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被《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證實對2019-nCoV感染有效,確定在中國...

2020-12-15 雷鋒網

雷鋒網消息,近日,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一位2019-nCoV感染者在美國治癒過程的文章。文章中這名2019-nCoV感染者在美國隔離治療之後病情出現惡化,對其使用抗病毒藥物Remdesivir(瑞德西韋)之後,症狀出現了立竿見影的變化,用藥次日退燒、不再需要吸氧、血氧飽和度恢復到94%-96%。

使用的抗病毒藥物Remdesivir(瑞德西韋)是由美國吉利德(Gilead)公司研發的抗伊波拉病毒的試驗藥物,能夠抑制RNA合成酶(RdRp),2019-nCoV病毒裡同樣有RdRp。該藥目前在美國也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在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並未上市。

Remdesivir(瑞德西韋)結構式

一例治療數據尚不能完全證明抗病毒藥remdesivir針對2019-nCoV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雷鋒網了解到,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將與吉利德公司開展抗病毒藥物remdesivir的第三期臨床試驗。主要試驗對象為輕、中度新冠肺炎患者,預計於2月3日開始,4月27日結束。將會對2019-nCoV感染者進行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此次試驗由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牽頭,總樣本量為270例。

患者為第二代感染者,前期X光片沒有顯示異常

這篇《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論文表示,這名2019-nCoV感染者於1月15日結束武漢的探親,返回美國。但是該名感染者表示,在探親期間,並沒有到過華南海鮮市場,也沒有接觸已知的感染者,所以應該屬於第第二代感染者。

雷鋒網註:第一代感染者:在海鮮市場內感染者。第二代感染者:被第一代感染者傳染的武漢人或到過武漢的人。第三代感染者:被離開武漢的人傳染,自身沒有去過武漢的感染者。第四代感染者,大概就是全國各地被第三代傳染的人群。

這名感染者返回美國第一天,開始咳嗽。第二天,在咳嗽之餘,他還自覺有一些發熱。第三天,他選擇在家休息,並依舊感覺有發熱現象。而在了解到美國CDC的健康警報後,結合自己的症狀和武漢旅行史,他決定去醫院,在就醫的全過程中該名感染者都佩戴了口罩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註:美國CDC發出三級健康警告。如果過去14天去武漢旅行並發燒、咳嗽或呼吸困難的話:馬上就醫,就醫或去急診室之前先打電話告知。 避免和其他人接觸。咳嗽或打噴嚏的時候用紙巾或者衣袖捂住口鼻。

醫院的初步診斷結果顯示,該感染者體溫為37.2度,肺部有聽診音,但是X光胸片的結果沒有顯示異常。

之後,醫務人員收集了他的鼻咽拭子樣本,用於病原體的檢驗,而甲流和乙流的檢驗結果均為陰性。48小時後,剩餘的檢驗結果也陸續返回。醫生們同樣沒有檢測出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以及腺病毒的存在。此外,醫生們還檢測了4種已知的常見冠狀病毒(HKU1,NL63,229E,OC43),結果仍然是陰性。
基於這些陰性結果,以及患者的武漢旅行史,醫院開始檢測這名患者是否攜帶新型冠狀病毒,並要求這名感染者回家,在當地衛生部門的監督下進行自我隔離。

早期的隔離治療以輔助性照料為主

1月20日,檢測結果顯示,該患者的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樣本均呈現2019-nCoV陽性。之後,這名感染者被收治於西雅圖附近一家醫院開始隔離治療。

【 圖片來源:藥明康德  所有者:藥明康德 】

這篇《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文章作者表示,患者開始隔離治療之後,出現噁心和嘔吐現象。這與武漢第一名隔離治療出院患者陳述的初期狀況十分相似。

除了噁心、嘔吐、持續的發燒和乾咳之外,這名患者並沒有感到任何氣短或胸痛症狀,監測的主要生理指標也在正常範圍之內。

所以在隔離治療的前五天,這名感染者只是接受輔助性的治療,包括每天輸注2升生理鹽水,並接受恩丹西酮的治療,以緩解噁心。

雖然這名感染者最初隔離治療的主要生理指標,均在正常範圍之內。但是從隔離治療的第二天開始,該感染者就出現腹瀉和腹部不適。在腹瀉的糞便樣本中,醫生們也檢測出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存在(rRT-PCR結果陽性)。

隔離治療期間病情突然惡化

論文表示,隔離治療前幾天,這名感染者的X光胸片看起來依舊沒有異常。然而從隔離治療五天開始,情況急轉直下,感染者左肺下葉出現非典型肺炎特徵,以及持續性高燒。

在病情惡化的同一天晚上,患者的呼吸情況也出現問題,血氧飽和度下降到了90%,需要吸氧,且多個部位的樣本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的陽性結果。第六天開始吸氧。

這些狀況與從武漢歸來的北京中醫院劉清泉院長描述的,武漢2019-nCoV感染者惡化狀況十分相似。狀況如果進一步惡化將有可能產生細胞因子風暴,進而威脅生命。考慮到病情的惡化,醫生們開始使用萬古黴素和頭孢吡肟兩種抗生素進行治療。

雷鋒網註:細胞因子風暴是一種求助信號,目的是讓免疫系統霎時間火力全開。這最後一招自殺式的攻擊不僅能夠損傷病毒,也會留下一大堆連帶傷害,其中血管承受了其中最主要的攻勢。細胞因子風暴令血管壁變得更容易穿透,因此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都開始滲出血液和血漿,最終將會導致多個器官產生衰竭。

考慮新藥,立竿見影出效果

與此同時,醫生們考慮嘗試一種尚未獲批的藥物——由吉利德(Gilead)公司研發的抗病毒藥remdesivir。藥物主要成分是一種核苷類似物,能夠抑制依賴RNA的RNA合成酶(RdRp)。

這種藥物計劃之前計劃用於伊波拉病毒,因為2019-nCoV病毒裡同樣有RdRp。所以,這種在研療法也有可能對冠狀病毒進行抑制。

隔離治療的第七天晚上,這名病情惡化的感染者正式接受了remdesivir的靜脈輸注。

第八天,這名患者的臨床症狀出現了立竿見影的改變。他不再需要吸氧,氧飽和度也恢復到了94%-96%。除了乾咳和流鼻涕外,他已沒有其他症狀。

截止這篇論文發表日期1月31日,這名患者雖仍在隔離治療,但是已經退燒唯一的症狀就是咳嗽,且嚴重程度與日俱減。

這篇文章作者最後表示,這名感染者發病(並非住院)的第4天和第7天,病毒具有很高的載量水平,因此有傳播的潛力。而且感染者糞便中也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病毒對於呼吸道外的潛在影響目前還不了解。

這名感染者早期只有發燒和咳嗽的現象。直到症狀出現的第九天,病情才進展到肺炎的階段。早期的症狀非常輕微,且和其他冬季的傳染性疾病有著類似之處,增加了診斷的難度。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別讓更多美國人在領導力真空中死去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別讓更多美國人在領導力真空中死去 2020-10-10 15:07:13這家國際知名醫學雜誌刊發社論批美國政府:別讓更多美國人在領導力真空中死去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10月8日發表社論「在領導力真空中死去」(Dying in the Leadership Vacuum)。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美國應對新冠疫情幾乎每一步都失敗
    世界醫療領域頂級學術期刊、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8日刊文說,新冠疫情給全球帶來危機,也給領導力帶來巨大考驗,但美國領導人沒有經受住考驗,使這場危機變成了悲劇。這篇評論文章說,美國在應對疫情過程中,幾乎每一步都是失敗的。
  • 國際醫學頂級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批評美國政府抗疫不力
    人民日報華盛頓10月9日消息,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8日發表社論,批評美國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力,幾乎每一步都出現失敗,給美國社會造成了巨大損失。這篇由該刊物所有編輯聯合署名的文章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性危機,給各國領導力帶來考驗,美國沒有通過這個考驗,將危機進一步變成悲劇。美國目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均為全球最高。文章指出,美國應對這場疫情的每一步幾乎都失敗了。
  • 別管雙黃連了,最新發現抗伊波拉病毒新藥對新冠肺炎有效
    因為中科院有專家建議用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治療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為此,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在1月30日還發了一個文件。儘管還沒有過夜,雙黃連治療新型冠狀病毒就成了一個笑話。就在中國雙黃連刷屏,萬眾搶購至斷貨的時候,美國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報導了對美國第一個新型肺炎患者的治療。
  • ...你一定要知道|利託那韋|洛匹那韋|病毒|冠狀病毒|新英格蘭醫學...
    中國醫學科學院等科研單位在《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發表的文章顯示,新型冠狀病毒與已知的冠狀病毒相比相似度均小於90%,判定其為一種前所未知的新病毒。而新發現毒株包含ORF3和完整的ORF8基因區域,這是蝙蝠源冠狀病毒的特徵序列。至於蝙蝠和人之間的中間宿主是什麼,目前尚未有答案。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肝癌一線治療研究突破瓶頸
    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文章稱,一項臨床III期試驗IMbrave150的完整數據表明,PD-L1抑制劑阿替利珠單抗(Atezolizumab),聯合抗血管生成藥貝伐珠單抗,取得了晚期肝癌一線治療的成功。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2期)
    3.Science期刊發文指出一篇聲稱無症狀感染者可傳播新型冠狀病毒的NEJM論文存在缺陷doi:10.1126/science.abb15242020年1月30日,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上發表的一篇關於德國前四例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病例的論文(NEJM, 2020, doi:10.1056/NEJMc2001468)上了多家媒體的頭條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詳細披露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詳細披露自2019年以來,美國不斷傳出電子菸導致使用者出現肺炎甚至死亡的病毒。近日,國際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布了一項報告,聚焦備受關注的美國「電子菸」肺炎。該研究團隊主要來自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
  • 試驗證實滴露等消毒劑可有效殺滅新冠病毒
    2020年5月24日發表在《美國感染控制雜誌》(AJIC)上的《Microbicidal Actives with Virucidal Efficacy against SARS-CoV-2》(對SARS-CoV-2新冠病毒具有殺傷力的微生物殺滅試劑)文章介紹,通過研究發現,消毒活性物質
  • 吳一龍教授領銜的臨床研究成果登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早中期...
    9月20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正式發表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教授領銜的ADAURA(術後輔助)研究成果,肺癌術後使用分子分型指導下的第三代EGFR-TKI靶向輔助治療,可降低IB-IIIA期EGFR突變肺癌83%的復發與死亡風險,讓早中期肺癌患者望見治癒之光。確診了肺癌,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能否手術切除病灶?
  • NEJM:425例中國2019-nCoV肺炎病例的早期傳播動力學特徵和流行病學...
    1月29日,來自中國多家多家疾控中心聯合中國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的聯合署名作者在新英格蘭雜誌上發表了第一項包含425例2019-nCoV病毒感染相關肺炎的流行病學和傳播動力學特徵數據。
  • 李蘭娟院士推薦新藥涉嫌利益輸送?真實情況或是這樣
    有業內人士表示,從已上市藥物中篩選出可能對新冠病毒有效的藥物是對抗疫情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因為已上市藥物已經過毒理、藥物代謝等研究過程,只需確認其對新適應症是否有效即可,這可大幅縮短藥物研發時間。」該人士表示。
  • 從不談論政治與選舉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為何打破百年傳統罕見...
    據CNN報導,當地時間10月7日,麻薩諸塞州醫學會(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出版的全球醫學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作出前所未有的舉動——發表了一篇所有編輯籤名的社論文章,批評川普政府的新冠疫情應對,並呼籲民眾通過投票將當前政府領導層選出白宮。
  • 中國疾控中心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論文到底講了什麼?
    首次公布「人傳人」之後,在北京南站,回鄉人們戴口罩的場景(鈦媒體作者拍攝)北京時間1 月 30 日,世界著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最新文章,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國武漢早期傳播動力學」為題,
  • 中國抗艾新藥龍頭前沿生物
    同時,公司擁有行業先進的長效多肽藥物研發實力、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GMP 認證的生產設施、中國市場的醫學推廣團隊和海外市場開拓團隊,覆蓋從創新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發和全球臨床開發、生產與銷售的全產業鏈,在HIV 長效治療及免疫治療細分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力。
  •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總編:加州屍檢刷新美國新冠時間線
    來源:中國國際電視臺官方微博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縣公共衛生部門21日通報,該地區兩名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分別於2月6日、17日在家中病逝。屍檢後,兩人的樣本被送至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確認兩人均呈新冠病毒陽性。據稱,兩例病例均無中國或其他國家旅行史,專家就此推測,病毒或更早已在美國社區傳播。美國加州聖克拉拉縣的這2份屍檢結果,改寫了美國疫情傳播時間線。這意味著什麼?
  • 100%臨床有效 廣譜抗生素新藥2期臨床
    該平臺可分析、探索、篩選出新型抗感染候選化合物,設計成高度特異性的抗感染新藥,專門治療難治耐藥性感染病原體。藉助這一平臺,Entasis發現了一系列有意義的,針對嚴重細菌感染的不同產品,包括ETX2514SUL(針對鮑曼不動桿菌感染),ETX0282CPDP(針對腸桿菌科感染),一種非β-內醯胺類PBP抑制劑(針對革蘭氏陰性菌感染)和zoliflodacin(針對淋病奈瑟氏球菌感染)。
  • 血型裡也有戰鬥型,這種血型新冠感染風險最低
    而在今年6月,還有科學家對數千名歐洲患者進行了基因分析,並將研究結果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當時來自義大利血型真的會影響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嗎?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9期)
    2020年6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自2019年12月8日以來,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報告了幾例病因不明的肺炎。大多數患者在當地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工作或附近居住。在這種肺炎的早期階段,嚴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出現了,一些患者迅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急性呼吸衰竭和其他的嚴重併發症。2020年1月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hina CDC)從患者的咽拭子樣本中鑑定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最初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命名為2019-nCoV。
  • 去勢敏感性前列腺癌(CSPC)新藥!強生Erleada聯合ADT可降低第二次...
    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的TITAN研究的主要結果顯示,與安慰劑+ADT相比,Erleada+ADT將死亡風險降低了33%。中位隨訪22.7個月,Erleada+ADT組的2年OS率為82.4%,而安慰劑+ADT組為73.5%(HR=0.67;95%CI:0.51-0.89;P=0.005)。2個組中位OS尚未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