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春花爛漫時,我們等你們平安歸來。」3月20日,春分,湖北的櫻花開了,南京的春梅綻放了,江蘇援鄂醫療隊分批回來了。當天下午16:00,當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重症救治組中西醫巡診專家、江蘇省中醫院副院長朱佳教授,江蘇省中醫院援黃石醫療隊隊員薛玉蕾與江蘇援鄂醫療隊走出祿口機場停機坪時,早已等候在機場的人們激動地高喊:「歡迎回家,英雄們辛苦了!」
此次抗擊疫情,江蘇省中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先後派出5批共52名醫護人員奔赴湖北疫情防治一線。在湖北抗疫一線,他們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中西醫結合,與湖北人民並肩作戰,譜寫了一篇篇感人的篇章。
擔任江蘇第一批馳援武漢醫療隊支援江夏中醫院隊長的江蘇省中醫院呼吸科副主任王謙,1月26日帶領骨幹人員率先進入江夏中醫院摸排整改防控院感工作,幫助江夏中醫院短時間內打造出「三區兩通道」;他與江蘇醫療隊隊員,積極發揮中醫特色,在大後方全力支持下,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開展「雲會診」,通過專家在線指導,辨證論治,及時調整中西醫治療方案,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經過江蘇隊積極治療,40多天出院病人達620人。
江蘇第一批馳援武漢醫療隊、省中醫院第一批隊員:王謙、蔣華、朱玲、呂曉靜、張海東、朱小涵、盧愛明。
史鎖芳是第三批國家中醫醫療隊江蘇隊隊長,江夏中醫方艙醫院副院長。在方艙醫院,他帶領江蘇醫療隊發揮江蘇特色,在診療工作中以中醫藥為主導,中醫藥治療率100%;同時,根據患者臨床表現,辨證施治,酌情調整,運用「太極六氣功」和「呼吸吐納功」,指導患者,「蘇醫」、「蘇藥」、「蘇功」深得患者信賴;王醒帶領江蘇隊醫護人員,第一個進入方艙「蘇六病區」,無論是採集患者咽拭子,還是查房擬定治療方案都是親力親為,以實際行動樹立了「蘇醫」形象,被病人交口稱讚;高歌軍以精湛的診斷水平,當好方艙患者影像診斷的「偵查兵」。
作為方艙醫院的聯絡員、宣傳員,陳明祺醫生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中,還不忘收集素材,積極地向後方提供鮮活的資料。高坤副主任、萬凌峰副主任、張園園護士長還有雷曉婷副主任等31名80後90後青年軍團會師方艙後,團結協作,勇於奉獻,在史鎖芳、王醒等專家帶領下,迅速投入收治患者工作中,在短時間內收治了144名患者,他們發揮中醫特色,中醫方法,讓患者「相信中醫」、「相信江蘇醫生」,用真心真情真意在方艙醫院與武漢人民結下深厚友誼,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同飲一江水」的濃濃情懷。方艙醫院中醫藥治療率達100%,中醫專家每日巡診率為100%,實現了「零死亡,零轉重,零回頭,零感染」的目標,創下了方艙醫院收治患者最多,診治療程最短,收治病種最複雜的成績。
國家衛健委重症救治專家、江蘇省中醫院第四批醫療隊隊員、江蘇省中醫院副院長朱佳教授到武漢後,第一時間參加國家衛健委組織對重症新冠肺炎的中西醫聯合巡診。朱佳是中華中醫藥學會肺系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中醫藥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榮譽主任委員、全國第二批中醫優秀臨床人才、江蘇省中醫藥領軍人才、江蘇省中醫院主任醫師、博導、教授,長期從事呼吸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曾跟隨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系統研讀中醫內科專業,師承國醫大師徐景藩教授,他注重汲取導師們的學術思想和臨床診療經驗,並結合臨證心得逐步形成了頗具鮮明特色的臨證診療思維模式。他曾全程參與「非典」和禽流感等中醫藥救治,特別是在中西醫結合診治思路上積極探討,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揚長補短,在臨床上取得了明顯療效。
在抗疫前線,朱佳針對重症患者,運用中醫四診,與西醫專家共同認真指導當地醫護人員開展救治。他在武漢接受荔枝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聯用,更深層次,是中醫和西醫各自發揮長處,揚長避短,以取得1+1>2的效果。」
(來源:江蘇廣電南京中心站/楊威 張雨欣 通訊員/馮瑤 編輯/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