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大概是最讓人長肉的假期。七天長假,有吃不完的酒席、聚餐。上酒樓,或擺家宴;親戚聚聚,或同學會會;有的擺幾桌熱鬧,有的湊一小桌歡聚。然而,我最喜歡的形式,還是來自老爹的家宴。
都說現在過年年味變淡,但要吃起了家宴,這年味自然就來了。
家宴的習俗古已有之,是人們的一種生活習慣和社交禮儀。《禮記-禮運》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家宴被賦予了身份、禮制、情感等多重內涵和儀式感,從其本身的意義進行解讀。家宴,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
對於中國人而言,節日的團聚,是憧憬、是期待,也是無法忘卻的魂牽夢繞,而以年夜飯這樣飽含深情的載體,凝注著殷殷深情的寄託,成為人們最重要的家宴。
今年,小編家的久未謀面遠方親屬都來到了家裡過年,小編的令尊大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為大家奉上了一場有著濃鬱親情的家宴(視覺嗅覺味覺聽覺!!!的盛宴)。
實際上,準備年夜飯是一項大工程,不僅要根據人數定下需要購買的食材,還要照顧家人的口味設計菜譜,尤其是今年,為了迎接遠道而至的客人,特意買了大轉桌、餐檯餐布等用品,耗費體力、心力。但即便如此,作為家中掌勺主廚、非專業廚師領域扛把子的老爹,依舊對這項工作樂此不疲。每年除了幾道拿手好菜,也會努力有所創新。平常在飯店或朋友家吃飯,嘗到特別的美味或者有創意的做法,回家總會自己琢磨著燒,再趁著家宴時露兩手,然後在眾人的一片稱讚中,滿足感消解了一天的疲勞。
在記憶中,打從小年起,他便和老媽開始了忙碌的工作,置辦年貨、醬牛肉、熬製皮凍……等到大年三十當天,從清晨起,「咚咚咚」的剁肉聲不絕於耳,大人們在廚房裡穿梭,仿佛帶著某種韻律般的節奏,雞鴨魚肉輪番走上灶臺,在老爹的鍋鏟之下,變成一道道令人咂舌的美味,仿佛總要用深厚的廚藝來雕琢美食的出爐,才能愈發凸顯新年的意義。
—— 歡騰備菜 ——
菜單
配菜
所有熟食均自製,乾淨美味配料足!
餐具
—— 用心做菜 ——
簡單但也要有顏值的 蘸醬菜
紅腸肘花拼盤
紅燒大骨頭
醬牛肉
自製豬蹄
炸肉丸
清炒西藍花
肘子肉冷拼
清炒油菜
清蒸大閘蟹
大拌菜
清蒸蝦
熗心管
焦溜豆腐
清炒雙椒
香菇油菜
清新小炒
海參撈飯
紅燒鳳爪
大家愛吃的清蒸蝦(原諒小瑤的詞窮吧!)
這個菜名,就叫~如圖所示吧!
熗海參
清蒸什麼魚
紅燒排骨(小瑤最愛)
基圍蝦
扒(念pa三聲)牛排
熗豬耳朵
澆汁鮑魚
饕餮盛宴
早餐系列
編後語:作為非專業家庭大廚,我只想說,厲害了word老爹。
最後送給大家三份半夜饞人專用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