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新疆的產棉區。不誇張地說,真是從小跟棉花廝混在一起。聽媽媽說,要生我那天,白天她還在地裡拾了幾十公斤棉花。
小時候,大人看著這樣的狀況可能是豐收的喜悅,孩子們則會發愁:天哪,什麼時候才能拾完啊!
很多人把採摘棉花,叫摘棉花、採棉花,不過,我們那裡都是說拾棉花。聽起來就像棉花是從地面上撿起來似的。其實不然,棉花桃子在枝頂張大了嘴巴,白白的棉花絮在陽光下閃耀著暖暖的光芒時,你需要彎著腰,四指併攏,等指尖觸到幹透的棉花殼的時候,四指和拇指從不同方向同時用力,只那麼輕輕一下,一大朵柔軟、潔白的棉花,已被你拾入手中。
沒錯,拾棉花就是如此簡單!如果不去考慮↓↓↓
頭頂的炎炎烈日,
一天到晚彎腰到直不起腰的勞累,
尖利的棉花殼把指頭扎到倒刺無數甚至出血,
手抓棉花時突然抓到了通體冰涼的豆蟲的驚悚,
以及無遮無攔的烈日將你暴曬到嘴唇和鼻子連連流血……
有些事,真的是需要親自體驗一下,才知其中滋味。
從網上找了三張棉花地裡的常見場景。第一張圖的主角是少數民族,維族還是哈薩克族我也分不清,棉花的植株還算高,稍微彎腰就能拾到;第二張裡幾個人,身上帶的那個裝棉花工具叫棉花兜子,裝得多了,腰很累;第三幅圖跟第一幅的人一樣,他們是用尿素袋子裝棉花,優點是不那麼累腰,而且比棉花兜子裝得多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每年秋天的勤工儉學就是去給農戶家拾棉花。不同的年級,有數量不等的任務,比如,二年級的學生,每天要拾15公斤;三年級,20公斤……隨著年級的增長,任務遞增。
這才是棉花真正的花,那種白色的,應該叫果實炸裂~
聽我爸媽說,我沒上學的時候,每天還能跟著大人一起,拾上十幾二十公斤的,可是上到二年級後,反倒每天都無法拾夠15公斤的任務了。等勤工儉學結束,老師算完帳公布時,我還需要給學校上繳四五十元錢。家長不免有些惱火。那可是上世紀90年代,這筆錢不能說巨款,但也不算少。尤其是給學校做了20來天的活兒了,還要給倒交錢,真不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兒。
後來,年齡長了,但任務也長了,每年完成得依舊很勉強。當時,最盼望的,是帶隊的老師能走到我的棉花行子,幫忙拾一會兒。這樣不但行子趕上了別人,老師拾的棉花,也會給我。可這樣的機會,並不是很多。
長大後回憶,為什麼那時自己的動作那麼慢呢?能想出的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是:當時我特別愛胡思亂想,腦子裡每天都在天馬行空幻想著些什麼,手上自然就會慢些。而且,我從小超級害怕豆蟲,而那個或黑或綠的傢伙,又特別愛藏身在附棉秧上,而這個附棉秧顧名思義就是愛附著在棉花上。一旦棉花杆上有附棉秧,我要伸手時,都會感到呼吸緊促,生怕一把捏下去手指觸到的不是棉花,而是一隻可怕的豆蟲。在這樣的緊張心態下幹活,體驗實在是太不好了。
肯定會有人覺得這豆蟲長得美……上周去中科院動物所培訓,研究兩爬的老師說:這隻蟾蜍多美啊~雖然我無法接受,但我能理解他對它的愛
其實,一定程度上,我也要感謝棉花和那讓我想起都肝顫的豆蟲,因為小時候,真的為了長大不再拾棉花、不再見到豆蟲,才努力讀書的。當然,那是最開始的一個動因,後來也是嘗到了成績好的甜頭和學知識的樂趣,才始終知道努力的吧。
為了給大家科普一下豆蟲,我剛才顫抖著手指搜索了一下。這傢伙是鱗翅目天蛾科豆天蛾的幼蟲,主要分布於我國黃淮流域和長江流域及華南地區。新疆居然都不是它的主要分布區,讓我有點兒詫異。有的地方會把它稱作豆青蟲。
豆蟲喜歡攀附的附棉秧,有人也叫它扯扯秧,我對照了一下,它應該就是打碗花。葉子三叉戟形狀,粉白色的小花,跟牽牛花神似。小時候因為豆蟲的緣故,對它也恨屋及烏。前兩年在小區附近的公園見到它,細看它的小花,竟有小家碧玉的嬌羞秀美。
時間真是神奇啊,能給一切回憶都鍍上金邊。竟連恐怖的往事,都能品出幾分溫馨和美好。
如果記憶沒有偏差,這就是附棉秧。如果有問題,也請新疆的小夥伴給我發送正確圖片,感激~
本來準備明年自己在陽臺上種幾棵棉花,詳細拍照、記錄,再來寫寫這個我既恨又愛的植物。但上周去世界花卉大觀園,在溫室裡見到了樹棉和陸地棉,我就忍不住先小小回憶一篇,並附上當時發的朋友圈圖片和文字,作為本文的結尾吧~
以前聽別人說棉花樹,只以為是棉花忘記打頂,瘋長成了樹狀。原來真的有樹棉!
樹棉是亞灌木或灌木,能長到兩三米高。從小盆友開始到最後一幅,都是樹棉。專門讓115釐米高的娃兒在那裡當參照物。(下面九宮格的圖,都能點開看大圖~)
植物志裡說,樹棉在長江和黃河流域的棉區有廣泛種植,不過也正在被陸地棉逐漸淘汰。
陸地棉,就是前三張,草本,長個一米左右。新疆種植的應該基本都是這樣的。
有意思的是,新疆人(至少我們那裡的棉區)把陸地棉當作一種播種方式,就是露地而種,地面上不覆蓋薄膜。自然地,將它與鋪薄膜種植的方式作為一個相對概念。其實,這種意思的話,寫作「露地棉」更準確。但是,在植物志裡,陸地棉是一種棉花品種。
老家人要是看到有人把他們每日侍弄的莊稼種在花盆裡,供大家欣賞,一定會笑得直不起腰吧~不過呢,我讓媽媽從老家帶了棉花種子,明年也要在家裡種幾棵哈~
棉種可分享,但需找我自取哈~
棉花的花,五瓣,早上初開時,白色或淡黃色,下午轉粉紅,第二天變成紫色。
一直覺得,寫大偵探的那位童鞋,你可以把這個作為書裡一個小小的線索~
—The End—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的公眾號:城南花事(plant_story),一起約會身邊的花花草草。
長按下面二維碼,即可加關注↓↓↓
城南花事丨跟隨季節變化,約會身邊的花花草草
(原創作品,歡迎轉發朋友圈,轉載請聯繫本人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