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個話題上了熱搜:
討論#臉型和五官,哪個更重要#
大家選哪個組合?
A)精緻的五官+或大或方或圓總之不太行的臉型
B)普通的五官+理想不大不小剛剛好的臉型
有覺得臉型不重要五官更重要的嗎?
來,上對比圖來打醒你了。
1996年版的《一吻定情》裡的小澤真珠(是美到即使角色設定很不討喜但觀眾依舊不會討厭的程度)↓
脂肪、骨骼、肌肉都影響我們的臉型。臉的上半部是由上頜骨、顴骨、顳骨、額骨和頂骨構成的圓弧形結構,下半部分的頜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決定了臉型的基礎結構。
當然一個人臉型除了和骨頭生長的結構有關,還跟臉部肌肉也有很大的關係,咬肌比較大,就顯臉大。
有人覺得自己以前是xx臉型現在怎麼變xx臉型了?這一方面是由於年輕時期組織的生長發育,也和機體組織的老化有關。
從解剖學的角度來看,主要涉及的有顱面骨骼和軟組織(面部皮膚、脂肪、肌肉等組織)。
隨著年齡的增長,面部不同區域的脂肪會出現相應的萎縮或增加,讓我們的臉看上去更寬些。
影響面部輪廓的不光脂肪,人一老,骨頭也跟著老,一定程度的骨質吸收也讓我們的面型發生變化。
這些臉型問題好解決,能化妝能美顏能修容能打針,都能讓臉型變好看。但如果這一張嘴,問題又都暴露了,這個時候就需要整牙了。
有人就問了,怎麼有的人也戴牙套了,可摘了後變化不大,有的人摘了卻有換臉效果?哪種臉型矯正起來最「划算」臉型變化最大?
骨骼是一切組織附著的基礎,摘了牙套後變化大小取決於治療方法和你原有的錯頜畸形的狀態,正畸主要影響的是下半張臉和側臉。
正畸通過移動牙齒,可以對骨骼進行改建,然後讓你面部發生改變。
有一種臉大臉圓是你沒下巴顯的。
像齙牙、嘴唇前突,還會刺激法令紋的增長,如果嘴唇往回收,看上去會有鼻梁和下巴變挺的感覺。
把上牙收回來後,突嘴情況會改善,原本後縮的下巴會被拉出來,整體看著更協調。
正面臉型主要改變的是嘴巴突出程度和下巴長短,對比之前,矯正後的嘴巴是不是看起來沒那麼大嘴唇沒那麼厚了,下巴是也變長了。
正畸可能伴隨磨牙的伸長或者壓低,體現在臉型上就是一定程度的臉變長或縮短。
地包天也分為牙性和骨性,出現骨性地包天就需要做正頜手術+牙齒矯正。這種反咬合朋友的側貌往往是凹面型。
下巴過翹會讓你看起來像是面中凹陷,當矯正之後,下巴恢復正常位置,看起來就會是比較標準的直面形。
地包天問題矯正完後不但能夠增加咀嚼效率,會讓面部線條更和諧,尤其側臉的變化,下巴往後回縮,側面線條會好看很多。
不像地包天和齙牙問題,深覆合比較容易被我們忽略。正常的牙齒咬合是上前牙蓋過下前牙的距離不超過下前牙牙冠長度的1/3。
簡單說幾句和深覆蓋的區別,深覆蓋(overjet,下圖中間)衡量的是水平距離,深覆合是衡量的垂直距離。
深覆合的影響,比較輕的就是前牙的咀嚼功能和磨耗上會有比較大的影響,過度磨耗會容易引起牙齒敏感酸痛。因為上下牙的咬合距離增長,會刺激咀嚼肌過度生長。
比較嚴重的深覆合的話,上牙會完全咬在下牙的牙齦部分,造成牙齦萎縮,還會咬到上牙齦。
矯正後臉型最大的變化就是下巴,原本的短下巴會被拉長,後縮的情況也能得到改善。如果伴有露齦笑,矯正後露齦笑也會得到很好改善。
牙齒矯正不光是排齊牙齒,更重要的是調整咬合,通過咬合的調整,把你的下巴放在了最合適的位置,縮進去或突出來,讓面部更和諧。
光整牙雖然不能改變下頜骨的位置,但是咬合改善可以使我們的咬肌產生相應變化,這樣也就達到改變臉型的目的。
南先森致力於牙齒保健、正頜整形知識的普及與傳播,也不定期分享雜七雜八,希望大家牙齒健康、顏值在線、忠於內心、疏於表演。如果湊巧你也是個有趣的人,那就掃碼關注我吧
⭐如何將南先森【設為星標】?進入南先森公眾號主頁,再點擊右上角設為星標即可。安卓用戶【置頂公眾號】,這樣就不必在信息流裡大海撈針了,第一時間查看南先森是否更新。部分圖片視頻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