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發布會在深圳舉行!賀州成績單靚麗!60個項目、投資超750億

2020-12-22 長壽賀州

今天上午

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上午10點,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賀州)建設發展若干政策新聞發布會暨「企入桂」賀州項目推介會在廣東省深圳市召開。

去年底

廣西區黨委、政府為提高廣西開發開放水平,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決定大力開展「三企入桂」活動,即「央企入桂」「民企入桂」「灣企入桂」其中「灣企入桂」是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施「東融」戰略,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加快提升我區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促進廣西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措。

今年以來

全廣西各部門緊密協作、上下聯動,克服疫情影響,不斷開拓創新。截止今年4月30日,「灣企入桂」籤訂招商合同項目271個,項目總投資3164.46億元人民幣,在談項目610個,項目總投資4787.04億元人民幣。

賀州市作為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也交出了靚麗的成績單,在談、籤約、開工的項目有60多個,總投資額超750多億元,引進了正威集團、京基智農等一大批有實力的大灣區企業。

短短幾個月

「灣企入桂」工作之所以

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主要有這些原因

01

廣西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具備良好的基礎。

一是廣西區位優勢十分突出。廣西是大灣區向內陸縱深發展的重要通道,是我國西南地區連接大灣區的重要樞紐,是大灣區與東協國家經濟合作升級的關鍵紐帶,具備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海陸相通等獨特優勢。

二是戰略地位日益凸顯。中央賦予廣西的「三大定位」,充分體現了廣西在國家戰略中的重要地位,與大灣區建設的總體思路及空間格局高度契合,一脈相承。

三是合作基礎持續加強。廣西廣東地域相連、文化相通,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不斷深化,建立了兩廣推進《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聯席會議等合作機制,搭建了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等合作平臺,為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灣企入桂」奠定了良好基礎。

02

全區上下高度重視「灣企入桂」工作。

「企入桂」作為廣西黨政一把手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要工作,全區各相關部門、各地市高度重視。

一是做好頂層設計制定印發《2020年「灣企入桂」工作》方案。《方案》明確工作任務目標,分類施策,強化招商,提出了廣西建鏈、補鏈、強鏈重點發展的9大產業集群、全面承接粵港澳大灣區8大產業及深度融入大灣區6大產業。

二是高層領導親自參與招商,推動項目落地。今年以來,自治區黨政一把手密集拜訪、會見包括華為、香港眾誠能源、恆大、香江、正威國際等一大批有實力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推動相關企業加快布局廣西,共同拓展東協市場;各地、各部門在疫情防控期間,通過網上招商、視頻籤約開展「不見面」招商,確保了招商引資「不斷鏈」、項目建設「不斷線」,提升項目落地時效。

三是全面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對接合作。加快落實我區與廣東省產業轉移結對合作框架協議,推進產業規劃銜接,推動交通互聯互通。

四是紮實做好「企入桂」項目宣傳推介。圍繞我區「五網」建設和新基建,聚焦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短板,謀劃推出「企入桂」重點項目140個、總投資約6100億元,編制了全區首批137個重點承接產業平臺信息。項目和平臺信息已在廣東省發改委官網和泛珠三角合作官網等媒體發布。

五是狠抓產業重點承接區域和平臺建設。制定出臺廣西(賀州)東融先行示範區建設發展支持政策,指導玉林市編制兩灣產業融合發展先行試驗區發展規劃,指導梧州市制定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實施細案。爭取中央資金支持桂東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統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支持標準廠房等產業基礎設施建設。

下一步

廣西將圍繞粵港澳大灣區

企業關心的產業政策、

基礎設施建設、營商環境建設

來進一步推動「企入桂」工作

一是強化政策支持。在重大基礎設施、重點產業項目、資金安排等方面加大支持,相關「灣企入桂」項目優先納入廣西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計劃,優先保障用地、用海、用林等需求,在產業創新發展、財稅金融、人才科技支撐等方面加快出臺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具體政策,推動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

二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把交通互聯互通作為先導,最大限度發揮廣西毗鄰粵港澳、與東協國家海陸相連的沿海沿邊區位優勢,實現與周邊區域的無縫、快速連結。搶抓國家擴大政府專項債券規模、發行特別國債等重大機遇,加強項目儲備,爭取上級資金支持標準廠房、園區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14個市級產業園和35個重點縣域園區;協調推動鯤鵬生態產業園,梧州、肇慶兩地共建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深圳巴馬大健康合作特別試驗區、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西園、CEPA先行先試示範基地、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等合作平臺建設。

三是優化營商環境。對標大灣區等先進地區做法,聚焦企業和群眾期盼,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投資項目審批、政務服務、行政審批等體制機制改革,大力壓縮辦事流程和辦事時間;進一步減稅降費,壓縮水、電、氣辦理時限和成本,推行「一企一策」精準服務;完善落實民營企業綠色通道制度,努力打造與大灣區同等水平的國際化、市場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答記者問

人民日報記者提問:當前,在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穩增長前提下,賀州打算如何搶抓大灣區新一輪產業外溢機遇,在產業東融上持續發力、實現突破?

回答提問:

當前,賀州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一季度全市GDP增長1.9%、實現正增長。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粵港澳大灣區新一輪產業外溢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更大發展機遇。賀州作為廣西東融的主陣地、橋頭堡,充分發揮毗(pí)鄰大灣區的獨特區位優勢和「粵港澳美麗後花園」的「金不換」生態優勢,深度對接大灣區,強化產業東融,以大抓產業、抓大產業為重點建設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著力培育打造「3+6」產業集群。「3」是指綠色高端碳酸鈣、金屬新材料、生物製藥三大產業集群,「6」是指冶金循環、電子信息、綠色高端紡織、現代農林、大健康和文旅、現代服務業六個產業集群,力爭到2022年「3+6」產業集群總產值實現2200億元。具體工作中,我們將在三個對接上精準發力。

一是全力以赴抓好硬體基礎設施對接。打造東融大通道,建設面向大灣區的鐵路、高速公路、機場和水運航道。重點推進賀州到肇慶至廣州貨運鐵路、賀州至梧州城際鐵路,力爭貨物1小時到達大灣區交通圈;推動賀江、桂江擴能,滿足大宗貨物運輸需求;加快建設賀州黃姚機場,增強互聯互通能力。提速園區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和標準廠房,儲備一批產業用地,進一步建強以東融產業園為主導、各大園區差異化發展的「1+8」東融產業承接平臺,讓企業來了就可以投資生產。

二是全力以赴抓好產業項目對接。我們全力實施「產業發展突破年」,完善廳級領導聯繫服務項目機制,「3+6」產業集群均對應成立一個產業推進工作組和精準招商工作組,統籌推進產業東融。紮實開展「灣企入賀」行動,發揮賀州駐粵港澳大灣區聯絡處、賀州市東融新產業育成中心等平臺作用,圍繞「3+6」產業集群精準招商選商。始終堅持「大招商、招大商」,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理念,緊盯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和上市公司,大力引進一批建鏈、補鏈、強鏈的優質項目,深度接受大灣區輻射,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

三是全力以赴抓好軟環境對接。堅持招商與推介「兩個輪子」並駕齊驅,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將輪流帶隊到大灣區宣傳推介、洽談項目,推動賀州與大灣區實現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接融合。明確「誰破壞了營商環境,誰嚇跑了項目業主,市委就摘掉誰的烏紗帽,決不含糊」的工作導向,對標大灣區標準,全面推行投資審批容缺機制和企業投資項目代辦制,為客商投資提供一流的營商環境。同時,不折不扣落實廣西支持賀州東融的 17條政策,切實讓落戶賀州的企業得到實惠,確保項目引得進、能落地、發展好。

香港商報記者提問:剛才提到賀州探索「雙飛地」經濟發展模式,請問賀州在這方面有哪些創新舉措?

回答提問:

我們創新的「雙飛地」經濟模式,是以賀州為「飛入地」,探索建立科研孵化在大灣區、生產轉化在賀州的「飛地園區」模式;引導推動大灣區企業,特別是深圳的企業外溢賀州,建立生產、加工、倉儲在賀州,銷售市場、產品研發在大灣區的「飛地企業」和「飛地市場」合作模式,促進兩地建立更加緊密的產業協作關係,實現兩地或者兩方「雙飛」,企業和賀州、深圳等大灣區城市多贏的局面。

當前,圍繞建設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我們借鑑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開放平臺建設的先進經驗,在深圳成立賀州市駐粵港澳大灣區經貿聯絡處,在賀州設立東融新產業育成中心,以及賀州市東融新興產業引導基金,推動大灣區項目與賀州(包括政府部門、平臺公司、當地資源合作方)深度合作,引導產業項目轉移落地賀州。

東融新產業育成中心位於賀州高新區的核心區,由深圳中國科技開發院、深圳中美聯合研究院組建專業團隊全權管理,實行市場化運作,並分設「深圳中心」「上海中心」,三地一塊牌子、一套人馬、無縫對接、協同作戰。目前,育成中心總佔地面積121畝,共有17棟大樓及標準廠房,總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已成功引育軟視科技、中生·穿越智慧漿雲、一曜生物、普唯爾科技、天微電子、雙展科技等近40家新經濟新業態新產業項目(企業),極大地促進了賀州市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推動融入大灣區創新鏈、產業鏈、服務鏈。

剛才,我已經就廣西開展「企入桂」活動的背景、成效、下步工作思路做了簡單的介紹。在頂層設計方面我們聚焦「灣企入桂」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體制機制和招商引資創新,政策措施保障等方面重點任務。具體來講,有幾個方面:

第一在工作機制上我們成立了廣西「灣企入桂」工作指揮部,由自治區政府常務副主席擔任指揮長,抽調專門工作人員組成工作專班,統籌協調「灣企入桂」涉及到方方面面問題,提出「企入桂」工作的具體目標要求;在與粵港澳大灣區協調合作機制方面,進一步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機制、用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對話機制,做好對口產業結對合作,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協調機制。

第二在對接平臺上,我們與粵港澳相關城市達成了深圳巴馬大健康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賀州東融產業園等直接對接大灣區的產業平臺;同時我們廣西114個重點的產業園區也將加大統籌各類資金力度,支持相關園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標準廠房建設;支持加快建設桂東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示範區;支持大灣區各類技術創新孵化機構與廣西園區、企業共建孵化器、新型研發機構等平臺,加大研發投入獎補。

第三在產業政策上,鼓勵大灣區產業轉移到廣西,包括出臺《關於支持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建設發展若干政策》在內的一批政策文件,此外我們聚焦體制機制、營商環境、要素成本、融資貸款等方面,收集了地市和有關企業提出的建議,參考其他省份的先進做法,擬定了17條《灣企入桂》政策措施,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中。

第四在精準招商上,我們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思路,制定了年度的招商任務和專門的招商方案,圍繞廣西重點發展的9大產業集群,建立項目庫,全面承接粵港澳大灣區8大產業及深度融入大灣區6大產業,引聚大灣區企業來桂投資,形成廣西與粵港澳大灣區梯度發展、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的產業協作體系。我們還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建立或引進專業公司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

廣東廣播電視臺記者提問:根據剛才廣西發展改革委黃副主任的介紹,廣西開展「企入桂」工作很短時間內就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對推動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那麼廣西在「企入桂」頂層設計上有什麼具體的舉措?

回答提問:

剛才,我已經就廣西開展「企入桂」活動的背景、成效、下步工作思路做了簡單的介紹。在頂層設計方面我們聚焦「灣企入桂」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體制機制和招商引資創新,政策措施保障等方面重點任務。具體來講,有幾個方面:

第一在工作機制上我們成立了廣西「灣企入桂」工作指揮部,由自治區政府常務副主席擔任指揮長,抽調專門工作人員組成工作專班,統籌協調「企入桂」涉及到方方面面問題,提出「灣企入桂」工作的具體目標要求;在與粵港澳大灣區協調合作機制方面,進一步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機制、用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對話機制,做好對口產業結對合作,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協調機制。

第二在對接平臺上,我們與粵港澳相關城市達成了深圳巴馬大健康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賀州東融產業園等直接對接大灣區的產業平臺;同時我們廣西114個重點的產業園區也將加大統籌各類資金力度,支持相關園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標準廠房建設;支持加快建設桂東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示範區;支持大灣區各類技術創新孵化機構與廣西園區、企業共建孵化器、新型研發機構等平臺,加大研發投入獎補。

第三在產業政策上,鼓勵大灣區產業轉移到廣西,包括出臺《關於支持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建設發展若干政策》在內的一批政策文件,此外我們聚焦體制機制、營商環境、要素成本、融資貸款等方面,收集了地市和有關企業提出的建議,參考其他省份的先進做法,擬定了17條《灣企入桂》政策措施,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中。

第四在精準招商上,我們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思路,制定了年度的招商任務和專門的招商方案,圍繞廣西重點發展的9大產業集群,建立項目庫,全面承接粵港澳大灣區8大產業及深度融入大灣區6大產業,引聚大灣區企業來桂投資,形成廣西與粵港澳大灣區梯度發展、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的產業協作體系。我們還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建立或引進專業公司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

深圳特區報記者提問:我了解到,賀州是「十三五」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市,這次發布會的東融政策17條對服務業改革試點政策又延續了5年。請問,賀州在服務業發展上有哪些創新做法?對大灣區企業有哪些投資機遇?

回答提問:

2016年12月,賀州市獲批「十三五」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市。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指導下,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賀州市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裡面包括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的26項政策,推動賀州以服務業和製造業融合發展為主線,緊抓「新興服務業嵌入」,通過「服務業+傳統製造業」「服務業+特色農業」「服務業+服務業」三個服務業嵌入融合發展模式,培育了全產業鏈、高附加值的碳酸鈣產業,探索了一條「資源+產品+市場」的發展新路。2016—2019年,賀州市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5%,比全國和廣西全區分別高1.7和1.1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克服疫情不利影響,賀州服務業逆勢增長2.4%,服務業對GDP貢獻率超過60%。

通過試點,我們成功引進了易龍物流科技,成為廣西首家無車承運人平臺;我們與深圳怡亞通聯手,開發了「金石銀鈣」網,搭建「雲上鈣都」,提升賀州在碳酸鈣產業的話語權;今年年初,依託正威集團,建立旺威供應鏈,進一步深化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

今天發布的東融政策中的第三條,明確了廣西支持賀州服務業試點的26項政策延續至2025年。同時,我們正在爭創國家先進位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城市,除東融政策之外,爭取更多政策支持賀州現代服務業發展,特別是新經濟新業態新產業發展。

未來幾年,我們將重點推動先進位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在特色農業、大健康產業等方面與大灣區龍頭企業來賀州開展合作,通過抓創新、創品牌、拓市場,致力打造新經濟新業態新產業集群發展的「產業生態圈」。

廣西日報記者提問:在東融政策裡,提到了「人才飛地」概念以及相關政策,請問賀州將如何利用大灣區「人才溢出」效應向大灣區引智、攬才?

回答提問:

近年來,賀州按照「只求所用,不求所有」理念,大力實施「人才興賀」戰略,突出把人才東融作為主攻方向,創新「雙招雙引」和「人才雙飛地」新模式,構建起「外設人才飛地、內建轉化基地」的創新創業平臺。僅2019年一年賀州市共引進各類高層次緊缺人才352名,其中來自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雙一流」高校的佔39%。

政策方面,東融政策17條中有3條是關於人才科技支撐方面的政策,賀州人才東融十項政策中,提出了對重點引進的創新創業團隊,按有關規定給予50-50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等等。

平臺方面,創新搭建「人才飛地」平臺,深化與深圳大學、暨南大學等市校合作,舉辦大灣區高層次人才壽城行等活動,引進高端人才到賀州開展交流合作。

可以說,賀州在人才東融方面,真正做到在人才政策上主動向粵港澳大灣區傾斜、引才方向上主動朝粵港澳大灣區聚焦、人才創新創業上主動與粵港澳大灣區對接。賀州正在加快建設成為大灣區高層次人才的對接中心、孵化基地和康養之城。

今後,賀州將繼續依託設在深圳的賀州市駐粵港澳大灣區經貿聯絡處、東融新產業育成中心,持續深化「雙招雙引」工作力度,幫助、扶持企業與中科院、中山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探索發展「飛地實驗室」「飛地研發中心」,爭取引進更多的「高精尖缺」創新創業團隊,促進更多科研成果轉化落地賀州。

我們駐灣辦的根本業務就是做好「服務」,包括服務人才、服務園區和服務從粵港澳大灣區到賀州投資的企業和企業家。只要您選擇了賀州,我們就會竭盡全力提供最好的服務,協助企業對接好政府和政府資源、市場和國家的產業政策。賀州市委、市政府高度認同我們所付出的努力,並提出要加大力度運用民間和市場力量把賀州打造成為「深圳產業發展新天地(經濟飛地)」,配套東融政策也已經落地,這對於「敢為天下先」的深圳企業家而言,是極大的利好。

希望大灣區客商和英才把握髮展機遇,充分享受賀州的政策紅利,大膽走進賀州投資興業。

兩年來

賀州邊實踐邊探索

深入推進規劃東融、交通東融、

產業東融、人才東融、服務東融

「五個東融行動」

被正式賦予了

建設「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的

新定位、新使命

賀州市

賀州位於廣西東部,地處桂、粵、湘三省(區)交界處,2002年撤地建市,轄八步區、平桂區、鐘山縣、富川瑤族自治縣、昭平縣,總面積11855平方公裡,總人口248萬。

賀州山清水秀生態美、城古茶香人長壽。賀州是一個讓人睡好覺的城市,來到這裡,可以「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吃得健康、呼吸暢快、睡得香甜。來壽城賀州,在峰叢古鎮、夢境黃姚,住幾天管用。

賀州有歷史

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擁有國寶「麒麟尊」、臨賀故城、黃姚古鎮等文物古蹟,有瑤族蝴蝶歌、長鼓舞等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千多年前的瀟賀古道見證著繁榮的商貿往來。著名學家周敦頤出生在賀州,在這裡,瀟湘文化、嶺南文化、壯瑤文化、客家文化長期相互交融。

賀州生態美

森林覆蓋率為72.9%,境內有姑婆山、大桂山兩座國家森林公園和大桂山鱷蜥、七衝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天然氧吧」 ,被列為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旅遊城市,擁有黃姚古鎮、西溪溫泉等13個國家4A級景區,被譽為粵港澳「美麗後花園」。

賀州人長壽

全市百歲老人高達474位,佔戶籍總人口的19.3/10萬人,為國際公認長壽地區標準的近3倍,被評為「世界長壽市」,是全國唯一的「中國長壽之鄉」縣域全覆蓋城市、首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中國十大養生城市,被譽為「生態賀州·長壽勝地」。

賀州美食多

有桂菜、粵菜、瑤家菜和客家菜,單單是客家釀菜就有108種,無所不釀、逢菜必釀,還是享譽中國的臍橙之鄉、名茶之鄉、李子之鄉、馬蹄之鄉。

賀州商機多

除了生態資源特別好,賀州還是擁有華南地區最大白色大理石礦藏的中國重鈣之都,是全國最大的重質碳酸鈣粉體生產基地和人造崗石生產基地;建有廣西最大的供粵港澳農業基地,被譽為粵港澳「菜籃子」「果園子」「米袋子」。

賀州很好到

這裡是桂粵湘三省通衢之地,自古就是交通要道,位於廣州和桂林的中點,貴廣高鐵提速後,賀州到廣州只需50分鐘,到深圳1個半小時,到香港2個小時,在粵港澳大灣區2小時經濟圈範圍內。

當前,按照「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全力東融、加快發展」的總體要求,賀州正以建設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為主抓手,統籌推進「多規合一」、「十三五」服務業綜合改革、產城融合、生態保護與建設、醫養結合、全域旅遊等多項國家級改革試點示範工作,主動服務大灣區建設、接受大灣區輻射、承接大灣區產業、對接大灣區市場、借力大灣區發展。201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1.8%,增速排廣西第1,連續4個季度兩位數增長,規上工業、財政收入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保持在廣西「第一方陣」。2020年一季度,克服疫情影響,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9%,充分顯現東融發展的強勁動能。

加油!我的賀州

相關焦點

  • ...字節跳動今年國內廣告收入或達1800億;深圳天使母基金曬成績單
    此外,深圳天使母基金深管理公司董事長姚小雄曬出運營成績單:已承諾出資70億,投資近200個項目。本周,投中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10月的VC/PE市場報告》。數據顯示,10月新成立基金467隻,為年內首超同期成立數據。而投資市場相對疲軟,機構投資案例數量全線下跌。其中,騰訊投資、紅杉中國分別參與17筆股權投資交易,最為活躍。
  • 這個發布會事關賀州千億元產業!
    6月16日上午9點:賀州國際大酒店2樓多功能廳舉行「《重質碳酸鈣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樹脂型人造石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兩項廣西地方標準實施新聞發布會」。賀州市大理石礦產資源保有量居廣西第一位,是華南地區最大的漢白玉資源產地,遠景儲量達26億立方米,約佔全國大理石資源總量的1/8。碳酸鈣產業是賀州市新興主導產業,是賀州市三個「千億元產業」之一。
  • 洽談籤約項目242個,涉及投資總額超7800億元——2020深圳全球招商...
    12月8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以「海納百川圳共贏先行示範再出發」為主題的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會在五洲賓館成功舉行。會上,40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10家突出貢獻外資企業、10家優秀落戶企業、5家優秀合作夥伴獲獎,5家產業園區被評定為投資推廣國際化園區、產業鏈專業園區。
  • 深圳吸金超7800億!市委書記:選擇深圳一定是無比正確的抉擇!
    深圳40周年大會後,12月8日,深圳再一次成為國內乃至國際的焦點——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會在深圳和8大海外分會場同步開啟!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再次化身「招商專員」,向各國優秀企業、商界精英發出深圳邀約。在這場大會上,深圳洽談籤約242個項目,成功「吸金」超7800億元!
  • 投資逾60億元 秀山24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3月5日上午,秀山縣2020年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舉行,集中開工一批重點建設項目。   本次集中開工的重點項目共24個,總投資60.1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47.3億元,涉及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城鄉建設等多個方面。   「去年秀山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7.6億元,增速14.7%,位居全市第七,渝東南第一。」
  • ——市第二招商組項目籤約儀式成功舉行
    並確立了要在大會時間內(10月20-22日)舉行籤約儀式的高難度目標,不分晝夜,只要客商有空,招商組就會立即啟動拜訪程序,推介投資環境,挖掘項目信息,深入接洽對接,力爭項目籤約,促進招商成果轉化,全力推進我市高質量外資集聚先行區建設。據悉,參與今天籤約的項目共8個,總投資87.2億元,涉及電子信息、物聯網、智能製造等數字經濟新興產業,項目投資力度大、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
  • 永州2020年第五次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籤約活動舉行 60個項目總投資近...
    紅網時刻永州11月18日訊(通訊員 袁瑞芳 陳小波)11月18日上午,永州市舉行2020年第五次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籤約活動,集中開工項目60個,總投資259.36億元。市委書記嚴華在主會場祁陽宣布項目開工。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洪武在零陵會場宣布項目開工。
  • 蘭溪首個產值超百億產業項目順利投產 自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舉行出...
    蘭溪首個產值超百億產業項目順利投產 自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舉行出銅儀式 2020-09-19 1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移動5G+行動發布會今在榕舉行
    全省建設開通5G基站超7000個,今年10月底將實現全省九地市主城區連續覆蓋及縣域核心區域部署。二是「業務發展」加速度。5G用戶實現由「零」到「超170萬」的突破,上線20款5G權益產品,推出全國運營商首個5G+頻道。
  • 拿地周報|深圳四宗地收金49.4億元,新世界擬100億建深圳太子灣項目
    地塊容積率最大1.75,建築密度不超35%,建築高度控制在60米。根據要求,該地塊商品住宅毛坯銷售均價不高於22000元/平方米,商品住宅毛坯最高銷售單價不高於26400元/平方米。車位最高銷售價格不高於20萬元/個。
  • 投資總額162.17億!和平53個項目籤約、動工、投產
    12月1日,和平縣舉行2020年秋冬季經貿活動,有53個項目亮相活動現場,投資總額達162.17億元,將進一步為該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夯實「硬基礎」、提升「軟實力」、注入新動能。據悉,53個項目中,籤約項目16個,總投資69.74億元;動工項目17個,總投資64.63億元;投產項目20個,總投資27.8億元。這些項目涵蓋工業、農業、商貿、交通、城建、教育、衛生等多個領域。
  • 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頒獎典禮暨大灣區科技大會(GBAS)啟幕
    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2020)年度 60 強將揭曉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主辦,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等承辦,以「智創鵬城 點亮夢想」為主題,旨在發揮深圳高新技術集聚、市場化程度高的優勢,促進創新創業項目與創投資本
  • 五大洲設置海外分會場 深圳12月8日將舉行全球招商大會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日訊(記者 張玲 唐娜 實習生 李玉春 孟國鑫 翁任瑩)深圳即將面向全球舉行招商大會。12月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深圳市商務局局長王有明介紹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會有關情況,深圳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餘璟、市科技創新委副主任鄧曉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胡曉清、市人力資源保障局副局長谷雲宏、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王策飛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王楚宏主持發布會。
  • 深圳全球招商狂攬超7800億元項目 先行示範區利好效應釋放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深圳全球招商狂攬超7800億元項目,先行示範區利好效應釋放12月8日下午,深圳舉辦了2020年度全球招商大會,洽談籤約項目涉及投資總額超7800億元。今年,儘管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但全球招商的成績遠超去年。
  • 賀州市一天之內舉辦3場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哪些大事?
    3場新聞發布會。賀州市2020年產業大招商工作新聞發布會12月10日,賀州市2020年產業大招商工作新聞發布會舉行。發布會就賀州市「三企入桂」、重點產業招商和定向招商工作開展情況作了介紹。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 廣元舉行投資說明會暨項目籤約儀式 籤約75個項目230多億元
    廣元市投資說明會暨項目籤約儀式現場。苗志勇 攝  中新四川網4月6日電 (苗志勇)4月6日下午,在2017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期間,廣元市在成都舉行了投資說明會暨項目籤約儀式,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廣東、香港和成都、綿陽、德陽等地的100餘家企業代表雲集活動現場尋求商機。據悉,在此次活動中廣元市共籤約招商引資合同項目75個,籤約合同資金231.85億元。
  • 242個項目、7800億元投資額!深圳全球招商大會碩果纍纍
    剛剛度過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深圳,今天(12月8日)又迎來以「海納百川圳共贏 先行示範再出發」為主題的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會。40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10家突出貢獻外資企業、10家優秀落戶企業、5家優秀合作夥伴獲獎,5家產業園區被評定為投資推廣國際化園區、產業鏈專業園區……大會碩果纍纍,為深圳接下來的發展開了一個好局。
  • 第九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深圳新聞發布會成功舉行
    2020年12月17日,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組委會在深圳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第九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以下簡稱「CITE2021」)將於2021年4月9日—11日在深圳會展中心全館盛大舉辦,並向社會各界發布博覽會相關啟動籌備情況。本次博覽會以「創新驅動 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秉承開放合作原則,打造電子信息全產業鏈高端展示平臺,堅持創新引領,推動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 FS、深圳原創設計時裝周、PV深圳展新聞發布會在深隆重舉行
    2020年11月5日,Fashion Source第22屆深圳國際服裝供應鏈博覽會、第7屆深圳原創設計時裝周、Première Vision品銳至尚深圳展新聞發布會在深圳珀麗酒店隆重舉行。
  • 滎陽最新集中簽約36個項目 總投資高達1513億
    上海輝映綠博新能源科技產業園項目 由上海輝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選址鄭州市新材料產業園區,主要建設年產60萬輛新能源汽車充電配套設備和充電樁10萬臺,應用於新能源汽車行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