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柔軟的舌頭也能傷人
小桃老公是外人眼裡的絕對好老公,也是忠厚老實的代名詞。
他是個心思細膩的男人,對人知書達理體貼周到,照顧孩子做家務盡心盡責,對於嶽父母也很孝順,更沒有出軌、家暴,但這樣一個人,卻有一張讓人深惡痛絕的嘴。
跟他在一起,小桃很長時間都處於抑鬱狀態,最嚴重的一次,差點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上跳車。
《欲望山莊》裡有句話非常經典:"柔軟的舌頭也可以挑斷一個人的筋骨,語言有時候比暴力最傷人。"
小桃老公就是一個典型生活差評師,他跟小桃說話永遠帶著指責和抱怨。
不管她做家務多勞累,工作多辛苦,哺育孩子多精心,對公婆多用心,無論在外人眼裡小桃是多麼能幹賢惠,從來都得不到老公半句誇獎,充斥在小桃耳邊的永遠是:
"你打掃衛生太慢了,蝸牛都比你快。"
"哪有你那樣教孩子的,好好的孩子都被你毀了。"
"你看你做這個飯,少鹽無油,誰能吃得下去。"
"哪有你這樣開車的,典型的女司機。"
無論家庭聚會還是朋友聚會,他也當人面說小桃這不好那不好,搞得小桃一點心情都沒有,夜裡經常失眠,考慮這段婚姻要不要繼續下去。
也許會有朋友說小桃不知足,但老公這一個缺點,完全掩蓋了他所有優點,雖然更多時候他都是笑著,以玩笑的形式說出來。
但親密關係中的這種溝通態度,比什麼都傷人。
02為維持婚姻男子裝啞巴62年
美國康乃狄克州,曾經發生過一樁奇特的離婚案。
一位丈夫由於不想跟妻子說話,婚後一直裝啞巴,一裝就是62年。
直到妻子在網上發現丈夫的唱歌視頻,才知道自己被騙的很徹底,她一氣之下將丈夫告上法庭,並提出精神損失費的訴求。
關於這件事好多人都罵這位丈夫對婚姻不誠實,對妻子太過冷漠,實際上丈夫裝聾作啞的背後另有隱情。
由於妻子非常強勢,總是喋喋不休地抱怨,丈夫這個人弱勢,相對沉默寡言,為了保持婚姻的長久,他才開始在妻子面前裝啞巴。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寫道:"親密關係中錯誤的溝通方式,會讓我們難以感受到對彼此的愛。"
我非常理解這位丈夫的心情,不好的溝通方式,確實有讓人逃離婚姻的衝動。有些人就是這樣,嘴裡即便是關心,也有讓人想扇他耳光的衝動:
"你能幹什麼,趕緊過來我去弄。"
"天氣這麼冷你穿這麼少,活該腿凍紫了!"
"讓你不喝酒就是不聽,以後生病不要指望我。"
語言是人類溝通的橋梁,每個人平均每天說7000個字。表達自我,與他人完善關係、建立聯繫,都是通過說話,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說話。
無論指責還是關心,用錯誤方式說話,不僅沒有效果,還會加速人與人之間的疏遠。
03《非暴力溝通》讓你高效溝通
《非暴力溝通》的作者馬歇爾·盧森堡,是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 2006年獲得由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
這本書某瓣評分8.4,是溝通心理學的曠世奇作。
書中的理念讓很多瀕臨破碎的夫妻高效溝通,重獲美滿幸福,也讓很多人化解衝突與糾紛,縱橫職場如魚得水。
豺狗是非常兇猛的動物,警惕性高攻擊性強,被盧森堡博士譽為暴力溝通者。
這類人的特點是思維局限,視野狹窄,有點自我保護過度。這跟豺狗眼距窄,只能看到前方很近的地方一樣。暴力溝通者說話如同向人捅刀子,怎麼狠怎麼來:
"你是什麼腦子?連這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出來。"
"東西就在眼前都看不見,長眼睛用來吃飯的嗎。"
"人家老公一年賺一百多萬,你真是太窩囊了。"
他們不是故意要這麼暴力,用盧森堡博士的話說,他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這種語言,卻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長頸鹿由於有著長長的脖頸,站得高看得遠,還有著強大的心臟、胃部以及優雅的體態,被盧森堡博士譽為非暴力溝通者。
這類人思維開闊視野寬廣,具有同理心,樂於傾聽。
能給予對方愛與尊重,即便是極端事物,也能內化為自身所需養分,如同長頸鹿可以吞食消化帶刺的沙棘。
04暴力溝通4大特徵
馬歇爾博士曾經說過: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無情的,那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無情。我們的轉變與世界的狀態息息相關。而改變溝通方式,是自我轉變的重要開端。"
暴力溝通常常有喜歡翻舊帳、愛戳別人痛處、得理不饒人、發洩情緒等四大特徵。
綜藝節目《我是演說家》中,寇乃馨就深刻反省過,自己對黃國倫說的揭短狠話。有一回夫妻二人吵架互不相讓,寇乃馨專挑丈夫痛處:
"黃國倫,你憑哪一點配得上我寇乃馨啊,你知不知道你離過婚,你是二手貨,你配不上我。"
這件事給丈夫造成的傷害,讓寇乃馨意識到,自己是個語言上的施暴者。
有位老太太的兒子洽談業務失敗,回家後恰好看到母親坐在自己床上,便把情緒都發洩到母親身上:"沒事就在自己房間呆著,不要到處亂跑。"
母親解釋說自己在找報紙,順便坐床上休息一下。
兒子依然一張臭臉,責備母親吃飽了沒事幹,半夜三更滿心委屈的老太太縱身從7樓跳下。
老太太肯定不會因為兒子一次言語衝撞就跳樓,可能是長期以來兒子都不善於良好溝通,坐床這次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增廣賢文》有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相信很多人跟寇乃馨和老太太兒子一樣,沒有傷人心。
但卻不知如何表達,不懂控制情緒。這時候,就需要認真領悟《非暴力溝通》中馬歇爾博士提出的,"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四個步驟。
05會傾聽善表達讓世界更美好
"我觀察到……我感覺……是因為……我請求",是非暴力溝通者交流的萬能句式。
看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後,小桃老公在教她駕駛車輛時,不再暴跳如雷,而是溫和地說:
"我觀察到每次離前方的車子距離已經很近時你還在加速,這樣很危險。因為如果一個不小心就追尾了,我們還是全責。所以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減速,這樣才能做到安全第一。"
在這裡他就首先觀察了小桃的行為,然後表達了感受,接著說出想法,最後提出要求。這樣一來小桃不但完全能聽進去,而且會很好地執行。
我們可以表達憤怒,但不要憤怒地表達。
網上有關於衝突10大陷阱的總結,非常值得我們了解,有助於我們跳出無意義溝通,把問題和需求說明白,不陷入互相指責、黑化的惡性循環:
一、攻擊vs合作,二、權力vs關係,三、強大vs脆弱,四、入侵vs敞開,五、過程vs結果,六、高語境vs低語境,七、直接vs間接,八、高濃度vs低濃度情緒,九、自我vs連接,十、輸贏vs雙贏。
千萬不要讓自己與人溝通的方式,毀掉人際交往的溫度。如果大家在溝通時都能以非暴力溝通方式進行,世界上一定會少了很多矛盾,更加美好與和諧。
怎樣才能不傷人又清晰表達,建立自己表達感受的詞彙庫,一句話讓人如沐春風,《非暴力溝通》中有馬歇爾博士50年的溝通諮詢實踐經驗,讓人受益匪淺。
好的溝通方式,是家庭關係的調和劑,職場成功的助燃劑。點擊下方連結,讓我們每個人都會傾聽、善表達,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