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民族分布區域的地名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心理狀態、風俗習慣和其他文化特徵, 有天堂,下面有蘇州杭,據說蘇州杭的地名有屬於杭州山水的文化基礎, 在貴州省,這個西南名族大省,其地名有什麼特色呢?
貴陽是大明王朝隆慶三年( 1569 )設置的貴陽府,1941年設置貴陽縣,1941年成為貴陽市, 關於貴陽的地名來源,據清王成璐《貴陽府志序》記載,「(貴)山在城北二裡,郡治建在它的南邊,所以叫貴陽, 古代稱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所以貴陽是貴山陽的意思。
畢節市元代設立的清代康熙二十六年( 1687年)設置畢節縣,據《黔南識略》記載,「近城一水,就像戰壕被切開一樣,古人被命名為畢川、邑之, 或雲:元初設置車站時,每到除夕,都是故名畢節, 」, 畢節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一個是畢川的護城河,另一個是接近除夕的節日,故名畢節(接近節日)。
銅仁的真名是銅人,據說元朝漁人潛入銅巖那裡,得到了銅人的三尊, 元代設置了「銅人大小江蠻夷軍民長訴訟」, 隸屬於思南宣慰司, 明永樂十一年撤出思州、思南宣慰司,在現在的情況下設置銅仁、思南、石硤尾、烏羅4府,隸屬於由此設置的貴州布政使司, 明正統三年(公元1438年)廢烏羅府,其大部分併入銅仁府, 銅仁就是這樣命名的。
唐貞觀十三年( 639年),隋代郎州改名為播州,現轄黔北廣大地區, 播州的名字,從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存在於962年, 所以人們習慣用「播州」代替古代的遵義, 唐貞觀十六年( 642年)將播州領導的羅蒙縣改名為遵義縣, 這是「遵義」的名稱最先出現的, 遵義的名字至今仍在1364年使用。
說到六盤水的地名,那簡直是簡單粗暴, 六盤水是組合式地名,來自六盤水市管轄的三個縣,分別被稱為六枝縣(現在是六枝特區)、盤縣、水城縣, 這三個縣名的第一個字是「六盤水」。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廢普定府保存州,改名為安順州,萬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九月,安順軍民府,民國三年(公元1915年)將安順軍民府改為安順縣, 1965年撤出安順縣,設置安順市,2000年將安順地區改為安順市,將元安順市作為西秀區, 安順位於黔中,是湖南到雲南乃至東南亞的重要道路,地址位置關係,開發時間早,其名稱可能與人們的意志有關, 祝人們生活、生意、旅行等一切順利。
貴州省留下的地級市名稱反映了貴州省的地理特徵和歷史變遷, 你知道你家鄉地名的由來嗎? 你可以在評論區和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