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成年人終於過上了宅在家裡的生活。他們以為宅在家的時間一定能被自己高效地利用起來,以前沒時間看書、沒時間學習是因為自己工作太忙,現在有了時間,自己無論如何也能看完三本《xx升職記》,再不濟至少也能把一本行業進階指南給看完。隨著時間的流逝,樹葉被風吹過486次,書頁還沒被翻過一次,這屆宅在家裡的成年人終於意識到,自己幹什麼什麼不行,假裝學習、過肥宅生活第一名。
成年人變成肥宅的一天
「宅在家你最想做什麼?」「充電,get新技能!」「那麼請問你最近一次說謊是在什麼時候?」「剛剛……」 在充電學習方面,宅在家裡的成年人失去了老闆和同事的監督,尤其是失去了第一生產力——deadline的催促後,他們的效率一降再降。職場的效率雖然看不到了,但他們把此前在職場中學到的摸魚技術發揮的爐火純青,比如這種:說的是上午10點開始看書,差一小時,一分鐘,一秒都不算10點,如果要是不小心玩手機錯過了10點怎麼辦?沒關係,那就從10點30開始,至於這個10點半到底是上午時間還是晚上時間,只有成年人自己清楚。
在飲食起居方面,成年人長時間地宅在家裡,遲早胖個6、7、8斤,這一點都不令人感到意外。以前他們等待著外賣小哥的投喂,現在他們等待著配送小哥的投喂,每天還享受著家人一日三餐加宵夜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除此以外,還有很多人用做涼皮、烤蛋糕來消磨時間。他們的體重與日俱增,在變成肥宅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一開始的雄心壯志被早早地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持續性自律勤勉的一生
最近有不少上班族開始復工,成年人往往在時間過去之後才幡然醒悟到自己什麼事情都沒做,也許是為了彌補這段時間的放縱,他們中的很多人嘗試把通勤的時間利用起來。我們不妨想想,如果我們無法利用好充足完整的大塊時間,想要高效利用好碎片時間豈不是更難?
在過去的無數個日子裡,那些不自律的後果和自律的回報,我們都有察覺和看到。自律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加敏銳靈活的大腦、穩步增加的財富、彌足珍貴的榮譽、甚至是自由。現實中大多數人都想讓自己保持自律,但無奈自己經常在突如其來的熱血和得過且過之間來回切換。成年人需要的不是間歇性自律,而是持續性自律。
把自律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我們的日常習慣那樣,讓它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不需要朋友圈的自我感動,更不需要我們強迫自己調動意志力去完成該做的事情,這樣的自律才有可能是穩定而持久的。
保持自律或許是一個人一生的事情,這也是我們能和同齡人拉開差距的地方。不要認為自己天資平平就放任自己隨波逐流,有時候,僅僅是憑藉自律和勤勉,我們就遠遠超過了大部分人,還有那些成年人追求的理想生活,往往是始於努力,贏在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