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北京的初衷是一顆好奇的野心,我想知道北京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吸引著這麼多年輕人,我想知道自己在北京能混成什麼樣,我想知道自己能力的邊界在哪……」 這是我來北京100天時發的朋友圈。
昨天寄走了最後一件包裹,過幾天就要回家了。我也不知道這是第幾次離開北京了,第三次還是第四次?都說事不過三,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對北京這麼有執念,可能北京是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勾引著我。但,事不過四,這會是最後一次。
2017年5月第一次來北京以「漂泊者」的身份,這也是我第一次獨自去其他城市生活。來之前,我擔心、害怕、糾結、對「生活」一無所知,更別說「社會」了,我不知道怎麼找工作,不知道怎麼租房子,我甚至不知道怎麼坐地鐵,太多的挑戰等著我……但這都抵不上我對大城市的好奇,對未知世界的嚮往,對新鮮感的追隨,對獨自生活的期待,對自己能力的證明,所以我來了。
「那是我住過最糟糕的地方」
來北京的第一年,沒有回家過年。春節的北京是寂寞的,擁擠的地鐵變得空蕩蕩,商鋪都關了門,街上也沒什麼人,我在一個沒有風也沒有陽光的地方,度過了漫長的7天。過完年便辭去了第一份工作,打算離開北京一段時間,不是真的離開,只是給自己安排了一次長假。寄了一些東西回家,第一次知道快遞費可以比東西貴,但把東西寄出去的那一刻,我舒了一口氣,陪著我北漂的物件兒們,不用再跟著我受罪了,不會再被我關到那個小小的沒有窗戶的只能容納一個人的隔斷間裡受苦了。退租的那天,走出房門時,我又看了看這個住了8個月的地方,3平米空蕩蕩的隔斷間卻裝滿了孤獨感和壓抑,終於要逃離這裡了,第一次北漂結束。
「那是我住過最快樂的房間」
結束了兩個月的假期,2018年5月我再次回到了北京,這次很順利的入職了一家還算知名的企業,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間房(因為公司有住房補貼嘻嘻),是的,這次我租了一間房,有窗戶的那種。沒過多久,大學同學也來了北京,後來她成了我的室友,她的到來讓這個本來就充滿陽光和微風的房間變得更加晴朗愉悅。下班回家,聽她說他們公司的八卦,聽她說最近的桃花,聽她說大學畢業後的經歷,聽她說相親故事,我們無話不談,她成了我北漂的甜味劑,她讓我明白一個人生活也可以不孤獨,可是後來我還是打碎了這份來之不易的」禮物「。2019年8月我再次決定離開北京,這次沒有把東西寄回家,而是寄去了另一個城市——上海,北京發往上海的快遞也不便宜呢。
「那是我住過最溫情也最痛苦的房間」
2019年的11月底,由於各種原因我從上海又回到了北京,行李也從上海寄回了北京,這是第三次折騰了。這一次回北京,像是求助,也像是抓住最後一根稻草,好在XD同學收留了我。那段很痛苦的日子裡,XD同學給了我很多幫助,她開導我,陪伴我,給我鼓勵和信心,可惜我很不「爭氣」,為了不給她添麻煩,我回家了,我說:「過完年我還會回北京的……」這次我把行李寄存在XD家。XD是個簡單質樸的女孩,不會講段子也不會「開車」更沒有八卦,但她會一遍遍地向上帝為我禱告,她會抱著我,拉著我的手,用最簡單的小動作治癒我。那是我住過最溫情的房間,可溫情的房間也沒能治癒我的痛苦。
「再來北京已是入冬,這次真的結束了」
過完年就回北京的計劃,被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打亂了,一次次的推遲推遲,直到今年10月15日,我第四次回到了北京,不同於去年,今年的我調整了心態,準備好了再次開啟北漂生活,充滿了希望和幹勁兒。可一切都像是安排好了一下,在磕磕碰碰找工作的過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工作……後來徹底想明白了,北漂並不是我想要的,之所以一遍遍地往返北京,只是有一種自己都說不清楚的執念在,這種執念源於我根本不了解自己,為了北漂而北漂,該結束這種毫無目的的漂泊了。
三年前的那條朋友圈,三年後我找到了答案。在北京,你有更多的機會成為知名企業的一員,你有機會拿到可觀的薪水,你有機會結交各種優秀有趣的人,你每周可以看各種藝術展覽,你可以去各種網紅店打卡,你可以最快的接觸到各種新鮮的東西,你可以成為別人眼中「好厲害「的北漂人,你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你也可以不被世俗困擾活出自己,包容讓大城市更具有吸引力。
這一次我把東西全部寄回了家,反反覆覆折騰了三年的北漂生活也該結束了,不想和朋友告別,就像三年前我獨自來北京一樣,悄悄的來,悄悄地離開,以安靜的方式和北漂生活告別。如果你問我真的再也不回北京了嗎?我會回來的,只不過不再以「漂泊者」的身份,而是一個旅人,我知道自己不屬於北京,旅人是屬於全世界的。
別人的北漂生活藏在一次次的搬家中,我的北漂生活藏在一次次的快遞費中,北京到新疆的快遞,真的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