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 ,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主要將領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軍校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
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宋慶齡、廖仲愷、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的主席臺上。孫中山到會場給青年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
在人類軍事史上,很少有一個軍校像黃埔軍校那樣,極大地影響了一個國家的歷史。從東徵北伐到十年內戰,從抗日到解放戰爭,黃埔軍校的師生都是雙方歷史的主角。
共和國十大元帥中,半數出自黃埔軍校:徐向前(黃埔一期)、葉劍英(教授zhidao部副主任)、聶榮臻(1925年任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陳毅(黃埔軍校內武漢分校政治部的文書,並負責軍校中中共的黨、團工作)
黃埔軍校建立的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孫中山先生希望通過創建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孫中山在開學典禮上曾致詞:「我們開辦這個學校,要用裡面的學生做根本,成立革命軍,諸位就是將來革命軍的骨幹。創立了革命軍,我們的革命才能成功。」1931年南京國民政府將其改制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孫中山宣布訓詞:「三民主義,吾黨所宗, 以建民國,以進大同, 諮爾多士,為民前鋒, 夙夜匪懈,主義是從,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貫徹始終」, 此訓詞其後成為國民黨黨歌及官校校歌,並由陳祖康譜曲,該校歌從黃埔五期開始傳唱至今
圖為黃埔一期畢業生侯克聖畢業證,當時很多士兵以畢業於黃埔為榮!
這位少校軍銜的學員正在認真聽講,並且做好筆記。當時的黃埔軍校,不僅有新生學員,許多有著實戰經驗的軍官也來到這裡學習深造。足見黃埔軍校堪稱中國「西點」
黃埔一期的學生每天都堅持鍛鍊,風雨無阻,這是他們邁出作為軍人的第一步,黃埔軍校裡的教育讓他們成為國共兩黨軍隊的精英。這是抗戰時期黃埔軍校第九分校訓練場地,圖中的學員正在進行騎兵操練
抗戰八年來,無論在白山黑水還是萬裡南疆,無論是正面戰場敵後戰場還是印緬戰場,黃埔軍校的教官學生們前僕後繼勇當國難,在中華民族偉大的抗日戰爭中,黃埔軍校的教官和學生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鑄就了赫赫戰功和崇高的榮譽,也鑄就了一段彪炳千秋的鐵血歷史。圖為課堂上,一位美國教官正在給學員們講授如何利用地形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