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特改名的臺「駐美代表」深夜發文承認,「駐美大使」不是美國官方...
在推特改名為「駐美大使」引發關注後,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深夜在臉書發文承認,她在推特的簡介上用「Ambassado」(大使)不是美國官方目前所承認的稱謂,「駐美代表」仍是她對外的正式職銜。
-
繼「臺駐美大使」後,「臺駐日大使」又見光死,謀「獨」註定徒勞
民進黨當局近來頻頻炒作所謂「臺美關係有大突破」,甚至還拋出所謂「臺美建交」議題。臺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日前在接受美國全國公共電臺專訪時聲稱,目前不尋求與美國建立所謂「全面外事關係」,消息傳回臺灣引爆輿論譁然。
-
川普接連對臺示好,臺當局為何不敢接招?大陸軍事震懾的結果?
1月7日,美國宣布美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要訪臺,但隨後被取消; 1月9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取消對美國官員與臺灣當局官員接觸的限制」。
-
臺當局高官證實:正運作臺灣駐美機構改名為「臺灣代表處」
臺當局涉外部門高官曾厚仁今天證實,臺方正推動「駐美代表處」自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是「進行中」的案子。曾厚仁曾厚仁今天列席臺「立法院」外事防務委員會,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質詢問及,美國眾議院78位眾議員於12月17日聯名致函國務卿蓬佩奧,籲請美國政府同意臺駐美國代表處自「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
-
臺當局忙「闢謠」
(觀察者網訊)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恐被邊緣化的蔡英文當局,近期不斷釋出積極爭取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信號。 不過臺灣社交媒體卻傳出蔡英文當局「根本沒申請」加入CPTPP,還「瞎扯大陸打壓不給進」。
-
臺當局接連兩天收到壞消息,這次與美國有密切關係
據臺灣綠媒11月26日報導,臺灣「駐美國代表處」繼24日有2名人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後,25日對與該兩名人員有接觸史者進行檢測,發現另有9人確診感染。臺外事部門26日表示,「駐處」已立即啟動防疫應變措施,確診人員一律居家隔離及進行接觸史追蹤。
-
開放「萊豬」進口 臺當局真能討好美國?
12月24日,臺立法機構投票表決「萊豬」相關行政令,國民黨民意代表都身穿「反萊豬顧健康」字樣黑色T恤入場,並在臺下高舉「騙」字標語,幹擾民進黨民意代表發言。眾所周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過去曾帶領群眾上街反「萊牛」,現在卻以提升和美國的關係、換取雙邊貿易協定為藉口,執意開放臺灣民眾消費量更大的豬肉。
-
臺當局不肯承認九二共識 看,報應來了
臺涉外部門負責人李大維9月23日證實,臺灣確定沒有收到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的邀請函。該會議幾天後就要在加拿大蒙特婁召開,臺當局本想西裝革履手持證件大大咧咧出席,藉機露面刷刷存在感,卻是可望不可及的了。 重挫 小英很不高興。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這臉打得啪啪響,想裝作若無其事都不行。
-
加拿大駐臺代表對蔡英文蹺二郎腿,不懂禮貌還是輕視?臺網友炸了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11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7月7日在蔡辦會見加拿大駐臺北貿易辦事處代表芮喬丹時,芮喬丹翹著二郎腿。看到這一幕,國民黨籍臺北市議員遊淑慧不禁在臉書發文喊:好怪!另外,有島內網友在說芮喬丹不懂禮貌的同時,也有人稱臺灣被徹底輕視,還有網友表示,「一個不懂禮貌,一個不受尊重!剛剛好而已!」
-
臺當局下錯藥方 全臺夜市王消費力連續3年負成長
臺當局下錯藥方 全臺夜市王消費力連續3年負成長 2018年03月13日 15:4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包袱鋪,猛料擋不住。李燊銘分析,行動支付涉及租稅、金流,夜市攤商若小規模經營若無誘因會影響意願,必須由臺當局來整合。 逢甲商圈的業者表示,行動支付是趨勢,但若沒有開立發票的業者,小規模、中低成本經營,會擔心要增加賦稅,誘因實在太少。
-
臺當局成今年美國武器最大買家
而根據臺當局防務部門明年度預算書所揭露內容,臺灣陸軍明年將就「銳霆計劃」赴美召開會議,而「銳霆計劃」即是M109A6「帕拉丁」自走炮。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8月參加華府智庫座談也證實爭取向美國採購「智慧水雷」。這兩項軍備都尚未獲美方正式公告批准。
-
臺灣「駐美代表」推特改名為「駐美大使」 被嘲:自封的?
蕭美琴將簡介改為「臺灣駐美大使」民進黨當局又開始搞無下限的小動作了,臺灣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近日被曝將社交媒體上的簡介改為「臺灣駐美大使」,引發輿論風暴。臺網友嘲諷,「是自封的大使嗎?」「丟人,世界上沒有叫『臺灣國』的地方」。
-
臺當局擬批准親日團體在陽明山立日本天皇碑,臺北市政府阻擋拒絕
一個由臺日兩地人士組成的親日團體「櫻花返鄉會」,日前以陽明山公園管理處今年曾贈送緋寒櫻苗赴日本皇室為由,向臺灣當局表達希望在陽明山立起一座所謂「昭和天皇櫻之緣」的紀念碑,希望在明年花季前完工,以便與日本皇居附近同款碑遙相呼應。
-
荷蘭改變駐臺機構名稱,讓臺獨分子高潮,荷蘭真的有話語權嗎?
在4月27日,荷蘭「駐臺代表」紀維德免檢臺當局涉外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告知荷蘭駐臺代表機構「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將公告更名為「荷蘭在臺辦事處」。對於這次改名,島內媒體吹噓為「臺荷關係大突破」,島媒宣稱「少一點,多很多」。不少臺獨分子認為,這是臺灣在國際事務上的重大成就。
-
...員工:無視美國疫情開餐會】據臺媒報導,臺「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
【臺「駐美代表」辦事處增9人確診新冠,員工:無視美國疫情開餐會】據臺媒報導,臺「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25日新增9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自稱臺當局「駐美代表」的蕭美琴和其中一人曾有過接觸,目前已經開始隔離。據報導,代表處24日檢測出兩名人員感染新冠病毒,25日安排這兩人的接觸者共50人接受檢測,結果當天出爐,有9名人員確診感染。
-
駐美機構要改名「臺灣代表處」? 臺外事部門急忙改口
78名美國眾議員日前聯名致函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煽動將「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以下簡稱「駐美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 對此,臺當局外事部門先是承認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但不到一天時間又急忙改口,聲稱「無確切推動時程」。
-
臺媒:78名美議員聯名致函蓬佩奧,鼓動將臺當局駐美代表處更名
【環球網報導】據臺灣「中央社」18日消息,美國78名眾議員當地時間17日聯名致函國務卿蓬佩奧,鼓動將民進黨當局駐美代表處——「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簡稱 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
港媒:臺當局把香港暴徒當廁紙用完就丟
臺灣《聯合報》稱,在香港社交平臺討論區,有反對派網民批評民進黨當局,「出事前就支持,出事後就落閘(即關門)」。香港《大公報》26日發文形容:「臺當局把香港暴徒當廁紙用完就丟」。臺當局說,倘若停用「港澳條例」,今後香港事務在法律適用上回歸「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意味著臺當局對於香港人入境臺灣或移居臺灣將採取相當嚴格的審查制度。文章直言,看來,民進黨當局是想趁機把香港的暴徒拒之門外。說實話,有哪個地方會歡迎暴徒?民進黨當局去年聲援香港暴力示威分子,根本就是唯恐香港不亂。
-
臺作家酸:最佳「助」日代表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1月2日報導,臺灣「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日排定邀請臺當局「駐日本代表」謝長廷報告「東北亞區域局勢與日本大選分析及臺日關係發展現況及展望」。他諷刺稱,謝恐怕是臺當局歷來最佳的「助」日代表。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1月2日報導,謝長廷在送至「立法院」的書面報告中表示,目前世界各國已逐步解除或放寬日本食品進口管制,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完全解除管制,美國、歐盟等放寬管制。目前針對福島以外鄰近各縣全面禁止進口措施者僅剩臺灣地區與中國大陸。
-
深度觀察|英國「駐臺代表」離任前為何特意拜訪鄭文燦?
據臺媒報導,英國「在臺辦事處代表」唐凱琳駐臺4年即將期滿,今天下午在返國前夕特地到桃園拜會鄭文燦。鄭文燦也非常重視,在會面時故意拉高視野大談所謂「英臺關係」。其實,對於2024,鄭文燦早就表露出政治野心。今年9月他曾受時公開承認,「心裡有想過」當臺灣地區領導人。