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然資源部選擇北京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上海市、江蘇省新沂市、山東省濟南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四川省成都市、陝西省安康市開展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試點工作。一年多來,這些地方結合實際,啟用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完善電子證照管理平臺和規範,探索推廣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共享應用等,很好地完成了試點任務,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北京
獲取途徑多元,使用規範安全
2020年1月1日起,在建設完成北京市電子證照資料庫、電子證照管理系統、電子證照應用系統、基於區塊鏈的電子證照存儲系統,並對不動產登記系統進行了功能升級後,北京全市範圍內啟用了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經審核予以登記的不動產權利或事項,在完成登簿後自動生成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
在北京,電子證照獲取途徑多元、方便快捷。個人可登錄「北京通」APP、「北京市不動產掌上登記中心」APP或微信公眾號,進入掌上登記中心證照領取模塊獲取,法人可選擇「北京市不動產掌上登記中心」APP或微信公眾號,通過電子營業執照登錄方式,進入證照領取模塊獲取。
為完善電子證照管理平臺和規範,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對照電子證照6項國家標準,制定《北京市不動產電子證照生成規範》《北京市不動產電子證照使用規範》《北京市不動產電子證照管理規範》《北京市不動產電子證照資料庫規範》系列規範和管理辦法,建立了不動產電子證照資料庫及管理系統。
此外,北京還探索了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在銀行、公積金中心,以及電力、燃氣等部門的應用。如:建立與銀行和公積金中心專網之間的接口,抵押登記業務登簿完成後,生成不動產登記證明電子證照,不動產登記系統將電子證照推送給銀行、公積金中心,後者可直接在各自系統中查看,實現「憑證照放貸」。此外,北京還引入區塊鏈等多種先進技術,增強了電子證照的安全性和可信度,有效避免了證照被篡改、被偽造或者被盜用的風險。
黑龍江哈爾濱
完善平臺管理,實現數據共享
2019年10月,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系統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為電子證照的推廣與應用提供了基本保障。試點期間,共頒發電子不動產權證書99118件,不動產登記證明32761件。
為保證電子證照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哈爾濱完善電子證照管理平臺和規範,通過哈爾濱市政務平臺的3C認證系統對電子籤章進行加密,為不動產電子證照提供有效性和防篡改的技術保障手段。當電子證照生成時,調用電子籤章接口服務,為電子證照加蓋電子印章,避免電子證照信息被非法篡改,從而確保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在使用、共享和公眾服務的過程中的準確性、完整性、權威性。
目前,申請人在辦理相關不動產登記業務並完成登簿後,可通過數據轉換,直接生成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權利人通過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實名認證後,即可實現電子證照的領取和使用。為實現電子證照的應用與推廣,哈爾濱登記機構在不斷完善系統平臺的基礎上,做好電子證照信息與相關政府部門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數據實時共享和應用,建立統一的接口規範、安全的電子證照信息的互認共享機制。目前,已與住建、稅務、民政、公安等部門以及部分金融機構實現數據實時共享,企業和群眾在取得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後辦理公安戶籍管理、居民子女入學、工商註冊登記、繳稅、不動產抵押等事項時,可直接出示電子證照,或由相關部門通過數據共享平臺提取相關證照信息進行認證審核。同時,可與教育部門聯合開展中小學對口升學核驗工作,與水、電、氣過戶聯動,與人民法院開展「點對點」對接辦理。
在整章建制方面,制定和下發了《哈爾濱市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試點實施方案》《哈爾濱市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規範》《關於推行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的公告》,確保了工作落實到位。
上海
強化法律保障,實現標準化管理
為合法有效推行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上海市從法律研究、技術融合、平臺建設等方面著手,以實現便民利企、提能增效為目標,進一步優化了不動產登記領域營商環境。同時,制定了相應的制度規則作為支撐,以實現電子證照全流程、全周期規範化及標準化管理。
一是開展合法性研究,為電子證照啟用提供法律保障。以《電子籤名法》等為基礎,從電子證照應用於不動產登記的合法性、可行性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為實現電子證照應用提供了法律保障,並通過《上海市不動產登記若干規定》固化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法定地位。
二是電子籤名為電子證照真實性及完整性提供技術支撐。上海市頒發的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加蓋的電子印章以電子籤名為依託,通過數字證書認證實現。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向市數字證書認證管理中心提出並獲取數字證書的申請,利用圖像處理技術將電子籤名操作轉化為與紙質文件蓋章操作相同的可視效果,同時利用電子籤名技術保障電子證照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籤名人的不可否認性。
三是搭建多種平臺,為群眾和企業提供便利途徑。通過信息共享,向銀行業金融機構延伸不動產登記服務,實現不動產抵押登記「不見面辦理」,並將全部業務納入市政府「一網通辦」辦件庫,為抵押權登記中電子證明的獲取和應用提供基礎平臺。2020年1月起,由不動產登記系統生成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並陸續向市大數據中心資料庫匯交,並提供證照調用接口服務,為實現跨層級、跨部門、跨區域的電子證照互認共享提供便利。截至目前,已匯交完成14萬本電子不動產登記權證書,5萬本電子不動產登記證明。
江蘇新沂
探索三維技術,讓證照更直觀
江蘇省新沂市在開展二三維一體化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試點工作過程中,著重加強電子證照系統和三維不動產資料庫建設。
依據統建模式,江蘇省自然資源 廳負責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設計,該廳結合不動產登記業務特性,制定了《江蘇省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規範》;建立了省級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資料庫及系統,基於自然資源業務網向全省各 級不動產登記機構提供證照籤發、註銷和下載等服務,基於電子政務外網通過江蘇省級電子政務平臺向相關部門提供電子證照檢索、驗證等服務。市縣級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系統在辦理相關不動產登記業務登簿後,調用省級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系統接口,實現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籤發、變更或註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試點探索了三維新技術,讓不動 產管理更加直觀有效,讓權利人的獲得感更強,同時建設與江蘇省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系統相銜接的新沂市不 動產登記電子證照模塊及二三維不動產數據生產與管理系統,實現新沂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與不動產二三維圖像表現的集成應用。2019年6 月,新沂頒發江蘇省首批二三維一體化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試點期間,新沂共頒發16085份電子不動產權證書和18286份電子不動產登記證明,對新沂市38個小區共477 棟樓進行了宗地(小區)三維建模、建築單體與相應房屋產權三維建模。此外,試點項目組編制的《江蘇省不動產三維模型與電子證照規範》已立項為江蘇省地方標準。
山東濟南
建設電子證照平臺,助力不動產「雲登記」
山東省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以為企業和群眾「辦好一件事」為標準, 創新不動產登記服務模式,積極開展電子證照應用推廣互認工作,助力不動產 「雲登記」。目前,濟南已登記發證的200餘萬不動產權證書,均可以通過「泉 城辦」APP查詢其電子證照。
按照《電子證照總體技術架構》等 6 項國家標準,濟南局建立完善不動產電子證照資料庫及管理系統。在系統平臺構建中,採用雲計算、雲存儲、大數據、電子印章、電子圖紙等關鍵技術,增強了體系的高效性和穩定性。同時,將信息安全建設納入平臺建設的全周期,同步規劃、建設、運行。通過「濟南政務雲」,建立安全的系統運行的物理環境;合理規劃網絡架構,建立安全的網絡環境;通過安全認證和密鑰訪問等技術,保障運行信息平臺的伺服器以及虛擬機的主機安全;建立以數據完整性、保密性、備份恢復等內容為核心數據安全策略,保障數據安全;建立以數字證書、安全認證、密鑰訪問、安全監控等內容為核心的應用 安全策略,保障應用安全。
濟南局還依託省、市電子證照資料庫與管理系統,結合自身數據整合基礎和技術研發實力,建成了濟南市不動產電子證照平臺,採用電子介質方式對不動產登記信息進行保管,經審核予以登記的不動產權利或事項,在完成登簿後即時生成電子證照,並附電子圖紙。同時,通過與大數據局銜接,實現了與住建、稅務、工商、公安、公用事業等部門以及金融機構的實時共享,企業和群眾在取得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後,辦理相關事項時無須再使用紙質證書證明。
廣西南寧
實現共享互認,推動高效便民
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狠抓落實,目前已實現了全面覆蓋、共享互認,推動全市不動產登記更加便民和高效。截至目前,全市共生成電子不動產權證書和登記證明195.63萬本。
試點開展後,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的推廣、互認等工作進一步加快推進。目前,南寧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在完成登簿後由系統同步自動生成,權利人可通過「愛南寧」APP、「邕e登」APP、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在線查看、下載、列印,做到了辦證「全程不見面,一次不用跑」。同時,藉助政府信息共享平臺,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共享互認,權利人辦理經適房(保障房)上市審批、繳稅、社會保障、戶籍管理、入學、企業開辦以及自然資源內部相關業務時,相關部門可通過「邕e登」PC端、「愛南寧」 「邕e登」等APP對電子證照進行核驗,無須辦事群眾再提交紙質不動產權證書,方便了群眾,也提高了辦事效能。
同時,南寧通過建章立制,大力推動電子證照規範化建設。目前,南寧市制定了電子證照規範和管理辦法,建立完善了電子證照資料庫及管理系統,實現了電子證照核發、領取、存儲、查驗、註銷的全流程、全周期規範管理,確保了電子證照數據信息安全、完整。同時,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運維、誰負責」的原則,落實信息安全責任,確保電子證照系統安全穩定運行,解除了辦事企業和群眾對電子證照信息安全問題的疑慮。
四川成都
確保信息安全,提升服務效能
為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四川省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制定了實施方案以及《成都市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管理暫行辦法》等相應制度規則作為支撐依據,並以成都市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為依託,建立了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資料庫及管理系統,確保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數據信息安全、完整。2019年7月和2020年6月,成都先後順利啟用不動產登記電子證明和不動產登記電子證書。
為了給群眾和企業獲取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提供便利途徑,成都局積極利用和新建多種平臺,包括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網站、「成都不動產登記」微信公眾號,以及「天府市民雲」APP、「天府蓉易辦」微信小程序等。同時,依託與人民銀行合作建設的銀政通不動產業務新版系統,為抵押登記中電子證明的獲取和應用提供基礎平臺。
此外,為實現跨層級、跨部門、跨區域的電子證照互認共享,成都局還積極研究區塊鏈技術在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及相關領域的應用,推動實現辦理不動產登記所需其他部門的電子證照可通過區塊鏈方式共享獲得,同時將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共享給其他相關部門。
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的啟用,已經為成都政務服務效能的提升、營商環境優化起到了助推作用。一方面,有效精簡登記要件、避免資料重複提交、避免辦事群眾多部門來回跑路;另一方面,縮短了與不動產登記相關事項的辦理時限,降低企業和群眾辦事成本。
陝西安康
落地秦巴山區,助推服務再提速
陝西省安康市選擇恆口示範區(試驗區)作為創新突破口,快速實現了電子證照在秦巴山區的落地。
2019年11月,恆口示範區(試驗區)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管理系統上線運行。該系統基於《電子證照總體技術架構》等6項國家標準,結合不動產登記業務特性,並利用陝西省數字認證中心的數字證書、電子籤章等技術進行研發,主要包括電子證照管理系統以及電子證照共享服務系統,可實現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的制證、籤發、管理、驗證及共享應用、查詢統計,便於建立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庫,助推「網際網路+」服務再提速。
目前,該系統運行平穩。不動產登記流程辦結後,系統實時自動生成對應的加蓋陝西省數字證書認證中心電子籤章的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不動產權利人可通過安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微信公眾號或者網頁端辦事大廳,在線通過人臉識別對本人名下的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進行查詢、核驗、下載。據統計,試點期間,恆口示範區(試驗區)不動產登記局籤發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807本。
下一步,安康市、恆口示範區(試驗區)將持續加強相關標準和規範的建設,加大宣傳力度,積極推進共享應用建設,擴大應用使用範圍,更加充分地發揮電子證照的作用。
(稿件素材由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北京、黑龍江、上海、江蘇、 山東、廣西、四川、陝西等地省級自然資源部門提供)
來源:i自然全媒體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聚焦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試點及應用推廣》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