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後海北沿有一處隱秘所在,叫做楠書房。
書房主人馬達東先生最初的理想,是在這樣一個不大的空間裡,復原中國傳統文人最純粹的書房格調。所謂「室雅無須大,花香何須多。」不過,一個浮躁社會,對價格的追求往往超過價值。許多人更在意楠書房最道地的金絲楠木仿古家具,因為其天價,常常讓紅木玩家們咋舌。
乘坐奔馳E260禮賓車駛入後海胡同,已是黃昏時分,剛上凍的水面反射著耀眼的陽光,一種穿越感撲面而來。舊時文人雅士訪客,最好的場景是書房。客廳是接待外人的,與真正的好友談要事,請進書房。突然想到,距這兒不遠的中南海,當年毛爺爺就是在菊香書屋接待了美國朋友,從而改變了整個世界。
莊子說,其奢欲深者,其天機淺。在一個欲望噴薄的時代,豪華變異成了豪橫,高貴扭曲成了炫富,這也許是泥沙俱下不得已。不過,當最頂級的豪華品牌奔馳,開始追尋內在之美時,可能意味著一個新時代到來。
從「新豪華」到「心豪華」,一字之變,奔馳汽車全新品牌理念之門,已經打開了。
即便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中國車市還是一個暖男。尤其對BBA等豪華品牌而言,反而是逆勢升級的好機會。因為,當中國消費者在病毒考驗下越發珍視生命質感時,他們最直接的需求就是:為什麼不去搞一輛夢想座駕,儘快實現人生理想?有人感慨,豪車市場逆勢上揚匪夷所思,呵呵,那是對中國市場的潛力和中國車主的心,認知不清。
過去二十年,房地產和網際網路,可以算是中國經濟的兩個引擎。為了能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家,中國孩子和中國父母都拼了。但房子不是炒的,是住的。隨著恆大老闆開始造車,房地產這個引擎開始轉型。網際網路呢?因為不得不為了還貸而奮鬥,X+Y時代的年輕人,只能通過網絡世界的沉迷來獲得心理慰藉,他們甚至連去遠行一趟找點兒豔遇的時間都擠不出來。隨著馬粑粑人設開始晃動,各大網絡平臺殺入小區賣菜,一個趨勢越發明確,網際網路這個引擎燃燒到了極限,該轉型了。
中國消費市場引擎真正的潛力股,是汽車。在後疫情時代,只有汽車才能讓你帶上夢想出發!當然,不是一般般的車子,而是向智能化新能源轉型的未來之車。由此可明,為什麼李想的「理想ONE」和李斌的「蔚來」那麼聚人氣,「雙李」再加小鵬,他們具備了Z時代中國年輕人的偶像特質:從網際網路原住民脫胎而來,夠全球化,且平易近人,造的是大物件——人類工業化以來最大宗的個人消費單品。況且他們身後,還有好萊塢「鋼鐵俠」背書。相對而言,一度很火的小米雷軍,就顯得土氣了。
如果把特斯拉及其跟隨者看做鯰魚,傳統造車企業之優秀者如BBA、兩畝田等,就是被激活的錦鯉。在中國,「新勢力」不過是一波小浪花,更大的浪頭是「新實力」,比「新實力」更大的浪,是錦鯉們的自我革命。
可以看到,以奔馳為代表的老牌車企,是如何在一個大轉型時代,以遊標卡尺一般的精確,來調整自己姿態的。
一方面,奔馳校正了星徽標的品牌外延。邁巴赫的「至臻豪華」鎖定了頂級市場,AMG的「性能豪華」專注於運動細分市場,大G的「拓界豪華」準備攪動高端越野市場,EQ純電動則是指向特斯拉等新晉對手的「先鋒豪華」。這一盤布局,整體感和系統性都恰到好處,顯示了奔馳作為汽車鼻祖和行業元老,在應對全新市場變化時的堅定、周全和從容。這就是「新豪華」,核心是產品新布局。
要注意,在整體平臺化造車的強大技術背書下,奔馳產品終端的多品牌細分是一步好棋,而EQ純電只是作為一匹「先鋒之馬」,拿出去與特斯拉等對陣,奔馳並沒有因此亂掉陣型,畢竟未來10~20年,燃油車可以向混動過度,仍是一個確定無疑的「奶牛市場」,而純電車市場一堆後遺症還沒解決好呢。
另一方面,奔馳強化了星徽標的品牌內涵。從去年開始,奔馳致力於為中國用戶打造與「新豪華主義」產品相匹配的「心豪華主義」服務。率先發布「服務公約」看似老套,實質是一份鄭重的品牌承諾。高速增長的豪華車市免不了良莠不齊,終端和渠道有時候就像一個「勢力場」,強制消費的潛規則是客觀存在的。奔馳要求全國銷售店明確公示,「絕不捆綁銷售、強制消費;絕不使用假件、以次充好。」這兩句「絕不」承諾,意味著奔馳「從心開始」、「將心比心」,堅決為車主提供誠心服務。
今年,奔馳又在全國終端門店推行《待客之道》,力求從服務細節之處,引導店面員工關注車主內心的真實需求,不只是完成常規服務流程,更需在一言一行中注入豪華的服務質感。讓全國600多家經銷商和6萬多名員工整齊劃一,能夠入情、入理、入心的去推行,這應該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北京奔馳公共關係及媒體傳播總監周娟對水滴汽車APP強調,奔馳「待客之道」除了規定大家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更是希望能夠激發奔馳一線團隊發自內心去貢獻,讓品牌更有溫度,能夠體恤客戶的真實需求,從而在奔馳品牌體系當中打造一種理念和價值共識。
孟子曾言,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這是說,一切真正有價值的事業,必須由心而出,向內求索,從而正心誠意,有所成就。在汽車行業,多數人把服務看做一門生意,售前的精心盡心往往是為了「後車市場」豐厚的利潤,這就很難說是「反身而誠」。
剛在奔馳全國經銷商大會上獲得「待客典範」獎的深圳仁孚市場部團隊,就對待客之道有更深刻理解:客戶購買的不僅僅是一輛車,更多的是這輛車背後所承載的情懷,以及對未來生活的想像。奔馳的「心豪華」服務,就是要去為車主創造一次次體驗機會,才能讓人對品牌「心馳神往」。他們疫情期間組織了車主「為愛逆行」獻血活動,獲得廣泛好評,把一個奔馳銷售店改造成了社區公益活動基地。
一個4S店接待員參悟了豪華的本質。不只是賣的貴,高價格背後是高價值,高價值背後是高技術、高品質,這還不夠,車子是物質載體,關鍵還要有不可替代的文化特質與精神世界,才能支撐一個高品牌。一部豪華車,所能帶給你的全部理想與生活,這才是「心豪華」。
最近刷爆朋友圈兒一篇神貼,叫做《所有的生意終將死亡,唯有文化生生不息》,題目套用了華為任正非老先生的話,內容講的卻是未來商業精神。對智能汽車而言,「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硬體價值趨於同質化,車企不再是賣車的,而是賣服務的,服務背後,必須是車企一整套品牌文化理念來支撐。正如水滴汽車理論所言,這是一個「賣共識」的時代,心智佔領與價值共識,才是一切生意的根本前提與旨歸。
邁巴赫把品牌調性鎖定在「中國之禮」。奔馳銷售和市場營銷執行長段建軍說,奔馳深耘中國市場多年,深諳儒家文化的禮儀精髓,某種意義上說,頂級配置的邁巴赫GLS,意在向當代中國賢達致以尊享之禮。同樣,奔馳在敦煌這個中國最重要的多元文化符號地域,推廣系列公益活動,也暗合了文化致勝的豪華品牌基調。
復旦大學哲學教授王德峰先生說,中國的時代精神正在發生重大轉型,我們現在物質生活已非常豐富,但為什麼許多人總感到焦慮?因為一個族群不可能以他擁有的貨幣作為「安心立命」之所在。同樣的道理,一部豪車可以帶我們走很遠的路,但如何安頓我們的內心,一定不是這部車高昂的價格,而是它能帶給車主至真至誠的文化想像,與切實可行又充滿意味的生活方式。
內不能安,則外不能立。奔馳「心豪華」要立的,是讓車主信賴的「誠心」,更當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天下大道,這就是所謂「道在器中」,從而一部車和一個車企,才擁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
在楠書房,接待奔馳客人的是一位優雅女士,名叫點點。她說,楠書房的每一件金絲楠木家具雖然價值連城,其實材料價值只佔20%,加上人工打制和工藝打磨,也不會超過50%。「家具的神韻,更在於能否復活和體現這個書房主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設計的精巧構思,細節的意味深長,這才是頂級豪華家具所體現的內在價值。」
中國審美追求的是「有意味的形式」。小到一支毛筆、一把鎮尺,大到一隻坐榻、一件高櫃,一切器具,都有內在的精神和韻味。那時候東學西漸,德國人最推崇中國器物和中國文化。如今,中國市場成為全球經濟的中流砥柱,奔馳銷量的四成在中國落地,頂級S級三分之二市場都在中國。顯而易見,這時候奔馳品牌全面對接中國文化,是水到渠成,也是順勢而為。
與新銳造車力量不斷強化的科技感、未來感不一樣,奔馳這家老牌車企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戰略思維。很多時候,探索即回歸,向內即向外,收斂即擴張,慢一點就是快。
在路上奔馳不難,純電車加速性早已秒殺油車了。但是,為什麼非要那麼快呢?在奔馳的路上,如何安頓你的心?這才是留給未來的真正難題。
中國水墨畫講究留白,講究氣韻生動。這種「有意味的形式」意境深遠,必須觸達人的內心。
奔馳「心豪華」和他們的待客之道,開啟了另一場競賽。這場競賽中,「唯快不破」也許是教條。可持續、潤物無聲與「中和之美」,落實在品牌和服務的所有細節當中,可能才是神機所在。(完)
文/正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