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掛燈籠也是有講究的,不明白這些習俗,最好別亂掛

2020-12-18 中華民俗花式講解磚家

過年了,家家都會選擇紅色的吉慶物品,燈籠就是一個很好地選擇,那麼燈籠到底應該怎麼掛、掛在哪,什麼時間掛,這些您都知道嗎?不知道的話,就靜下心來聽我聊一聊咱們的燈籠文化。

燈籠,相傳最早是在西漢時期出現的,距今已經有2000餘年的歷史了。過年期間掛燈籠,就是為了給第二年討一個好彩頭,求一個吉祥鴻運。但是,掛燈籠也是有規矩的。

第一:掛高不掛低,掛南不掛北

從方位上來講的,通俗意義上來說,燈籠掛在南向是最好的,但是,如今的建築很少有坐北朝南的獨門獨戶,如果沒有南向這個條件的話,掛在東向或者西向也是可以的,絕對不要掛在北向。因為從傳統學術上來講,北方水不利於好運,或者說是不吉利的意思。

第二:除夕到十五掛燈籠

掛燈籠的時間,一般被認為是從除夕到正月十五以後,開始掛燈籠的時間是除夕夜日落之前需要掛好燈籠,而取下燈籠的時間則是過完正月十五之後。

第三:取下來的燈籠是去是留?

咱們單獨講講過去的處理方法,在以前正月十五摘下燈籠之後,人們會把兩個燈籠相互碰撞一下,然後直接扔掉,這個習俗叫做「碰燈」。以前的燈籠裡面燃著蠟燭,兩個燈籠一撞,蠟燭會點燃整個燈籠,這樣就會把燈籠「帶走」。或者,一般在以前,正月十六會有許多小孩子拿著燈籠互相頂著玩,頂壞了就順手把燈籠處理掉。

第四:燈籠掛雙不掛單

這個習俗就好理解了,燈籠掛雙數的就代表著好事成雙,福壽雙全,雙喜臨門,反正燈籠一定不能掛單數的就對了。

過年期間掛燈籠,肯定是為了喜慶吉祥。但是不懂這些民間習俗,還不如不掛,您說對不對。

婚禮人禮婚 俗世論世俗

相關焦點

  • 陽臺掛燈籠有什麼講究 陽臺掛燈籠長期掛可以嗎
    許多人喜歡在陽臺掛燈籠,不僅看起來好看,而且還能夠給家庭帶來較好的風水。不過,在陽臺掛燈籠並不是隨便掛的,也是有一定講究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陽臺掛燈籠有什麼講究,順便來說說陽臺掛燈籠長期掛可以嗎以及家裡掛燈籠招鬼,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 門口掛燈籠是什麼意思 門口掛燈籠有什麼講究
    大紅燈籠高高掛,每逢喜慶之日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掛上燈籠慶祝。當然掛燈籠並不是單單掛上去就可以了,其是很有講究的。想要來年運勢好,不注意可是千萬不行的。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來紀念這個日子。二、門口掛燈籠有什麼講究1、對稱掛紅燈籠一定要對稱,高低以及距離都要適中。先不說風水什麼的,從美觀上來說,不對稱也是不美觀的。
  • 梅州客家人過年習俗
    往來的禮品一般都是講究雙數,理由是好事成雙。比如,客人送來四種禮品,我們回禮時也是準備四種禮品,而且最好不要和人家的物品重複。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往來的所謂禮品無非都是自己加工的應節食品,只是這禮尚往來的形式,既提供了互相交流經驗的機會,又促進了親朋好友之間的感情溝通,兩全其美呀!
  • 在農村過年,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不要做啥事?有哪些講究?
    不同的是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好了,過年期間,大家都是穿著漂亮高檔的衣服,吃著各種滋補的美食。年三十,是全家團聚的時候,也是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候,美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吃飯時,或者吃完飯洗碗時,長輩就會長叮囑輕男輕放,別把碗碟摔了。有時不小心把摔碎了,免不了被父母一通埋怨。隨後父母便會說「歲歲(碎碎)平安「缶開嘴,大富貴」等吉利話來彌補。然後碎了的碗也需用紅布或紙包著扔掉。
  • 大年初二習俗有哪些 有什麼禁忌 這些事情最好別做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二習俗有哪些 有什麼禁忌 這些事情最好別做 大年初二, 按照中國春節的習俗, 這一天中國各地漢族同胞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 夫婿要同行,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 回娘家都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漢族歲時風俗。
  • 掛燈籠的風水禁忌
    有人說,回家的路一直都在,只要心裡有愛;還有人說,回家的路,是一條熟悉的陌生路……外面的風景再美,也敵不過回家的那條路。時刻記得回家的路,無論走得多遠,你都不是無根的浮萍。過年掛燈籠是民間的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是年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的春節燈籠又統稱為燈彩。
  • 客廳燈籠怎麼掛最吉利 複式住宅裡的燈飾風水講究
    客廳在掛一些飾品或者是燈籠的時候也是有一定講究的,比如說馬上過年了,如果客廳掛燈籠的話也是需要知道一些正確的方式和方法的。那麼客廳燈籠怎麼掛最吉利呢,有什麼需要知道的相關小常識呢。複式住宅裡的燈飾風水講究有哪些,下面小編就來介紹相關的內容,讓大家對於家裡的風水方面的問題有一定的了解。
  • 封門,莊河地區過年有貼彩的習俗!
    封門過年封門,一般是在臘月二十九跟三十兩天。在莊河地區有貼彩的習俗,貼彩也叫貼掛貼,也就是莊河地區的方言封門,封門時家裡出外的人都要回來才能封。家裡貼彩的地方很多,也有很多講究,我小時候家裡的每一間屋子的門楣都要貼彩,走路關門擋害(方言:礙事),後來因為讀書的人多了,把屋裡的貼彩的習俗就取消了。
  • 元宵節晚上,東北農村要給逝者「送燈」 這習俗也是很有講究的
    小編的老家在遼西的農村,記憶中,那裡是一個習俗和講究特別多的地方。記得小時候,一到過年時,家裡長輩就提前告訴我們過年期間一定要說話注意點,不要亂說話,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也不要說喪氣的話,還不能打碎盤子碗之類的物品。當然,每年從正月初三四左右到正月十五,天天都在扭秧歌到每家每戶唱喜歌拜年。
  • 日本過年的習俗
  • 過年的紅包要包多少錢?有講究的,別再亂包,得罪人還不知道
    每天分享生活實用小竅門,總有一個合適您。就快過年了,新年就少不了要包紅包和發紅包,但是包紅包和發紅包也是有講究的,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就請各位看官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第1點:需要特別注意的,給晚輩的紅包可以說是壓歲錢,但是給長輩的紅包就不能說是壓歲錢,否則會顯得非常無禮,不懂規矩。
  • 有哪些過年習俗,日本還在堅守?
    老母親說,祭菩薩與謝祖宗程序略有不同,好酒好菜均需必備,而謝祖宗,除了點蠟燭燃香之外,還要放紙錢。紙錢最好是一張張念過經,點過紅的,是「真錢」。這是孝順錢,送給祖宗大人們在天堂用,祈求繼續保佑我們子孫後代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到了我這一代,其實已經不太知道這些過年的習俗與套路。於是,我把祭拜過程與酒水布局一一記下,以備後用。
  • 古代大門口掛燈籠有講究,對現代人影響很大,你是否也在其中
    古代人大門口掛燈籠是非常講究的,一般家庭都會掛上紅色的燈籠,特別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掛上燈籠象徵著鴻運當頭,因為燈籠都是紅色的,顯得更加喜慶吉利,古代人在大門口上掛燈籠,就相當於貼對聯是一樣的。在大門口上掛燈籠,還要堅持掛雙不掛單,就是所有掛上去的燈籠一定要是雙數偶數的,不能是單數的,偶數象徵著好事成雙、福祿雙全,文武雙全,才貌雙全,反正很多都代表著吉利的。
  • 端午節來臨,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有啥講究?看完明白了
    導讀:端午節來臨,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有啥講究?看完明白了端午節小長假馬上到來,屈原帶給我們的不止有粽子,還有三天的假期。明天6.25號假期開始,到6.27結束,端午節來臨,又到了採挖艾草的季節,農村老人認為端午節是全年「最毒」的日子,不但空氣、陽光都很「毒」,就連那些毒蟲也開始出沒,隨著溫度的升高,這些毒蟲也相當的活躍,像我們熟知的毒蛇、蠍子、蚰蜒、蟾蜍、臭蟲等煩人的毒物,端午節來到之後,不但活躍還很容易咬到人。
  • 過年送花有講究,這4種花千萬別亂送人,不然要鬧大笑話!
    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很多人也喜歡把美麗的花卉植物作為禮品贈送給親友。不僅可以裝點家居,還特別有創意。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含義,蘊藏著無聲的語言。因為我國的風俗、名字、寓意、文化等等原因,有些花卉是不能送人的。送了別人,人家很可能會不高興。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種不適合在過年過節時送人的花卉品種。
  • 過年穿新衣也是老北京過年民俗,全靠母親手工縫製
    小的時候,特別盼著過年。新年到來,家裡家外到處都是歡樂喜慶的氣氛。有隆重的祭祖儀式,有豐盛的年夜飯,有拜年時親友團聚的愉悅熱鬧,有長輩給的壓歲錢,還可以逛廠甸廟會,買到各種各樣的玩具、風箏、空竹、風車等,還能放鞭炮,看花燈。總之,那真是由著性子玩啊,吃啊,這真是一年最快樂的時光。
  • 春節習俗知多少,你的家鄉過年有哪些習俗
    過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家家戶戶歡歡喜喜過大年。無論這一年多麼的辛苦,我們都願意放下所有,與一家人開心的過個快樂年。中國56個名族,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不同地域春節文化不同。以此篇文章帶領大家一起認識一下不同地域的春節習俗,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吧。
  • 過年啦!2020迎來八年來「最早」除夕
    除夕習俗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歲、團圓飯、貼年紅、掛燈籠等習俗,以此辭舊迎新,表達對新的一年的期盼和美好祝願。1.守歲作為年俗活動之一,除夕這天夜裡,家家戶戶都要守歲、放火炮,通宵不眠,直到迎接新一年的到來,這一習俗稱為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點燃燈火通宵不滅,有驅除不祥,迎接幸福的寓意。
  • 春節習俗 | 「穿新衣」
    春節習俗 | 年前習俗之「穿新衣」春節習俗是中國人在春節期間的習慣風俗,中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帶有濃鬱的各地域特色。常見的春節習俗有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等,在春節期間,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習俗。今天是正月初五,我們就聊聊「穿新衣」。「年」的傳說你還記得多少?過年點鞭炮、穿新衣的由來你知道嗎穿新衣,傳統民俗文化。初一日,人們都要穿新衣,也含送舊迎新之意。
  • 過年:九種習俗,九種禁忌,一定要知道!
    這一天也是破五節。「破五」的「破」字是打破、突破的意思。「破五」就是破除初一到初五以來的所有禁忌的意思。以前正月初一到初五民間有很多民俗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飯、婦女不能動針線、不能打掃衛生、不能打碎東西等等。在過了初五之後,這些禁忌就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