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6月以來一直備受關注的一汽轎車資產重組項目終於落定。3月25日,一汽轎車發布了《關於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涉及標的資產過戶情況的公告》,稱3月12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發了《關於核准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及向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批覆》(證監許可[2020]352號 ),核准本次重組交易。截至3月26日,本次交易涉及的置入資產與置出資產的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已辦理完畢。
至此,一汽奔騰從一汽轎車的上市公司中置出,作為一汽股份非上市的全資子公司,成為一汽奔騰品牌的運營主體,而一汽解放則通過被置入一汽轎車,成功登陸深交所。有評論認為,這個置換方案對於集團、解放品牌和奔騰品牌來說都是利好,同業競爭的問題得到解決,一汽奔騰品牌決策的效率和靈活性提高,加上一汽解放作為優質的商用車資源,能夠提升一汽轎車的整體市值,可謂「一石三鳥」。
然而,事實是這樣嗎?
解決同業競爭問題的無奈之舉
首先,大概率上,一汽集團以資產置換的方式來解決同業競爭的問題,實屬無奈之舉。
2011年6月,一汽股份在成立之初,曾向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作出不可撤銷承諾:在一汽股份成立後五年內通過資產重組或其他方式整合所屬的轎車整車生產業務,以解決同業競爭問題。五年後,也就是2016年6月28日,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同時發布公告稱,一汽股份原計劃在五年內解決其與子公司一汽轎車、一汽夏利同業競爭的承諾無法履行,將承諾期再度延遲三年作為過渡期,也就是2019年6月28日。
「眼看同業競爭的問題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的話,別說是一汽整體上市遙遙無期,就連一汽轎車也變得岌岌可危。」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為一些不得而知的原因,一汽夏利始終堅守不退,於是一汽轎車根據中介機構的建議,採取了一個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案。
2019年4月,一汽轎車發布了《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和可轉換債券、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首要解決的是同業競爭問題,更重要的是通過一汽解放的加入,同時採用定向增發的方式進行再融資。
但就在一汽轎車置換方案不斷推進的過程中,一汽夏利「退出」了。2019年12月6日,一汽集團、一汽股份、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和鐵物股份與一汽夏利籤署了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的意向協議,根據協議,劃轉完成後,一汽夏利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鐵物股份,實際控制人仍為國務院國資委。
如果早知道一汽夏利會退出,一汽轎車還會進行資產重組嗎?如果定向增發方案落地了的話,答案或許是肯定的。
短期內整體上市依然無解
「和最初的資產置換方案相比,現在方案的最大不同在於,取消了前期同時定向增發募集資金的條款。」曹鶴告訴記者,這大概是當初制定方案時沒有預料到的。二級市場熊市當道,讓本來就困難的融資難度加大,置換方案又不能撤銷,無奈只能先完成資產的置換,後續再根據情況變化開展融資。「至於整體上市,恐怕是越來越遠了。」曹鶴直言。
財通證券分析認為,隨著一汽集團內的股權逐步理順,一汽國企改革有望加速,或打開整體上市序幕,旗下所有乘用車業務有望再次整合上市。但「乘用車和商用車分開上市」這一觀點被曹鶴定義為「假命題」:「得等轎車盈利了再重新上市,起碼在一、兩年內,這個方案實施的難度極大。」
在曹鶴看來,最大的可能還是以000800(即一汽轎車)為上市公司平臺,到時把一汽的主要業務板塊一次性或逐步裝進去。「等資本市場對註冊制或併購重組都抱持推進和友好態度時,一汽整體上市估計就有解了,但這恐怕要三年後了。」曹鶴斷言,短期內轎車業務拿出來了再想裝進去不大可能。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一汽接下來的重要任務是混改,以實現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目前一汽集團旗下盈利的板塊主要是合資乘用車和自主商用車。」該人士提出,後續只需要提升自主乘用車板塊的盈利能力,等到乘用車盈利提升之後,再實現整體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次資產置換過程中,當下最大的受益者還是奔騰品牌。此前由於在上市公司的管理架構中,奔騰必須按照上市法規的要求,不僅需要充分披露所有的經營信息,而且還承擔著較為嚴格的經營業績任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影響品牌的決策效率和靈活性,此次置出可以說是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按照中國一汽的規劃,接下來將進一步在技術開發和品牌營銷上給予奔騰品牌持續的資金投入和扶持,奔騰品牌有望按照自己的規劃和步伐向前邁進。
作為共和國長子,中國一汽的改革步步牽動人心,接下來還會有哪些變動和調整,我們將持續關注。
文:施芸芸 編輯:藺天子版式:趙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