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海洋軟體生物,一般有8隻觸手,然而最近,在日本的宮城縣沿海村落裡,竟然出現了一隻9足章魚。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這隻變異章魚是由宮城當地一名漁民發現。發現當日,這名漁民捕獲了4隻章魚帶回家,他的母親卻發現其中竟有一隻章魚是9足,該漁民隨即聯繫了當地的自然研究中心。
專家鑑定後提醒漁民要小心。因為村子距離福島核電站所在地很近,所以,不排除這種動物變異與輻射有關。不過,也有研究人員表示,會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與章魚自身的再生能力有關,因為章魚斷腳之後,有時會因刺激而從傷口中再次長出新的腳來。
報導稱,該自然研究中心計劃將這隻章魚用酒精醃製成標本,用於今後的展出,一方面作為記錄保留下來,另一方面與當地豐富自然環境的傳播相結合,加深公眾對海洋生物的了解與認知。
此事一出,大部分網友開始擔憂核輻射的影響。這也難怪,畢竟,對於大家來說,核輻射汙染實在是一次慘痛的回憶,尤其是福島人民。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太平洋地區發生芮氏9.0級地震,這場地震引發了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福島第二核電站受到嚴重的影響。
在福島核洩漏過的地方,因為DNA序列改變基因產生畸形,變異的動物隨處可見,種植的蔬菜水果也跟平時的不同,形狀很怪異。一些西紅柿變得畸形可怖,海域內的生蠔猶如人臉般大,三文魚內出現白色不明物質。
不僅僅影響動植物的生長,就連人類,也難逃一劫。事故之後,縣內所有兒童近38萬人檢查了甲狀腺,結果發現有159人患癌,還有34人疑似患癌。日媒報導稱,福島癌病發率是平均水平的30倍!
簡而言之,雖然這次的發現極有可能只是個推測,這隻章魚有可能並不是因為核汙染而變異了,但這也是在向我們敲響了警鐘。
前段時間,日本政府打算把福島第一核電站輻射123萬噸核廢水排放太平洋,排放時間將長達30年。123萬噸核廢水,是什麼概念呢?這麼說吧,如果把這些核廢水都裝進500毫升的礦泉水,足足能裝滿250億瓶,可以繞地球赤道120圈。
可想而知,這些含有放射性的核汙水如果排放到海洋之中,會給海洋、海洋生物,以及人類,構成多大的傷害。現在,日本沿海已經出現9足章魚,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證明了日本所謂的「沒有汙染」的核廢水,實際上對環境的破壞是很大的!
假使日本政府再一意孤行,不顧周邊國家的強烈抗議,一個勁兒地把核廢水排放到海裡,即便解決了燃眉之急,長此以往,大自然終將會「懲罰」這種行為的。而章魚的變異,恐怕就是人類的下場吧!
免責聲明:
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無法核實其真實出處。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轉載或引用僅為傳播更多信息、分享環保公益價值,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