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個星期空蕩寂寥的城市街角,又悄然熙熙攘攘起來,重現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隨著城市日漸復甦,經濟回暖,為保經濟穩發展,溫州市鹿城區各街鎮持續推動資源「內循環」,卯足勁力促企業復工復產。
共享防疫資源
在線辦理,物資「送上門」。溫州市鹿城區豐門街道開設「暖心助企貨架」,轄區企業可線上申請防疫物資作為開工應急使用,待企業自行購買的防疫物資到貨後再補回「貨架」。企業也可通過捐贈防疫物資等形式進行企業互助。2月21日,語妍鞋業申請了500個一次性防護口罩。「我們計劃本月24號開工,可為員工購買的口罩卻要下月初才到,這個『貨架』非常好,不僅能解決企業的燃眉之急,還為陸續的返崗人員提供長期保障。」語妍鞋業復工聯絡人說。
豐門街道開設「暖心助企貨架」。
濱江街道也成立了「防控物資銀行」,目前該「銀行」擁有庫存物資包括15000個口罩、65把體溫槍、200副護目鏡、10噸消毒水,將以「限期無息」的形式出借企業。街道負責人介紹,企業與街道籤訂一份「借貸」收據,「租借」來的防護物資將專門用於企業復工臨時性的物資周轉,有效進行資源配置,合理調劑資源。「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家、公益人士陸續向街道捐助防疫物資,我們將留存下來的全部物資,都存入了『防控物資銀行』,及時保障工人返崗後的安全。」負責人說。
為進一步推動企業步入復工復產快車道,解除企業發展的後顧之憂,藤橋鎮推出預約廠區消殺服務、出租房調劑服務、共享員工中介服務。截止2月21日,該鎮共消殺13家園區企業、8個小區以及鎮和園區重點道路,共累計使用84消毒液達600斤。
此外,鹿城通過點對點包車、包機、包專列等多種形式,從員工家門口到廠門口一路打通,切實解決員工返崗難的問題。雙嶼街道準備了40多輛大客車、50多輛中小客車作為企業運輸專車,確保每輛車嚴格消毒和駕駛員健康狀況良好,同時還在每個座位上配備口罩,乘客需在體溫檢測正常後上車,以「私人訂製」的專車模式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企業抱團互助
企業間也形成了「互補圈」,促使資源流轉,服務更多企業儘快開工。在鹿城區濱江街道,入駐濱潤大廈、誠遠大廈等商務樓宇的200餘家企業組建起了「企業互助聯盟」,助力樓宇內的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僅誠遠大廈目前流轉的防控物資就已有口罩1.1萬隻、消毒液2100瓶、醫用手套500隻、酒精230斤、額溫計120個等,當前該大廈已有20餘家企業開門營業。接下來,該聯盟企業還將一同解決員工返崗後隔離、吃、住等問題,並隨時跟進企業員工健康狀態和心理狀況。
錨定轄區商務樓宇入駐企業量大面廣的特徵,濱江還聯合區房管局組建樓宇管家分隊,各樓宇管家分別針對轄區600餘家樓宇企業復工資料進行歸總,統一報街道備案,大幅提高復工效率。同時對樓宇實施標準化防控管理,統一推行綠碼測溫進出、員工健康排查、人員信息登記、辦公環境消殺、口罩分類處置等7項防控舉措,破解中小企業防控力量不足難題,保障企業防疫期間正常運營。
線下的抱團作戰得益於線上通暢的溝通渠道。濱江及時同轄區內首批覆工企業建立起微信群,企業上傳防控物資需求、庫存資源、採購渠道「三張清單」,街道作為物資中轉樞紐,協助企業搭建流轉渠道。
政企協同作戰
通過電話、座談會、助企服務員入企溝通等方式,鹿城建立產業鏈檔案,鼓勵企業訂單內部解決。恆唯鞋材與成鞋企業香香莉鞋業的合作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促成的。「在政府部門的牽頭下,能收穫意外的『合拍搭檔』,為企業解了難題。」恆唯鞋材負責人說。
助企員下沉企業進行登門入戶,電話隨訪、網絡指導,協助企業迅速開工,規範企業疫情防控管理。濱江街道擁有58人的助企員服務隊伍,他們陸續走訪轄區企業,現場講解項目開工及企業人員回崗申報流程,並為企業開通三臺24小時不間斷復工復產駐企服務熱線,隨時接聽、即時流轉、限時辦結。
「接工服務團」前往四川招工。
為緩解企業用工壓力,日前,仰義街道成立了若干個省外「接工服務團」。2月20日上午,「接工服務團」前往2000多公裡外的四川,到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巴蜀之地,挖掘資源,招引工人,緩解企業用工難題。
藤橋鎮創新打造「人才超市」,力推「不見面、少出門」的暖心就業中介服務,確保疫情期間「招聘」不打烊。通過「三服務」無縫對接招聘方和求職者雙方的需求,有效破解招工就業「兩大難」。(林婷瑋、濱宣、王麗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