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粉料和乾粉料對大約克夏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
邵勇維克,李倩,左強,魏寧,侯震坤,楊公社,龐衛軍
摘要 試驗對1728頭大約克夏母豬全年12個月生產數據進行分析,旨在探究溼粉料和乾粉料對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試驗組分為溼料組和乾料組,溼料組(水料比為 3∶1)飼餵溼粉料,乾料組飼餵乾粉料,每月每組 72 頭母豬,每組隨機分為 3 個重複,每個重複 24 頭母豬。通過對母豬全年月均生產數據分析發現,溼料組母豬產活仔數、健仔數、供仔數、仔豬成活率及斷奶 7 d 自然發情率均高於乾料組;母豬淘汰率、死胎數、弱仔數和瘦仔數均低於乾料組。其中,溼料組仔豬成活率為 95.80%,乾料組仔豬成活率為 93.03%,兩組仔豬成活率差異顯著(P<0.05);溼料組產死胎數為0.32 頭,乾料組產死胎數為 0.59 頭,兩組產死胎數差異極顯著(P<0.01)。此試驗結果表明,溼粉料飼餵母豬能夠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
關鍵詞 溼粉料;乾粉料;大約克夏母豬;繁殖性能
母豬的生產水平是規模化豬場的核心生產水平之一,母豬的高繁殖成績反映了母豬的高生產水平。母豬的繁殖性能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國地方母豬品種和引進母豬品種的產仔數及斷奶窩重存在較大差異。除此之外,合理的營養水平能夠提高母豬的繁殖成績[1-3],飼糧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纖維素和植物提取物能不同程度的改善母豬的體況,同時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4-9]。母豬的繁殖性能與胎次也存在一定關係,產仔數隨著胎次的增加而提高,胎次過高反過來會降低產仔數[10-12]。近年來,隨著規模化養豬場的不斷發展,母豬傳統給料方式被機械化和智能化所替代,給料狀態從溼粉狀態也隨之替換為乾粉狀態。然而母豬的給料狀態對母豬的繁殖性能發揮具有重要影響。目前,如何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和飼養管理水平成為關注的焦點,但溼粉料和乾粉料對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仍缺乏系統的數據支撐。本文通過研究母豬的給料狀態,分析給料狀態對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本研究所用母豬採食量、繁殖性能及淘汰率數據均收集於湖北省某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擴繁母豬場。試驗系統分析溼粉料與乾粉料對母豬的採食量、繁殖性能及淘汰率的影響,為優化母豬的高效飼養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數據來源
以湖北省某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擴繁母豬群在 2016 年 1—12 月期間 1 728 頭大約克夏母豬的生產數據為研究材料。數據主要為產房母豬日採食量、斷奶 7 d 自然發情率、淘汰率、產仔數、產活仔數、健仔數、弱仔數、死胎數、供仔數、斷奶仔豬成活率及斷奶瘦仔數,其中母豬所產仔豬均為長大二元仔豬,母豬胎次為 1~8 胎次,每月上產床母豬胎次比例與本場母豬總體胎次保持一致。
1.2試驗設計
試驗分為 2 組,溼料組飼餵溼粉料,按水和料比例為 3∶1 進行混合,攪拌均勻,靜置 30 min 後人工飼餵;乾料組飼餵乾粉料,採用自動餵料系統飼喂。每月每組 72 頭母豬,分為 3 個重複,每個重複 24 頭母豬。
1.3飼養管理
1.3.1 產房母豬 母豬產房為有窗半封閉式豬舍, 夏季採用全天風機溼簾通風降溫,春秋季採用開窗通風,4 月份豬舍白天開窗通風,晚上關窗;冬季無任何保溫措施,採用豬舍封閉保溫,10 月份豬舍全天封閉,根據豬舍的溫度與氨氣濃度進行通風調節。
**公司提供種母豬全價配合飼料,每日定時飼餵 2 次,根據母豬的採食量進行及時調整,記錄母豬斷奶時總採食量。定時清理飼槽餘料與產房糞汙, 保持母豬採食飼料衛生與產房清潔衛生;母豬產前 7 d 進入產房,母豬的產前、接產以及產後護理按照豬場固定程序進行。
1.3.2 空懷母豬 母豬產後28 d進行斷奶,斷奶當天運動場混群飼養 1 d,然後轉入空懷舍進分圈舍飼養,1 個圈舍 10 頭空懷母豬,空懷圈舍 20 m2 左右,每天飼餵 2 次,每頭母豬日餵料量為 2.5~3.0 kg;空懷舍為有窗半開放式豬舍,溫度和通風調控方式與產房相同;母豬斷奶後 3~7 d, 每天早晚固定時間公豬查情 2 次, 進行發情鑑定,母豬出現靜立反射,則判定母豬發情,適時人工授精,記錄相應數據;其中所配公豬均為長白公豬。
1.3.3 仔豬 仔豬的產後護理及免疫按照豬場固定程序進行,窩仔數過多的仔豬選擇性寄養。金新農公司提供仔豬教槽料,仔豬生長至 10 日齡時飼餵教槽料,按水和教槽料比例為 4∶1 比例攪拌均勻後靜置 30 min,置於教槽料盤內飼喂,白天自由採食,晚上清理料盤,觀察仔豬狀況,保持產床環境衛生;仔豬生長至 35 日齡時轉入保育舍,記錄相應數據。
1.4 統計分析
使用 Microsoft Excel 2016 進行統計整理,利用Graphpad 進行圖表製作與 SPSS 21.0 軟體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結果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 表示差異顯著,P<0.01 表示差異極顯著。
2 結果與分析
2.1 溼粉料和乾粉料對母豬採食量與產仔性能的影響
由表 1、表 2 和圖 1 可知,溼料組母豬日採食量具有整體高於乾料組的趨勢,溼料組與乾料組母豬全年平均日採食量差異不顯著,溼料組在 3—8 月份呈現逐漸降低趨勢,乾料組在 4—8 月份逐漸降低,兩組均在 8—10 月份逐漸升高,其中兩組母豬採食量均在 8 月份最低,12 月份最高;溼料組與乾料組母豬全年平均產仔數、產活仔數、健仔數及弱仔數差異不顯著,死胎數差異極顯著(P<0.01), 其中溼料組母豬全年平均產活仔數、健仔數均高於乾料組,全年平均產仔數、弱仔數、死胎數均低於乾料組。
2.2 溼粉料和乾粉料對母豬斷奶7 d 自然發情率及仔豬成活率的影響
由表1 和圖2 可知,溼料組母豬全年平均斷奶7 d 自然發情率、仔豬成活率均高於乾料組,其中母豬斷奶7 d 自然發情率兩組差異不顯著,仔豬成活率兩組差異顯著(P<0.05);溼料組母豬斷奶7 d 自然發情率呈現整體高於乾料組趨勢,溼粉料組與乾料組斷奶7 d 自然發情率在5—8 月份逐漸降低趨勢,溼料組在8—11 月份逐漸升高,乾料組組8—12 月份逐漸升高,兩組均在8 月份最低,溼料組在11 月份最高,乾料組在12 月份最高;溼料組仔豬成活率呈現基本高於乾料組趨勢,溼料組在5—10 月份整體基本呈現降低趨勢,乾料組在1—4月份9—12 月份逐漸升高,在6—9 月份逐漸降低,溼料組在10 月份最低,乾料組在分別在4 月份最高、9 月份最低。
2.3 溼粉料和乾粉料對母豬損耗率、瘦仔數及供仔數的影響
由表1 可知,溼料組母豬淘汰率和瘦仔數均低於乾粉料組,供仔數高於乾料組,差異均不顯著(P>0.05)。
3 討論
3.1 溼粉料和乾粉料對母豬採食量與產仔性能的影響
母豬的採食量呈現季節性變化,湖北省江漢平原5~8 月份氣溫逐漸升高,8~12 月份氣溫逐漸降低,其中8 月份氣溫最高,12 月氣溫最低。Prunier 等[13]研究表明,高溫環境抑制攝食中樞,降低母豬的採食量,因此母豬的採食量在5~8 月份隨著氣溫的升高而逐漸降低,8~11 月份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呈現逐漸升高趨勢。
由圖2 可知,母豬的採食量除季節氣溫的影響外,飼料的給料狀態也能夠影響母豬的採食量,溼料組母豬採食量在不同月份具有高於乾料組趨勢,全年平均採食量也高於乾料組。其原因是飼料受到水的浸泡,致使飼料顆粒吸水體積膨大,改變飼料顆粒的緊密空間結構,除此之外,飼料中的活性酶分解澱粉為葡萄糖,飼料中的可溶性糖隨之升高,提高了飼料的適口性,豬是喜甜食動物,因此溼料組母豬採食量高於乾料組。Siegert 等[14]研究結果顯示,隨著飼料水分含量的增加和顆粒直徑減小,迴腸對飼料胺基酸的吸收率逐漸升高。da Silva 等[15]發現肉雞對玉米和豆粕的粗蛋白質消化率及胺基酸的吸收率與飼料的粉碎程度有關,隨著飼料粉碎程度的增加,腸道對蛋白質的消化率及胺基酸的吸收率逐漸升高。除母豬的採食量提高之外,飼料的給料狀態也增加飼料的可消化面積與消化性,促進了母豬對飼料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因此溼料組母豬的飼料消化率也高於乾料組。
母豬的產仔性能直接影響母豬的繁殖成績,母豬產仔性能包括產仔數、產活仔數、健仔數、弱仔數及死胎數,溼料組除產仔數外,其他繁殖成績均高於乾料組。Van Dijk 等[16]研究表明母豬分娩過程中,母豬陰道和子宮的連續性收縮與牽引,導致仔豬臍帶閉塞或破裂,仔豬窒息程度隨之增加。Oliviero 等[17]研究母豬、環境及仔豬死亡率三者之間的關係,結果表明分娩前母豬體力與縮短產程存在促進關係,分娩時間縮短,仔豬死亡率降低。母豬機體內分泌失調和產力不足是影響產仔成績的主要因素,產前7 d,由於溼料組母豬採食量和飼料消化率較高,飼料中的營養物質與能量在母豬體內得到有效儲存,因此溼料組母豬的體能儲存較乾料組好。母豬體能儲存較低,容易引起母豬分娩後期出現肌肉收縮無力,仔豬在子宮內長時間滯留,高度缺氧導致仔豬腦部受損,同時子宮多次無效收縮及產道擠壓,導致母豬產弱仔和殘仔明顯增多;仔豬在母豬子宮內長期缺氧,仔豬胃腸道收縮,肛門括約肌鬆弛,胎糞排到羊水中,仔豬吸入至肺部,引起仔豬異物性堵塞死亡,因此溼料組母豬產活仔數和健仔數高於乾料組,產死胎數與弱仔數低於乾料組。
3.2 乾粉料和溼粉料對母豬斷奶7 d 自然發情率及仔豬成活率的影響
溼料組母豬不同月份的斷奶7 d 自然發情率具有整體高於乾料組趨勢,全年平均斷奶7 d 自然發情率也高於乾料組,兩組母豬全年平均斷奶7 d 發情率對比差異不顯著。母豬斷奶7 d 自然發情率受季節氣溫影響較大,從全年不同月份的斷奶7 d 自然發情率變化來看,斷奶7 d 自然發情率在5~8 月份逐漸降低、8~12 月份呈現逐漸升高的趨勢;DeRensis 等[18]在研究母豬季節性不育的原因中發現,夏季熱應激和光周期能夠降低卵泡發育質量,延長斷奶至發情時間間隔。Eissen 等[19]研究表明母豬在哺乳期間,高採食量能減少母豬的背膘厚損失和體重降低,縮短斷奶至發情的時間間隔;氣溫升高引起母豬產生熱應激,機體內分泌失調,採食量顯著降低,母豬攝取飼料中的營養物質與乳汁轉化失衡,導致母豬背膘厚度降低,機體失重嚴重,母豬斷奶7 d自然發情率隨之降低,因此母豬斷奶發情率隨著氣溫升高逐漸降低,同時隨著氣溫的降低逐漸升高。同時溼料組母豬體能儲存較乾料組高,母豬失重及背膘消耗較乾料組低,因此溼料給料能維持母豬的體況,縮短母豬斷奶至發情的時間間隔,溼料組母豬斷奶7 d 自然發情率乾料組高。
仔豬成活率能間接反映母豬的泌乳性能,從表1和圖2 可知,溼料組仔豬成活率高於乾料組,同時仔豬成活率也呈現月份性的變化。Han 等[20]研究結果表明,仔豬的生長與營養物質供應和新陳代謝有關,在母豬飼料中添加適宜濃度的葡萄糖,能夠提高母豬的採食量和仔豬的初生重,由於溼料組母豬的乳糖含量及泌乳量高於乾料組,溼料組仔豬機體組織及器官能夠得到充分的發育,仔豬的抗病力得到增強,因此溼料組仔豬成活率高於乾料組。Muns 等[21]研究發現,高溫會使母豬產生熱應激,導致母豬採食量下降及泌乳量不足,對仔豬生長發育產生不利影響;妊娠後期是仔豬快速生長發育階段,湖北省氣溫在5~8 月份升高,高溫導致母豬採食量降低、內分泌失調及子宮內環境紊亂,因此高溫會損害仔豬正常的生長發育,導致仔豬內臟器官發育不完全,仔豬活力下降,產弱仔數升高。母豬採食量的降低,引起母豬泌乳量降低,仔豬得到的有效乳汁量較其他月份低,仔豬生長發育狀況與其他月份相比較差。同時環境微生物的活性與氣溫呈正相關,仔豬免疫低下,機體抵抗力較低,最終導致仔豬死亡率升高,因此溼料給料狀態能提高仔豬成活率,高溫能降低仔豬成活率。
3.3 溼粉料和乾粉料對母豬損耗率、瘦仔數及供仔數的影響
斷奶瘦仔豬是指生長至35 日齡時體重≤5 kg的仔豬,瘦仔數指每頭母豬每月提供瘦弱斷奶仔豬頭數;供仔豬是指生長至35 日齡時體重>5 kg 的仔豬,供仔數指每頭母豬每月提供合格的斷奶仔豬頭數。溼料組母豬的淘汰率和瘦仔數均低於乾料組,而供仔數高於乾料組,母豬淘汰率反映母豬飼養管理水平的高低,母豬機體處於病態及長期不發情時,通常採用淘汰處理。飼料的適口性與可消化性較高,母豬的採食量隨之提高,母豬機體所儲存的營養物質較高;母豬在整個泌乳期間,所消化的飼料營養物質直接轉化為乳汁,母豬攝食量不足時,母豬利用機體儲存的營養物質轉化為乳汁,導致母豬失重嚴重,體質變弱,機體疾病抵抗力較低,母豬體質處於病態,斷奶發情時間延長,母豬淘汰率隨之升高。供仔數和瘦仔數直接反映母豬泌乳性能,供仔數較高,瘦仔數較低,表明母豬具有良好的泌乳性能,溼粉料組母豬機體儲存的能量較高,母豬在分娩過程中具有充足的體力,母豬產程較短,降低產程對仔豬的損傷性,溼料組產活仔數和健仔數較高;此外溼料組母豬採食量與飼料消化率的提高,母豬的泌乳量得到提高,因此哺乳期仔豬能夠得到足夠的乳汁,充足的營養物質能維持仔豬正常的新陳代謝,促進仔豬組織器官的發育,仔豬的抗病能力也隨之提高,溼料組仔豬死亡率與瘦弱率較低;因此溼料給料能降低母豬的淘汰率和斷奶瘦仔數,提高母豬的斷奶供仔數。
4 結論
溼料給料狀態能提高母豬斷奶7 d 自然發情率和繁殖性能,降低母豬淘汰率,同時也能降低高溫環境對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楊鶥.妊娠期營養水平對初產母豬繁殖性能、營養代謝和乳成分的影響[D].雅安:四川農業大學,2013.
[2] 於桂陽.能量與蛋白質水平對長大二元雜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3.
[3] Heo S, Yang Y X, Jin Z,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energy and lysine intake during late gestation and lactation on blood metabolites, hormones, milk composition an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n multiparous sows [J]. Archives of animal nutrition,2008, 62(1): 10-21.
[4] 孫海清.母豬妊娠日糧中可溶性纖維調控泌乳期採食量的機制及改善母豬繁殖性能的作用[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3.
[5] 張幸彥.茶多酚、甜菜鹼及其複合物對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和血液指標的影響[D].蘭州:甘肅農業大學,2015.
[6] Che L, Feng D, Wu D, et al. Effect of dietary fibre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sows during the first two parities[J]. Reproduction in Domestic Animals, 2011, 46(6): 1061-1066.
[7] Wang Y S, Zhou P, Liu H, et al. Effects of Inulin Supplementation in Low-or High-Fat Diets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Sows and Antioxidant Defence Capacity in Sows and Offspring[J]. Reproduction in Domestic Animals, 2016, 51(4): 492-500.
[8] 周藝.當歸提取物和益母草提取物對母豬繁殖性能和血液指標的影響[D].南寧:廣西大學,2016.
[9] Sun H Q, Zhou Y F, Tan C Q, et al. Effects of konjac flour inclusion in gestation diets on the nutrient digestibility, lactation feed intake an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sows [J]. Animal,2014, 8(7): 1089-1094.
[10] 朱世平,孫麗,殷學梅,等.胎次對杜洛克、長白和大白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J].中國畜牧獸醫,2014,41(8):197-200.
[11] 鍾政軍.胎次對母豬生產性能和經濟效益的影響[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2.
[12] 陳亮.乳頭數和胎次對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4.
[13] Prunier A, de Braganca M M, Le Dividich J. Influence of high ambient temperature on performance of reproductive sows [J].Livestock Production Science, 1997, 52(2): 123-133.
[14] Siegert W, Ganzer C, Kluth H, et al.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maize and soybean meal on the precaecal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 in broiler chickens[J]. British poultry science, 2018, 59(1): 68-75.
[15] da Silva P G, Oliveira L M S, de Oliveira N R, et al. Effects of processing, particle size and moisturizing of sorghum -based feeds on pellet quality and broiler production [J]. Asian-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 2018, 31(1): 98.
[16] Van Dijk A J, Van Loon J, Taverne M A M, et al. Umbilical cord clamping in term piglets: A useful model to study perinatal asphyxia[J]. Theriogenology, 2008, 70(4): 662-674.
[17] Oliviero C, Heinonen M, Valros A, et al. Environmental and sow-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duration of farrowing [J]. 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 2010, 119(1): 85-91.
[18] De Rensis F, Ziecik A J, Kirkwood R N. Seasonal infertility in gilts and sows: Aetiology, clinical i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s[J].Theriogenology, 2017, 96: 111-117.
[19] Eissen J J, Apeldoorn E J, Kanis E,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a high feed intake during lactation of primiparous sows nursing large litters [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03, 81 (3): 594- 603.
[20] Han Y K, Wang Q, Cho J H,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glucose level during late gestation on litter performance and glucose concentration in sows [J]. Animal science journal, 2009, 80(1):57-61.
[21] Muns R, Malmkvist J, Larsen M L V, et al. High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around farrowing induced heat stress in crated sows[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16, 94(1): 377-384.
1、圍產期母豬飼養管理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