為股海中的頂尖人物,我們雖然很難完全複製他的成功,但至少可以學習他的思維和經驗,不說登上世界富豪榜,但最起碼能讓我們比以往過得更好。
在《巴菲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中,還介紹了巴菲特的許多投資理念和教育理念,以及一些人生態度,從中我們就能學到巴菲特是如何用小錢賺大錢,創造出一個「聚寶盆」的,有需要可以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