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猩猩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地球上大部分面積都被海洋佔據了,海洋的佔比達到71%,而陸地的面積僅佔了剩下的29%。由於海洋面積非常大,所以也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生態系統,在海洋中生存了無數生物。海洋通過洋流的形式,將海底的各種養分「翻到」海水各個深度,為各種浮遊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養分。不過現在的科學報告指出,地海洋的洋流正在加速,它們的的速度越來越快。
根據發布在《科學》的科學報告,研究人員分析了從1990年至2013年地球洋流情況,發現海流的能量每十年增加約15%。對於這些洋流在近幾十年內加速的原因,有研究人員認為,可能與當前的氣候變暖有一定的關係,畢竟當前氣候變暖確實是一個趨勢。不過目前對于洋流加速的原因,暫時只是推測,是否與氣候變暖有關係,有待商榷。
我們暫且不清楚,洋流加速的真實原因,不過這些洋流加速,確實是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正如前文所說的,海洋面積幾乎佔了地球表面積的71%,所以海洋的變化都可能會帶來全球性的影響。當低緯度的熱帶洋流將大量溫暖的海水帶到溫度較低的高緯度地區,或者高緯度的低溫海水隨著洋流來到高緯度地區,都可能會影響到海洋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吸收。相信大家都知道,隨著溫度升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也會下降。而高緯度、低緯度的洋流加快「交換」,可能會改變高緯度和低緯度地區的天氣模式。
既然海洋的洋流的變化可能會帶來全球性的影響,說明地球的海洋確實是很重要的。如果海洋消失以後,地球會是怎麼樣的呢?毋庸置疑,當前生機勃勃的景象或將不復存在,地球的環境則可能會和當前的火星那樣,到處都是荒涼的景象。當然,地球的海洋如此大,不大可能在短時間內消失,因此我們沒法直接看到地球從溫暖潮溼變乾燥的那一幕。不過,現在科技如此發達,在科技的幫助下,我們還是可以通過模擬的形式,看到這些看似不可能存在的景象。
根據科學報告,NASA確實是展開了這方面的模擬,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地球當前的景象,地球海洋「消失」的過程,以及地球沒水的樣子。從分享的畫面中,我們看到了這一個過程,確實是有點不可思議。畢竟巨大的海洋不大可能消失,所以只能通過這樣的模擬來了解這一現象。
在模擬中,隨著海平面慢慢下降,部分海底也開始暴露出水面,最後隨著這些暴露出來的「海底」變得乾燥,慢慢變成了一塊塊陸地,陸地的面積越來越大,海洋的面積越來越小。當海洋消失以後,地球就變成了一個看起來像是火星的星球了。
當然,模擬終究不是真實的,因為地球的海洋不會徹底消失。不過,地球海洋和陸地的佔比卻可能會時有變動。因為隨著氣候變暖,冰川會加速融化,海平面會上升,淹沒低洼處,最後海洋面積也會增大。相反,如果氣候變冷,冰川融化速度減緩甚至出現逆增長,越來越多的海水變成了冰川,海平面也會有所下降。當海平面下降以後,某些曾經淹沒在海裡的地區也會「重見天日」。所以,其實不管是氣候變暖還是氣候變冷,海洋都會隨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