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卓,老卓愛收藏。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青花紋飾是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也是中國陶瓷裝飾中較早發明的方法之一。而景德鎮青花瓷是中華民族傳統名瓷之一,景德鎮青花瓷作為江西獨特的瓷器,被人們稱為人間瑰寶。景德鎮青花瓷始創於元代,到明、清兩代為高峰,景德鎮青花瓷,藍白相映,潔白如玉,晶瑩明快,清秀美觀。
青花怪石牡丹紋菱花式盤,明洪武
明清時期是青花瓷器達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官窯器製作大方嚴謹、精緻典雅,民窯器則隨意、灑脫,紋飾畫面注重寫意,從明晚期開始,青花圖案開始吸收了一些中國畫繪畫技法的元素,豐富了紋飾,使得青花瓷更加古樸雅致。
青花壓手杯(花心),明永樂
明代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從南洋群島帶回來了一種叫做「蘇泥勃青」的染料,景德鎮開始使用蘇泥勃青給瓷器上色,用這種染料燒制出的青花瓷,青花紋飾可以滲入胎骨,發色濃鬱青翠,上手觸摸可以感覺到明顯的凹凸之感,且花紋手感滑膩自然,觀賞時則有明顯的立體效果,視覺效果極佳。這樣的瓷器一經面世,便大受歡迎,更是受到了統治階級的喜愛。而此時景德鎮的瓷器煅燒也達到了一個高潮,供日常使用的瓷器也極大豐富,景德鎮瓷器已經佔領了全國的主要市場。
青花海水蕉葉紋尊,明宣德
清朝在景德鎮設立了「御窯廠」,將景德鎮作為御用官窯,並委派陶官監督景德鎮燒鑄貢瓷,供皇家使用。此時景德鎮的青花瓷選料更加嚴苛精細,畫風也更精美。清代景德鎮的青花瓷的色彩呈顯寶石藍,比明代的更加豔麗純淨,釉上五彩在此時又增加了藍採和墨彩,色彩比明代的更豐富多樣,紋飾設計也更繁複,著色鮮豔明快。清代的官窯民窯都得到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此時西方的文化傳入中國,中國的陶瓷開始在海外暢銷,眾多西洋的原料及技術的傳入,使景德鎮瓷器不管是形態,用途,還是花紋色彩都更為豐富和多姿多彩,在花紋上,畫院追求工細纖巧,常有驚人之作,但卻缺少創新意識。
青花萬「壽」字大尊,清康熙
青花龍穿花紋撇口尊,清雍正
青花纏枝蓮紋如意耳扁壺,清乾隆
青花松鼠葡萄紋碗,清光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