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微爸爸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總有些愛在心口難開,總有些愛來不及表達就再也開不了口,總有一些愛在失去後,才知道原來早已經擁有。
《風犬少年的天空》中,塗俊因為父親和母親離婚,所以對父親一直存在誤解,沒有真正了解父親,直到父親去世後才了解父親很愛很愛他。春節的那天,父子關係好不容易緩解,因為兒子接受父親找老伴兒,父親才知道兒子能理解自己,那是塗俊第一次聽到父親說愛他。
父親知道塗俊有雙想要的心儀跑鞋,但並沒有開口和父親提,父親留意到了,拿著那頁雜誌滿商場找。那雙跑鞋並沒有親手交給塗俊,而是放在柜子裡,這或許就是父愛,不善於直白的表達,卻可以在你最需要的時候站在你身後。
可是父子倆人在最溫馨的階段,發生了意外,父親去世了,在一個雨夜裡,父親就在塗俊面前離開了。那份兒子來不及表達愛的行動,那份在柜子裡的跑鞋,那句「我愛你」好短暫。塗俊繼承父親的豬肉攤,他把對父親的思念變成了活成父親的樣子,這是父親的東西,一心想留住父親僅有的東西,證明自己沒有忘記父親。父親最驕傲的是塗俊活成自己的樣子,而不是變成想他一樣。
一、 為什麼很多父親都不會對孩子表達愛?
1. 中國式家庭關係
在中國的家庭中,大多數家庭中的父親和兒子幾乎不交流。從小在教育中就是很少有表達喜歡父親的,因為父親的愛是內斂的,就像朱自清的《背影》,朱自清的父親經歷了母親去世,事業丟失,卻並沒有和兒子訴說他的痛苦,甚至在朱自清赴京時因為擔心,不斷叮囑送行的人,最後放心不下自己去送了,在站臺時,對朱自清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父親並沒有說什麼感人的話,可是卻在叮囑中感受到他沉甸甸的愛。
2. 嚴格是父親的代言詞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家庭中總有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因為母親是溫柔的,所以父親不得不擔起對孩子的嚴格。而且父親因為工作原因,很少陪伴孩子,與孩子交流的少,所以父親覺得滿足孩子物質需求就好啦。
其實不然,家庭中父母有著不一樣的「職位」卻有著相同的責任,讓孩子懂得什麼是愛,教會孩子表達愛。且母親和父親看待事情角度不同,孩子有時候想和父親討論,卻不知道從何,怕父親拒絕。這時候父親要主動和孩子在精神上溝通,讓孩子了解到,你是可以和他交流的,你願意傾聽他的想法。
二、 沉默的愛,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1. 不善言辭
當愛在孩子成長中,變得沉默,悄無聲息的進行,孩子是感受不到的。孩子的世界熱烈又純真,你喜歡我,我也喜歡你。父親的沉默的愛在孩子的世界就是黑白的。他覺得父親不親近他,父親好可怕。漸漸地也不願意接近父親,對父親變得不親暱。父親也感受到孩子的抗拒,也變得更加沉默,把雙方推得更遠。孩子不懂得父親對自己的愛,也不會向父親表達自己愛。
2. 誤會父母不愛自己
因為交流的少,孩子對父愛的理解變得模糊。從同學的交流中,聽他的爸爸怎麼,周末會帶他玩。孩子滿眼的羨慕,為什麼自己的父親和別人父親不一樣,別人的爸爸怎麼那麼好,孩子只看到他看到的東西,而父親沉默下的愛,沒有被孩子感知到,他並不知道你對他的付出了什麼,孩子只看到你的沉默寡言,加上別人的爸爸做的事,孩子就會覺得你愛他並沒有那麼深。
三、 家長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
主動打破父親的固有形象,並不是所有的父親是需要嚴厲才能教育孩子,也不是所有的孩子懂得父親沉默的愛。溝通永遠都是親子間最好的交流方式,用真誠和愛讓孩子明白你的愛,讓孩子學會表達他需要你的愛。父親是第一次當爸爸,和孩子共同成長,相互學習。
世界最純粹的愛莫過於父母與孩子。在孩子眼裡爸爸媽媽就是英雄。作為父母,不應該只做孩子生活的旁觀者,要做孩子生活的參與者。在孩子心裡,父母的陪伴是最重要的,在父母眼中,陪伴孩子也是自己的職責,更是自己的心願。
小時候孩子仰望父親,覺得父親高大威武,父親的肩膀與母親不同,比之更加寬厚,讓人更有安全感。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微爸爸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