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40年,諜戰劇沉浮中看到新光亮|國劇輪轉

2020-12-21 烹小鮮娛樂7132

風起雲湧的年代總是埋藏著太多的故事,等待著我們挖掘。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廣袤的中華大地上,革命浪潮讓無數有志青年為之熱血沸騰,尤其是那些長期在隱蔽戰線,為新中國成立、國家和平穩定發展做出過貢獻的「戰士們」,他們的故事值得讓更多人看到。

雖然那個時代離我們越來越遠,但在影視行業飛速發展的今天,諜戰劇正在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向我們講述過去的故事。早期,國產諜戰類的影視內容以電影為主,情節簡單、善惡分明,多以「反特」和我黨地下工作者的事跡為主。

比如1956年的《國慶十點鐘》,講述的是公安機關收到敵人要在國慶節製造爆炸事件的情報,偵察員顧群(印質明 飾)接受任務後,立即走訪群眾,了解破案線索的故事。這部影片有些許希區柯克的影子,但將懸疑、愛情、歌舞等雜糅在一起,作為諜戰題材影視作品,在今天看來瑕疵不少,但在那個年代,算得上少有的諜戰類精神文化作品。

說到真正的諜戰劇,則要從1981年的《敵營十八年》算起,它是中國大陸首部電視連續劇, 10集體量,成為當時大陸最長的電視劇,國產諜戰劇也自此正式拉開帷幕。從1981開始,國產諜戰劇走過了將近40個年頭,在這40年裡,國產諜戰劇的發展態勢究竟如何,未來還有哪些機會?

諜戰劇在起步前20年,整體上發展是比較緩慢的,無論是劇集生產數量還是單部劇集的長度體量,都不強大。

從筆者梳理的代表性劇目來看,在2000年之前,有聲量的諜戰劇屈指可數。尤其是80年代,《敵營十八年》和1984年播放的《夜幕下的哈爾濱》成為諜戰劇鮮有的成果。長度僅有13集的《夜幕下的哈爾濱》已經成為國產諜戰劇第一個十年體量最大的作品。

80年代諜戰劇發展緩慢與我國所處的文化大背景息息相關,當時改革開放、文化啟蒙、政治改革都是社會大事件,電視劇承擔著文化啟蒙、政治宣傳的重要責任,反思歷史、人性、文化等方向是電視劇創作的重點方向。

到了90年代,諜戰劇的整體數量略有上升,但依舊少得可憐。這個時期的諜戰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人物傳記細分題材為主。

1997年開播的《潘漢年》講述了革命家潘漢年的傳奇一生,真實、不避諱隱秘歷史,這部作品播出後成為了一代人的回憶,有網友表示:「小時候看這個簡直大開眼界」。時至今日,該劇在豆瓣評分依舊高達8.4分,成為早期諜戰劇的口碑之作。

1998年開播的《周恩來在上海》,講述了一九二七年南昌起義後,大病未愈的周恩來來到上海參與中共中央的領導工作,直到一九三一年撤往江西的中央蘇區,向廣大觀眾展示了中國國民黨白色恐怖最為殘酷的關鍵時期,周恩來在特殊時期的特殊戰鬥,至今豆瓣評分穩定在8.1分。1999年的《李克農》同樣成為傳記類諜戰劇的代表。

諜戰劇發展的前20年,數量少,體量小,在平均集數不到20集的時候,長達28集的《潘漢年》就算得上大體量劇集。彼時,中國電視劇行業剛剛起步,電視編劇更是一門新興職業,內容創作上正處於探索階段;另一方面硬體技術都相對落後,生產大體量電視劇是一個十分燒錢的活,所以從1981年到2000年國產劇整體生產力有限,諜戰劇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國劇集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經過前20年的探索積累,2000年之後諜戰劇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除了數量的明顯增長之外,在體量上諜戰劇實現了跨段位飛躍,劇集時長達到平均每部31集左右,比起步的前20年平均每部增加了10集之多,這樣的體量也讓故事情節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在細分類型上,這十年諜戰劇在垂直細分上頗有創新,打破了90年代基本被傳記包攬的局面。懸疑、偵探、歷史、紅色、動作、反特等多種元素融入諜戰劇創作。諜戰天生具有燒腦潛質,懸疑感便天然成為其底色,但在懸疑感的表達上,剛開始也出現了偏向驚悚的作品,這樣的作品也引來不少爭議。2003年播出的《一雙繡花鞋》就是熱度不低,但爭議不小的一部作品。

因《玉觀音》走紅的孫儷,在《一雙繡花鞋》劇中出演林南軒的女兒林瑩,引流不少,但該劇過分強調驚悚,反而讓諜戰的懸疑感過猶不及,有網友評論表示:「這部劇在懸疑恐怖方面真的很厲害,因為我小時候看到這部劇的宣傳片就怕得不得了。」此外,該劇也出現了不少妝化道具上的硬傷,原著作者況浩文就曾公開表示過質疑。

「該劇在整體理念上是正確的,但對於高智商鬥爭的表現則是弱項,包裝細節的不準確削弱了時代感。首先是穿著上,有的人物打扮太華麗,旗袍的樣式過於時髦。革命語言的運用也是影響該劇時代感的地方,很多當年非常革命化的語言標誌在劇中沒有被表現出來。一些道具的運用也是大煞風景,根本不是那個年代的東西。一個公安幹部不可能用鋁飯盒,而電話也應該是手搖的,很少見公安幹部的桌子上擺著兩部電話。」

不過整體來看,這十年也是諜戰劇高口碑佳作頻出的十年。《暗算》《潛伏》《黎明之前》等國劇標杆級諜戰劇都出現在這十年,這三部作品實力能打,至今豆瓣評分均穩居9分之上。

2005年播出的《暗算》是豆瓣評分第一部破9的諜戰劇。全劇分為《聽風》《看風》和《捕風》三個篇章,看似相互獨立卻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將我黨無線電偵聽者、密碼破譯人、地下工作者等群體展現出來,該劇導演兼主演的柳雲龍,也成為諜戰劇口碑的金字招牌。

2009年的《潛伏》,以豆瓣評分9.4的高分,穩坐諜戰劇市場的頭把交椅,劇中餘則成的形象深入人心,姚晨也憑藉該劇成為實力與流量兼具的女演員。豆瓣評分至今高達9.2的《黎明之前》也成為諜戰劇的代表作,與《暗算》《潛伏》一樣,橫掃電視劇界各大獎項。

通過統計,筆者發現,這個時期在諜戰劇領域還有一個鮮明的特色——經典老片翻拍盛行。

這十年,在諜戰劇領域出現了很多熟悉的名字。《保密局的槍聲》《藍色檔案》《秘密圖紙》等,都曾經是大銀幕上出現過的名字,這些劇集均翻拍自1980年(含)之前的電影作品。從改編效果來看,市場反饋整體偏好,雖然不是超高口碑熱度劇集,但整體上豆瓣均分在7.5分左右,在國產劇市場上,算得上高分作品。

除了老電影翻拍,老劇翻新也成為這十年無法忽視的現象。誕生於80年代的兩部早期諜戰劇,在這個十年均被重新翻拍。《夜幕下的哈爾濱》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只有13集的作品,故事體量擴大了一倍多。而最讓觀眾驚喜的是《敵營十八年》不僅老劇重播,掀起一波回憶殺,而且進行了超大體量翻新。1981年只有10集的連續劇,被改編成三部系列作品(其中第三部更名為《衝出敵營》,2016年播出),長達110多集。

扎堆翻新,可以說是對經典的致敬,但如此大量也體現出了諜戰劇市場開始興起時創新乏力。翻新的劇集,整體表現上無論是與舊作相比還是與標杆級作品相比,似乎都遜色了一些。尤其是《敵營十八年》,一下子被擴充的太多,第三部不僅在時間上沒跟上大部隊,在口碑上更是成了小透明,更名改姓,觀眾找不到,豆瓣連開分都沒有。

2011年開始,隨著網際網路平臺的崛起,整個劇集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諜戰劇也不例外。整體來看,這十年是諜戰劇集體走向衰落的十年,但也在下滑過程中出現了新的機會。

整體來看,這十年可以以2015年為界,2015年之前(含),諜戰劇沿襲著以往諜戰劇的傳統,走的依舊是穩紮穩打的路線,整體口碑保持在均分7.7分的高水準線上,其中《懸崖》《紅色》《偽裝者》更是成為口碑流量雙豐收的代表作,尤其是《偽裝者》,在湖南衛視播出後,好評不斷,熱度居高不下。當然這和當時《琅琊榜》大熱也有關係,基本相同的主創班底就足夠吸睛,加上作品內容紮實、每個主要角色都有兩重以上身份的人物設定,故事自然精彩。

2015年之後的諜戰劇市場,則整體呈現出年輕化趨勢。雖然也有《風雲年代》《風箏》《面具》這樣的高口碑作品播出,但諜戰劇整體品質斷崖式下跌。其實嚴格意義上來看,《風箏》在2017年播出也是不得已之舉,這部作品出品時間是2013年,按照常規來算,大概率會在2014年上線,由於種種原因被積壓後,一直拖到2017年才和觀眾見面,但彼時整個影視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流量盛行、IP風靡,在這樣的大環境裡還能脫穎而出,《風箏》的實力也是槓槓滴。

但《風箏》之後,諜戰劇市場表現整體下滑,再難回到好劇扎堆的全盛時代。從2016年的《解密》開始,諜戰劇流量化傾向就越來越凸顯。陳學冬、穎兒等主演的《解密》流量確實不低,宣發也很給力,但內容卻沒有讓觀眾滿意,豆瓣評分僅有4.9,成為諜戰劇少有的不及格產品。

此後,《麻雀》《胭脂》《天衣無縫》,以及今年播出的《秋蟬》《局中人》等諜戰劇都走的是年輕流量化路線,用年輕演員不是錯,但急於收割流量紅利,讓作品大打折扣,這些作品裡,能邁過及格線就算得上「佳作」,對於一貫走實力路線的諜戰劇來說,著實有點諷刺。

不過在2020年下半年,跌入谷底的諜戰劇,又有了回升趨勢。《勝算》《瞄準》《隱秘而偉大》幾部作品表現在波動中上升。《瞄準》在題材上有所創新,將主視角聚焦在狙擊手這個神秘的群體上,雖然有些高開低走,但開局節奏確實讓人過癮;《隱秘而偉大》則從普通小人物視角切入,讓諜戰劇有了煙火味兒,流量李易峰也憑藉該劇讓觀眾看到了他的進步。稍微有點遺憾的可能是《勝算》了,雖然在近幾年的諜戰劇中表現算中高段位,但在劇集質量整體提高的當下,評分僅有7.1,與過去柳雲龍操刀的高口碑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綜合來看,最近十年諜戰劇口碑良莠不齊,整體偏低。但走過偶像入局的前幾年,諜戰劇似乎又有了新的光亮。不過這束亮光能否持續,待播諜戰劇的表現至關重要,從當前待播諜戰劇來看,鄭爽、佟大為主演的《絕密者》和朱一龍、童瑤主演的《叛逆者》都是流量加持的作品,熱度可以預見,但實力如何,還要拉出來溜溜才能見真章。

諜戰劇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天生現實主義題材,只要故事不出么蛾子,及格線就已經甩出很多類型劇一整條街;從排播方式上來看,統計發現,諜戰劇基本上是臺網聯動作品,且是一線衛視排播的重要類型內容,受眾基礎好,而且在年輕化路徑走向成熟後,大有老少通吃的潛質。

跨越40年,國產諜戰劇是大陸電視連續劇的開山之作,走過80年代的荒涼,90年代的寂寥,經歷過20世紀前十多年高口碑劇扎堆的輝煌時期,也步入過流量初入局的低谷階段,起起伏伏中,諜戰劇在不斷探索創新,也在不斷與時代碰撞,力求跟上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

相關焦點

  • 2020年待播諜戰劇:《局中人》值得期待,《秋蟬》有抗日神劇氣質
    編劇和導演也不願意俯下身去了解那個年代,只在意收視率或者是演員的流量體質,所以大部分諜戰劇不能很好地把握諜戰元素與其他元素之前的關係,導致愛情戲等其他元素喧賓奪主。盤點近幾年的諜戰劇,只有柳雲龍的《風箏》能稱得上是優秀,祖峰主演的《面具》也過了及格線,而其他諸如《驚蟄》《愛國者》《新世界》等等所謂的大製作則不盡如人意,歸根結底還是影視人的態度。
  • 2020年新出10部精彩的諜戰劇,精彩不斷,你最喜歡哪一部?
    而在此期間,葉衝也與何櫻、池誠、靳香等人在不斷地誤解和猜疑中產生著深厚的革命友誼的故事。2020年5月4日在江蘇衛視、浙江衛視首播。第二部:《局中人》《局中人》由張一山、潘粵明領銜主演的年代諜戰劇。主要講述了哥哥沈林和弟弟沈放兩人原本分屬不同革命陣營,最後卻因為共同的信仰一起奮鬥,一起投身革命浪潮中來的故事。2020年6月23日在江蘇衛視、浙江衛視首播。通過革命戰士們的堅守與奮鬥,展現了革命年代裡的家國情懷和革命精神的時代傳承。
  • 國產十佳「諜戰劇」排名,看看你喜歡的劇上榜了嗎?
    《黎明之前》中,不知道有多少次看到共產黨員為了掩護戰友潛伏,毅然獻出自己的生命,但當你真正理解這種行為的高貴之處時,你會情不自禁地感受到,當大家在爭論群體與個體的孰更重要的時候,已經忘記個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在個體和群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東西,那是個體和群體所共同追求的目標!
  • 諜戰劇排行榜前十名2019 評分9.0以上的諜戰劇有哪些
    觀影人次最多的諜戰劇是《偽裝者》,豆瓣評分8.4分,評分觀眾高達10萬多,也是2015年的大熱劇,相信很多觀眾都看過。另外還有《紅色》也是一部值得一看的諜戰劇,評分高達9.2分,收視率與口碑雙贏。1、《潛伏》 評分9.2分《潛伏》是由孫紅雷和姚晨主演的一部民國題材諜戰劇,也是2009年的大熱劇,收視率與口碑雙贏,孫紅雷也因這部劇躍居一線演員。
  • 熱播中的《愛國者》、《脫身》比起這5部必看諜戰劇,遜色太多
    《黎明之前》《黎明之前》是由劉江導演執導,於2010年出品的經典諜戰劇,由吳秀波、林永健、陸劍民、海清等領銜主演。豆瓣評分9.2。該劇主要講述1948年秋的上海,國共兩黨的鬥爭已達到白熱化階段,天下大勢雖初現端倪,但這時恰恰也是極為兇險的時刻。
  • 2020首部諜戰劇來襲,看到男主淪陷了
    2020首部諜戰劇來襲,看到男主任嘉倫,淪陷了!任嘉倫《秋蟬》定檔4.9,你會看嗎?本文文字原創首發,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2020年,看過任嘉倫的《錦衣之下》,有沒有被這個帥帥的,充滿演技的奶爸圈粉呢?雖然已經結過婚了,但是任嘉倫真的是憑實力圈粉!很多看《錦衣之下》看不夠的觀眾,現在宣布一個好消息,任嘉倫出演的首部諜戰劇《秋蟬》已經定檔了,你會看嗎?
  • 電視劇排行榜:還記得那些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諜戰劇嗎?
    網友評論:從第一集就迷上了這部劇!張鐸飾演的梁銅正義感十足,穿上軍裝特別帥。難得一見不雷人的戰爭劇,跟著爸爸看了這麼多,就這個劇好看。相對還不錯的,起碼格局可以,也沒撒狗血。終於看到了一部以郭汝瑰、劉斐、韓練成三位著名共諜原型的諜戰劇了,而且沒有太多神話的功夫與智謀,基本走現實路線。
  • 出道15年,參演40多部抗日題材劇,抗日神劇專業戶實至名歸
    出道15年,參演40多部抗日神劇,以一人之力帶領群眾抗擊電視裡90%的小日本,抗日神劇專業戶實至名歸。《呂梁英雄傳》豆瓣評分6.9022007年,主演《中國兄弟連》這是一部具有濃濃愛國情懷的抗戰題材影片,以「國共合作 一致對外」的抗戰歷史背景,于震在影片中分別出演國共兩黨軍隊的連長
  • 最近迷上了諜戰劇,推薦給大家幾部好看的諜戰劇
    最近迷上了諜戰劇,請大家推薦幾部好看的諜戰劇吧,謝謝? 現在國產諜戰劇拍的越來越好了,下面我給大家推薦幾部好看的諜戰劇。 1、《風箏》 《風箏》是柳雲龍執導的諜戰劇,由柳雲龍、羅海瓊、李小冉等主演 。
  • 《偽裝者》後,靳東又一部諜戰劇將襲,搭檔戲骨陳道明
    《偽裝者》後,靳東又一部諜戰劇將襲,搭檔戲骨陳道明 2015年,正午陽光的一部諜戰劇《偽裝者》上映之後就引爆全網,胡歌、靳東、劉敏濤、王凱將這段抗戰時期上海灘隱秘戰線上國、共、日三方殊死較量的故事演繹得精彩絕倫,這部劇目前在網上的評分依舊高達8.5分。
  • 騰訊視頻即將上線的4部劇:第二部是諜戰劇,第三部是漫畫家穿越劇
    騰訊視頻即將上線的4部劇:第二部是諜戰劇,第三部是漫畫家穿越劇1.《愛國者》是由龔朝暉執導,張魯一、佟麗婭領銜主演的抗戰劇 。該劇以十四年抗戰為背景,講述了地下黨人宋煙橋尋找傳奇英雄顏紅光,並最終成長為「顏紅光」,帶領各路愛國者奮勇抗敵的故事 。
  • 進入九月,抗戰、諜戰劇將佔據衛視半壁江山,兩部最新諜戰劇將播
    因此,在即將到來的九月,我們注意到目前幾個主要衛視臺排播的劇目均以主旋律和抗戰題材為主,戰爭劇與諜戰劇又在這些展播劇中佔有了半壁江山。目前已經確定播出的是江蘇衛視即將於9.5號播出的由鄭爽,佟大為,孫藝洲主演的諜戰劇《絕密者》,這也是江蘇衛視與浙江衛視合作聯播分手後首次獨播的劇目。
  • 《密查》將播 主創:比一般諜戰劇更蒼涼更悲壯
    由王兵執導的年代諜戰大劇《密查》將於6月21日登陸四川影視文藝頻道每晚金裝劇苑。該劇改編自歷史上真實的「宣俠父案」,講述了在國共合作的關鍵時期,共產黨高級將領宣俠父離奇失蹤,男主角武仲明奉命介入調查,在不斷接近真相的過程中與多方勢力鬥智鬥勇的故事。
  • 諜戰劇看過《麻雀》,還有這幾部劇必看
    又或者對於其他國家的人民在面對侵略者壓迫而奮勇抗日的韓國諜戰劇《異夢/Different Dream》等。1.《麻雀》推薦理由:這部劇製作精良,劇情跌宕起伏,有相互幫助的共產黨人陳深和她的女朋友(藏的特別的深), 還有他的初戀和初戀的假冒丈夫彼此幫助對抗日偽的邪惡勢力,全員顏值很高。劇情跌宕起伏,人物情感交錯複雜。強推的好看諜戰劇。2.《
  • 愛奇藝重磅諜戰劇將襲,眾星雲集,看清演員陣容,網友:超級期待
    諜戰劇是很多觀眾都喜歡看的,比較好的諜戰劇應該是之前胡歌、靳東、劉敏濤、王凱主演的《偽裝者》,在這之後就沒有比較出彩的諜戰劇了。愛奇藝和新麗聯合出品的一部諜戰劇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部劇的名字叫做《叛逆者》,據了解這部劇暫定是40集,近期就會開始播出了,這部劇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背景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這部劇可以說是眾星雲集,由朱一龍、童瑤、王志文、王陽、朱珠領銜主演,李強、張子賢、姚安濂主演,袁文康、代旭友情出演,可以說是大作。朱一龍扮演的角色叫林楠笙,是一位剛剛工作的復興社年輕幹部。
  • 中國十大經典諜戰劇,好看的諜戰劇推薦,經典諜戰電視劇盤點
    覺得好看的諜戰劇有哪些?記憶中的經典諜戰電視劇是哪部呢?本文為大家帶來了中國十大經典諜戰劇,如潛伏、黎明之前、無悔追蹤、暗算等等,這些懸念迭起讓人放不下的諜戰電視劇你最喜歡哪部呢?1、無悔追蹤(電視劇)《無悔追蹤》是尹力執導的年代劇,由王志文、劉佩琦、孔琳,李冰冰主演。
  • 《新世界》、《秋蟬》真沒法看,要看諜戰劇,還得柳雲龍《勝算》
    說到諜戰劇,一直是影視劇中一個比較受歡迎的類型,很早之前有《敵營18年》、《保密局的槍聲》等,到了二十一世紀後,隨著柳雲龍《暗算》(2005年)、孫紅雷的《潛伏》(2009年)大火後,諜戰劇迎來第二春,之後有胡歌、靳東、王凱的《偽裝者》,張嘉譯的《懸崖》,張魯一的《紅色》,以及柳雲龍的
  • 《局中人》首播不利,諜戰劇的外衣,抗日神劇的裡子
    《局中人》或許不如《偽裝者》那麼優質,但從客觀角度講,它也沒有那麼差。作為諜戰劇,《局中人》有著極強的故事性,懸疑氣氛和緊張感能清晰的感受到。 張一山和潘粵明,兩人都是觀眾非常喜愛的男演員,同時還是相應年齡層中的佼佼者。且不說劇情如何,至少有一部分衝著演員就會追劇的觀眾,為電視臺貢獻不少收視率。
  • 諜戰劇,暑假看這十部,絕對不後悔的哦
    小編為大家盤點了一下,口碑上好的十部諜戰劇(排名不分先後),一起來看一下吧。第一,《風箏》。這部劇中的兩個男主演相愛相殺,同樣是頂級優秀的特工,卻因為猜不透對方的身份,從而大半輩子都在相互過招。因為這部劇想要上映的話必須先過審,所以在真實歷史的基礎上,會加入一些藝術元素,彰顯我們的愛國之心。第二,《懸崖》。
  • 國內十部最好看的諜戰劇,《潛伏》只能第二,第一則實至名歸
    我們剝開諜戰劇節奏緊張,情節扣人心弦的外衣,更願意看到主創是否能帶給我們,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在特殊環境下,人物內心表現出來的,那種超越生死的忠誠。而小編盤點了近年來國產諜戰劇中,十部備受好評,深受劇迷喜歡的經典諜戰劇,不知道裡面是否也有您的最愛?10、《紅色》一部懸疑性極強的諜戰劇,竟然細緻描繪了舊上海法租界中,各方勢力錯綜複雜的爭鬥。還帶有濃鬱的小市民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