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昨日開幕,七位奧運冠軍領銜中國大運軍團
20名大學生設計的152套引導員服裝
以前的體育盛會開幕式上,引導員服裝都是統一款式,而深圳大運會152個參賽代表團引導員服裝卻各不相同,成為本屆大運會開幕式上的一大亮點。
這152款服裝全部出自深圳大學服裝設計學院20名大學生組成的設計團隊。
該設計團隊的指導老師張立川介紹,團隊的設計靈感源於160張海報。這些海報是從向全世界徵集的一萬多張「祝福深圳大運會」的海報中挑選出來的。每一套引導員服裝都融入了海報的元素。「我們將海報上的一些圖案印製到面料上,再剪裁成款式、風格不同的服裝,」張立川說。
這些服裝分為五大系列和五個主題。五個系列即紅、黃、藍、綠系和黑白系,五個主題分別為《陽光》、《水》、《土地》、《悅·動》、《空氣》,這些服裝造型誇張、時尚、充滿動感,展示出年輕人的個性和青春活力。
參與設計的深圳大學服裝設計學院大三學生溫小昂看到自己設計的紅色系列服裝有多套被採用後,非常興奮。她說,接到參與引導員服裝設計的任務後,她毅然放棄了實習,全情投入到其中來。一方面她感到非常激動,但同時也感到壓力巨大。但張老師告訴大家說,要大膽嘗試,不要怕效果不好。
溫小昂說:「我當時想,不要為了創意而創意,而是要把深圳精神、大學生的風貌體現到設計中去。我堅持運用了『摺紙』的創意,因為摺紙有立體感和線條感,既有體現運動員堅韌不拔的硬朗線條,又有不失柔美的曲線。」
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昨日在深圳開幕,來自26個省市自治區110所高校的505名中國運動員中,既有龐偉、何衝、陳若琳這樣的奧運冠軍,也有北理工裡擁有多年職業聯賽經歷的足球隊員,更有像旗手王宇一樣,接受了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完整教育的真正大學生運動員。未來十幾天裡,這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將在中國最年輕的城市,與全世界的青年一起享受運動的激情。
七位奧運冠軍入中國軍團
在505名運動員中,射擊隊的龐偉、跳水隊的陳若琳、林躍、秦凱等七名奧運會冠軍名氣最大。他們將承擔著中國代表團衝擊金牌的任務。
跳水隊一直是中國大運代表團的王牌軍,即使是2005年教育部負責組團以來,專業運動員逐漸淡出中國大運代表團,跳水隊依然是大牌雲集。從伊茲密爾的郭晶晶、曼谷的彭勃,到深圳的林躍、火亮、秦凱、何衝、陳若琳、王鑫,每屆都有多位奧運冠軍壓陣中國大運跳水隊。除此之外,新科上海世錦賽冠軍施廷懋、何姿也來到了深圳。
北京奧運會後一直狀態低迷的射擊奧運冠軍龐偉,作為北京體育大學學生,也將亮相深圳射擊館尋找狀態。
除了七位奧運冠軍外,衛冕冠軍中國女子水球隊派來了上海世錦賽亞軍的原班人馬,女足中,有畢妍、龐豐月、屈姍姍等新老國腳壓陣,遊泳隊的高暢、唐奕、陸瀅也都在上海世錦賽等上了領獎臺。110米欄的尹靖,擊劍隊的新三劍客雷聲、朱俊、黃良財,西洋棋隊的王玥、倪華、瀋陽,桌球隊的許昕、饒靜文、範瑛也都是大家熟悉的面孔。
傳統名校漸成大運骨幹
在為中國大運代表團貢獻了運動員的110所高校中,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復旦大學和廣東工業大學都有20人左右入選,是名副其實的輸出大戶,這與這些學校常年打造品牌項目有著直接關係。
中國大運男足以北京理工大學為班底,這支已參加了五年中甲聯賽的學生軍,一直扛著中國大學生足球的大旗。主教練金志揚曾帶領北理工參加了2003年的大邱大運會和2005年的伊茲密爾大運會。六年後,北理工捲土重來,當年的隊長袁微已是北理工的博士、球隊的助理教練。
在中國代表團幾支集體項目隊伍中,都是以一所高校的隊員為主力框架的,比如復旦大學的排球隊、北京師範大學的女足和廣東工業大學的男子籃球。
大學生運動員越來越多
從2005年伊茲密爾大運會開始,教育部取代國家體育總局負責中國大學生體育代表團的組團工作,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運動員有機會代表中國大學生走上大運會的舞臺。之前,清華大學培養的「眼鏡飛人」胡凱就曾在土耳其奪得了男子百米的金牌。
胡凱之後,擔任本屆大運會中國代表團旗手的王宇,也是一名從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念到清華大學的大學生運動員。
1米89的王宇在珠海三中畢業前,一直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田徑訓練。而當業餘的王宇輕鬆跳過1米90後,他來到了清華附中馬約翰特長班。如今,最好成績2米28的王宇已是清華大學大一的學生。
在中國代表團505名運動員中,像王宇這樣接受過完整教育的大學生運動員已越來越多,他們代表著中國大學體育、學校體育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